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民间的俗语有很多,基本句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些俗语一听就懂,也就是所谓的浅显易懂,但是有的却比较深奥,甚至还和人的运势关联在了一起,这不仅让后人怀疑俗语的真实性。

例如“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这句俗语就将人的运势和身材结合在了一起,有的人认为这是迷信,他们坚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不相信古人传下来的,而大多数人对它的真实性半信半疑,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这句俗语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在《裴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这句话描述的是曹操在第一次见过孙权后,对诸葛亮说过的话。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孙车骑”自然指的是孙权。而“长上短下”说的就是孙权的上身长,腿比较短。“其难为下”说的是孙权不肯做下属,最后一句则是曹操说自己不能再见他。

这句话不仅体现出曹操对孙权的敬畏,也道出了自己心有不甘,敬畏是对孙权能力的欣赏,而历史也验证了孙权最后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他的吴国和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心有不甘是因为孙权和他还有一些亲属关系,曹操和孙权的父亲是同辈,而孙权的弟弟娶了曹操堂弟的女儿,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当曹操见到孙权如此有才能,而自己的儿子却不如他,所以才会心有不甘。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在古人眼中,上身长下身短的人是能成大事的人,因为古人经常骑马,交谈的时候也是坐着的,如果上身长的话,不管是骑马还是坐着都会比别人高出一截,这种从高处看向低处就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都是坐在龙椅上的,如果皇帝的上身长那么就会显得更有威严,也会让人觉得下盘稳,给人一种能够坐稳江山的感觉。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而民间的穷苦孩子很早就要下地干活,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让他们的发育更强壮,尤其是腿部的发育,会让他们的下身显得比较长,所以看到下身长的人就会认为他们是穷苦百姓。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只有坐着的贵人才是上身长,贵人自然就是有福分的人,而穷苦的人则是下身比较长,针对这样的情况还衍生了另一句俗语,那就是:“上身长,佐君王,上身短,福兮浅”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现在距离三国已经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但是这些俗语依旧代代相传了下来,到了我们这一代,所学的俗语基本是年幼时期爷爷奶奶教的。那个时候爷爷奶奶们经常都要下地干农活,而我们是在田地里捣乱的调皮小孩,那段时间是最无忧无虑的,但是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话却不怎么明白,后来逐渐长大了才渐渐懂得了些许道理。

爷爷奶奶也是在这个时候用俗语教会我们,怎么凭借一个人的外貌特点评价他的为人,以及他以后的大致作为,他们经常说的俗语有“前阔金后阔银,阔头阔脑是贵人”,“龟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劳刀”,“上身长福禄长,下身长走忙忙”,等等。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前阔金后阔银,阔头阔脑是贵人”这句话是从一个人的骨相,来评判他以后的能不能成为贵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头型周正宽阔,那他天生就是富贵人。

相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除了骨相还有面相,还有一定的实用性,例如在考古的时候挖到了骸骨就会用相学来对他的历史身份进行推测,而那些阔头阔脑的骸骨基本是官员,在我们生活中政府部门的官员基本也是这种头型,所以这句俗语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龟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劳刀”这句话说的是有驼背或者蛇腰的人不能深交,也不能瞟眼看人并且还要注意用瞟眼看自己的人。

不能结交驼背和有蛇腰的人,是因为驼背是一种身体缺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定会遭受很多歧视,那么他就会一些心里缺陷,甚至是心机深沉,所以这类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

而蛇腰的人一般是风情万种且具有魅力的女性,自古红颜多祸水,所以长得美的女性会遇到各种危险,如果和此类人深交,就相当于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上身长福禄长,下身长走忙忙”这句话的意思,和曹操评价孙权那句话基本是同一个意思,上身长的贵人一般福禄都比较长久,而下身长的穷苦人民要忙着干活,自然走起路来慌慌张张,对于现在来说整天忙于生计的走路同样是慌慌忙忙。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骨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的上半身在整个身体中所占的比例越高,那么他的福分就会越长久,这句话也体现在了众多历史人物身上,所以并不只是迷信,而是相学的一部分,也有后期生活环境引起的身体变化,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古人都说: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俗语本就来自于民间,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体现了百姓的生活状态和一些生活经验,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但是这句俗语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毕竟它和那些生活经验类的俗语不同,一个人不管长得怎么样,如果自己不思进取,同样是没有福分的,还是会为了忙于生计而走路样慌慌忙忙。

反之,如果一个人发愤图强,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管他的长相如何都是会成功的,正所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所以就算他的下身比上身长还是一样会取得成功,一样会有绵长的福禄。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