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從這裡開始

晉江,從這裡開始

晉江,從這裡開始

在晉江市桂山社區後塘街,幾棟舊洋樓鱗次櫛比,林立在繁華的萬達商圈與古樸的五店市建築群之間。它們來自從這裡走出去的莊氏人家。

上世紀20年代起,莊氏家族接連下南洋,叔侄幾人經商賺了錢紛紛回家鄉興建房屋,這裡也成了後塘最早的一片華僑建築區。

2010年是晉江的城市建設元年,拆遷改造的城市建設第一錘就是從這個片區敲下的。趕在城市改造前一年,晉江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青陽的古建築進行了一次摸底,尋找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而這三座洋樓便是倖存者。

以前人們從這裡走過,荒草遮蔽房子,長勢有一層樓高,看不出是何究竟。去年經過修繕改造,洋樓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書香花園”——以書為主體,融合文化創意、手作、派對等豐富內容。

幾十年後,這才打開了洋樓裡塵封的歲月。人們漸漸知悉,原來,晉江曾經從這裡開始。

穿越歷史的時光機書香花園由莊材傳宅、莊材賜宅和莊清泉宅三棟房子組成。其中,莊材傳宅是這裡最早的建築,由主人1948年從菲律賓回國所建。

晉江,從這裡開始

晉江,從這裡開始

以前,晉江縣範圍包括了現在的晉江市、石獅市和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1951年,泉州市設立,晉江縣政府也就由鯉城遷到了青陽,借用了莊材傳宅作為縣委機關駐地。

晉江,從這裡開始

這座3層的、外表像艘船的房子,成了晉江縣政府的第一處辦公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1-1953年裡,整個晉江的政令出自這裡。

晉江,從這裡開始

據書香花園的負責人蔡慶白說,莊材傳曾擔任菲律賓民主戰地血幹團總指揮,熱心抗日。1948年,在動盪的年代,莊材傳懷揣著20萬現金大洋返鄉,投身到救國事業中。此前,他父親是菲律賓鋼鐵大王,創辦的菲律賓“阿波羅”鋼鐵廠是當時全菲最大鋼鐵廠。整座宅子用料精挑細選,水泥是上海的“象牌”水泥;窗戶大多做成了圓形,特別、有致,窗戶上的鍊鐵技藝到如今也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晉江,從這裡開始

所以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的基礎上,這裡如今成了一座“老晉江文化館”。文化館內,以綜合圖文、書籍以及視頻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了晉江黨史發展歷程。一樓是晉江人文與風俗展,有南音、端午嗦囉嗹、過年敬天公等晉江傳統民俗風情照打造的文化牆,也有承載著晉江幾代人回憶與情感的老舊物展出——

晉江,從這裡開始

兒時的黑白電視機、收音機、縫紉機、老時鐘、雷鋒包……以器物的形式回憶著城市的過往。

晉江,從這裡開始

沿著70年曆史的樓梯上樓,二樓便有當時的辦公室舊址,經請教多方專家,基本按照原貌恢復著。牆上則張貼著這座城市的黨建歷程,講述著晉江至今歷史上發生的重大發展事件。

晉江,從這裡開始

這裡也被列為晉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蔡慶白說,老晉江文化館公益展出至少將歷時1年。走進來,便像坐上了穿越到歷史裡的時光機。莊氏情懷翻閱過往,其實書香花園裡三座洋樓的主人都關心著家鄉的教育事業,曾經捐助附近的好幾所學校。如今這裡被改造成了書店與教育場所,將莊氏情懷很好地延續了下來。

晉江,從這裡開始

晉江,從這裡開始

整改後的書香花園漸漸成了過往行人的“網紅打卡地”,諾大的庭院置放著古樸的木桌木椅,像是回到了童年的自家房前。

晉江,從這裡開始

注入創意與文化的古宅,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與靈魂。蔡慶白說,莊氏後人們也時常回來,走在充滿南洋風光的書鄉里,向他們講述著過去的故事。

晉江,從這裡開始

每天下午,涼快的穿堂風穿過房子,帶著孩子的母親,或年輕文藝的青年們走進這裡,看看書與文創,欣賞著雕樑畫棟、精湛的彩繪、花木雕刻等曾經置放了主人美好心思的的各個角落。

在人來人往裡,這幾座荒廢過的老宅活了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