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在一個大森林裡,有一隻狐狸對刺蝟垂涎三尺。可是刺蝟渾身是刺,狐狸卻也靠近不得,怕被扎。

這刺蝟跟烏鴉是朋友,有一天,刺蝟和烏鴉聊天,烏鴉就說:“刺蝟兄弟,我好羨慕你,你這一身盔甲,誰都不能傷害你。”

刺蝟見烏鴉也不是外人,便說:“咱倆感情這麼好,我就告訴你吧!其實我身上的刺其實也有弱點。遇到敵人的時候,我雖然會蜷起來,可是肚子那裡卻兼顧不得,只要誰拍打一下我的肚子,我就會打開身體了。”

說完後,刺蝟便再三叮囑烏鴉:“咱們的關係好,我才告訴你的,千萬不能跟別人說,要替我保密啊。”

烏鴉信誓旦旦的說:“瞧你說的,我們這麼好的關係,我怎麼可能出賣你呢?”

結果有一天,烏鴉被狐狸抓到了,它嚇的直哆嗦,就在狐狸要吃它的時候,烏鴉說:“狐狸大哥,求你了,別吃我。我知道你想嚐嚐刺蝟的滋味,它有個弱點,我告訴你……”

結果,你猜到了,刺蝟被狐狸咬住了肚子,它絕望的說:“烏鴉,你為什麼要出賣我,我們可是感情最好的朋友啊。”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出賣你、背叛你的,往往是你身邊最信任、感情最好的朋友。

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拜鬼谷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感情甚好,並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決定下山,謀求富貴。而孫臏選擇留在山上。兩人離別時緊握雙手,最後灑淚而別。

龐涓到魏國後,深得魏王重用,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

後來,孫臏學有所成下山,想憑藉自己的學識大幹一番,但是不知道該去往何處,突然,他想到昔日與自己關係最好的龐渭在魏國為官,於是,便前往魏國。

孫臏到了魏國後,住在龐涓府裡。龐涓表面表示歡迎,但心裡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後,孫臏在鬼谷先生的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十分嫉妒。

於是,龐涓暗中在魏惠王面前誣告孫臏私通齊國。

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孫臏的膝蓋骨挖去,還在他臉上刺了字。最終孫臏假裝發瘋,才得以躲避殺身大禍。

江湖水深,交友需謹慎,我們經常因為太過相信與他人的感情,而受到傷害。

正如有一句臺詞說的:人只會被朋友背叛,敵人是永遠不會有背叛和出賣的機會的!

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我的一個朋友小劉十多年前出遠門謀生,那時候人與人的聯繫方式主要就是電話。可是一不小心,他把手機弄丟了。

“手機丟了沒什麼,關鍵是以前兄弟們的聯繫方式全沒了。”

小劉非常看重與朋友之間的感情!想了各種方法想要聯繫他的兄弟們,他試圖在家鄉的論壇上尋找,可是帖子發出去,便如石沉大海,朋友們還是杳無音信。

有無數次,小劉夢見了與朋友們把酒言歡的樣子。

上個月,事情有了轉機。小劉偶然遇見了家鄉的同學,在敘舊的時候,給了小劉一個驚喜,他居然有過去兄弟們的聯繫方式。

小劉回家後,激動的緊發信息給過去的兄弟阿鵬。

“阿鵬,你好嗎?我是小劉啊。”

等了近兩個小時,對方回信息過來:“有什麼事嗎?”

“是我,小劉啊。”

“哦,有什麼事情嗎?”

小劉彷彿瞬間掉進了冰窟窿裡。這麼多年,心心念唸的朋友,得到的就是一句“有什麼事情嗎?”

小劉不甘心,於是他又給另一個朋友阿祥發信息,實在等不及了,他急切的撥了電話過去,結果是拒接。

“阿祥,是我小劉啊。”小劉又給阿祥發過去短信

“哦,我在忙,一會給你打電話。”

足足等了兩天,小劉也沒等到電話,彷彿這輩子是等不到了。

“你說,人心真的那麼現實嗎?為什麼過去的兄弟會這麼冷漠?我苦苦找了他們那麼多年。”小劉失望的和我說。

“這些年,為什麼是你在找他們,而不是他們在找你呢?”我問他。

小劉突然不說話了。

“你在外地找他們的聯繫方式比較困難,但實際上他們要想找到你會輕鬆的多吧。”

“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比較忙吧。”

“或許是因為你在他們的心中沒那麼重要吧。”

中國有句古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有些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因為我們太看重和別人的感情,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鬼谷子:太重感情的人,會輸的很慘「鬼谷子謀略」


人生在世,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被人傷害,是因為對別人的不瞭解,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自知。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鬼谷子說: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什麼意思呢?一切問題的根本,都源於自己的不自知。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有了自知之明,然後才能瞭解別人。

何解?一言以蔽之,不要高估自己,要認清自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

你要承認,一個人太重感情,本來就是一種弱點。

有些人,可遇卻不可求,

有些人,一眼就是一生。

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

【點擊轉發、每天分享傳統文化有價值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