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首先,我要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提个醒: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有趣的是,说别人德不配位的人,和被人说觉得愤怒的人,几乎都不懂【德不配位】是什么意思、运作机制究竟是什么。

因为他们两方都多少误解了“德”的含义,把现代汉语中“道德”的意思强加在这个词上,这也是被说的一方容易愤怒的原因(当然对“位”的理解也是错的,这在后面再说)。

早前罗振宇就听他朋友老喻讲过一个“颇有启发性”的思想实验,老喻还把它写进自己的专栏里,称之为《穷人思维是打折甩卖了概率权》:

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如果你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如果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的机会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大部分人选择直接拿一百万美元走人。因为这本来就是飞来横财,拿了入袋为安。而另一个选项一亿美元,万一按下去什么都拿不到就感觉亏大了。如果作出这个决策的时候,你其实就已经放弃了一大部分的概率权。

老喻认为:

还有其他很多好办法既可以规避风险,又可以获得收益;也就是把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把概率权充分使用。什么办法呢?
首先,简单粗暴地把按钮权以一定价格卖给别人,比如卖2000万,让更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接盘;
其次,如果找不到接盘侠就找有钱人,跟人家签合同出卖按按钮权,但这回卖得便宜,比如只要100万,而且合同规定:如果中了还要大家对半分;
最后,如果这种也找不到,那就把选择权切碎成彩票,2块钱一张印2亿张,即使头奖分走1亿,还能赚3亿。

到这里老喻就说:


一开始是不确定的钱,到后来怎么就“确定”了,收益还高了呢?穷人贱卖概率权,富人珍视概率权,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最大区别。

是不是觉得他的方法很妙?是不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即使只是个思想实验也特别有启发?

而我觉得这三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纯粹是搞笑。

找接盘侠、找富人合伙购买一亿那个按钮的概率权,前提是人家要相信穷人,穷人有什么办法让这些人相信?


对穷人来说,让别人相信这件事就是比富人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富人有各种资源名誉名声进行信用背书和抵押,老喻的方法把这一点完全忽略。


富人有这些资源而穷人没有,这才是不确定“能”变为确定的本质。

让富人那么容易当接盘侠,厉害!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清楚,穷人要和富人合作,还要签署穷人制定的协议,哪有那么容易?穷人连富人的庙门往哪开都不知道。

而且即使要合作,也是富人制定规则,穷人来参与。怎么可能平等地跟你玩对赌游戏?

我见过马云跟王健林对赌,董明珠跟雷军对赌,他们绝不会和我对赌。

至于切碎了卖彩票就更是,谁给的彩票发行权?这个权力是说来就能来的吗?对穷人来说,拿着这个一亿的概率权去找发行权提供方无异于与虎谋皮。

就算人家相信穷人真有按钮权利,发行方直接抢不是更好吗?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随便发行彩票是犯罪

退一万步说,就算没人管,彩票随便发,一个穷人发的彩票,没有官方认证背书,没有资产抵押,单纯讲个故事,普通人有几个会去买?

普通人可能穷,也可能傻,但是傻到随便买一个不知道谁发的“故事彩票”,而且还有2亿这种傻人,怕是不太可能,这种难度比前面找接盘侠的方法难出N个数量级。

其实【德不配位】说的就是这种没有人信、即使有了一个看似显著的因素也无法推动事件的情况。

所谓“德”就是“位”的原因信用基础。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正是这一切,才成就了现在的“位”,也就是财富、地位、信用、号召力、掌控力、权力…;

同时,现在的“位”也每时每刻都依赖“德”进行“稳定”,需要“德”来信用背书;“德”使得“位”存在,并形成相应的样子。

也就是说,“德”是因,“位”是果。

而“德不配位”——

  • 一种情况是“德”发生改变,之前形成的“位”与之不相称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最终实现二者比较相称才会稳定下来。这种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应该叫“位不配德”;


  • 另一种情况是“飞来横位”,比如老喻这种例子,比如中彩票大奖,无来由地显著拔高现有的“位”。古今中外这种纯凭运气获得的“位”,几乎都要“回归到与德相称的水平”。


“德”的稳定甚至能到什么程度:


我听过一个清华女生说,她当年高考刚好那年考题都是她特别熟的那一类,好几科都是,而且她发挥超常,这种运气简直太炫了,分数出来高出她以往考试两个标准差,本来最多985,现在可以从容报清华。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然而进入清华后她的命运并没有特别显著改变,清华里牛人强人神人太多,她只能勉强把课业完结,并不能借助清华这个经历进一步放大自身价值,毕了业也就是进入个事业单位,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在她身上,即使“学习”这么拼智力、思想、个人能力的层面,也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位】就拔高自己多少;反而这个【位】随着时间推移,回到了她【德】存在的那个范围。

从前面的定义就知道“德”的内涵非常丰富,当然不仅是道德,但也不仅是思想认知。老喻这个例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思想认识拔得过高,似乎仅凭思想、认知就可以上天入地,通达三界九天,这怎么可能?

穷人啥都没有,突然有一笔钱,光靠思维、认知、聪明…这些不太可能实现增值,多半会回归到他具有的那个“德”所在的水平上,因为比他有思维、认知……还比他有其他【德】属性的人多的是。

而穷人【德】的水平,是长期在穷的环境下形成的。

也就是【德】会造就【位】,【位】也会影响下一刻的【德】。

穷人之所以会有穷人思维,是穷人就处于那种生态位。在那种生态位下,【穷人思维】才是最优解,【富人思维】反而容易被淘汰。很大程度上这不是个人选择的,而是演化的结果。

也就是【富人思维】是个结果,不是导致一个人变富的初始原因。


想象穷人拥有这个思维就能变富,这是因果倒置,会陷入一种“我不成功都是因为我没有富人思维,我好蠢啊”的自我攻击之中,这非常不好,反而会导致更多决策错误。

严格来说老喻的三个办法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也不是没有,找接盘侠、找富人,这就是“北部湾大开发”这类传销干的事,为啥要弄这种名头呢?因为看起来自己的【位】要与潜在被骗富人的【位】基本一致,要是弄成个穷样,富人会上当吗?

而“把按钮权切碎了卖彩票”,不就是现在炒各种电子币的人在干的事吗?当然卖币比彩票更厉害,还加入了股票属性。


一文透彻理解什么是「德不配位」

发币炒币,本质上就是在现有【德】的范围之外,另建一块【德】领地。但是人性没那么容易变,新的领地仍然要具备各种【德】属性才能形成相应的【位】。

有的人假装自己和你有一样的【位】,有的人吹捧你有更高的【位】,有的人打压你只有很低的【位】……这些人无非都是让你的【德】与【位】不相称,形成【德不配位】,然后从中渔利。

可见认清自己的【位】,修炼好自己的【德】,是多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