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中国古代碑林繁多,比如龙门石窟碑林、涪陵碑林、浯溪碑林、焦山碑林、药王山碑林等等,而最著名的四大碑林则是陕西的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的孔庙碑林、台湾高雄的南门碑林和四川西昌的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这四大碑林所陈列的内容各有不同。西昌地震碑林主要记叙的是地震情况,就其这个内容而言,它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

泸山光福寺是山中第一座古刹,是泸山宗教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气势最恢宏,香火最兴旺的佛教建筑群。西昌地震碑林就位于离城区五公里处的泸山光福寺内。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从泸山山脚向上攀爬,在四、五个之字拐后就来到光福寺的停车场,拾级而上是一个很宽敞的观光平台,平台与庙门衔接,再上一个很陡的梯坎,在林荫道中穿行5分钟左右就是地震碑林的所在。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100通碑林集中在此,但还是十分的震撼。每块碑石已经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全部被镶嵌在红砂石里,一字排开来。游人可由步道慢慢观赏,与石碑亲密接触,去感受那历史的厚重。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细细观来,石碑上记有西昌、冕宁、甘洛、宁南等历史上发生几次大地震的情况,详细记载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区三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以及人畜伤亡、建筑物破坏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那大的强震,是否有其周期性,带着这些疑问我翻阅了相关材料,科学家们给予了这样的解释:西昌地处安宁河、则木斯河断裂带,是我国西南部震区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并有一定的周期规律。这碑林为我们研究强震是否在同一地点重复、发震周期、内在规律等提供了实物资料,不仅可与历史文献相对照,并可补其不足,实为我国之罕见。

为了提高西昌地震碑林的学术价值,凉山州博物馆全部碑刻整理、传拓、编纂成册,付梓出版了《西昌地震碑林》一书,为从事地质学、地震学、历史学、考古学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份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料。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西昌地震碑林虽然已经列入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来说也是唯一一处地震碑林景观,但它的存在和科研价值却鲜为人知。

西昌地震碑林,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深藏泸山光福寺内却鲜为人知


打开网络,知道西昌泸山的游人不少,但能说出西昌地震碑林的却不多,包括西昌本地人,对此提问摇头人多于点头人,真还让人有些感慨和失望。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还是游人对此碑林不感兴趣,我不得而知。

但我想说,作为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来西昌旅游不去看看,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