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生物今日登陸科創板!海爾物聯網生態佈局進入收穫期

海爾生物今日登陸科創板!海爾物聯網生態佈局進入收穫期

從產品品牌到生態品牌,張瑞敏提出的海爾互聯網轉型已經進入收穫期。

10月25日,海爾生物(688139)在上交所敲鐘上市,成為全國第3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行價為15.53元/股,截至上午收盤每股價格為30.73元,上漲幅度為97.88%,盤中最高漲幅為115.7%,動態PE估值高達56倍。

此次海爾生物共發行7926.8萬股新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公開發行後總股本為3.1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12.31億元,發行新股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海爾生物醫療產業化、產品及技術研發、銷售網絡建設三個項目。

近年海爾生物業績穩步增長,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2億元、6.21億元、8.42億元,複合增長率為31.59%。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1億元,同比增長13.67%;歸母淨利潤為8334.89萬元。

10月24日,即海爾生物上市前一天,公司對外發布了2019年三季報,披露公司2019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78.7%,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如果只從硬件角度,很難理解海爾生物的高估值和高增長。事實上,海爾生物已經不是一家醫療低溫存儲設備製造商,而是從電器到網器到平臺到生態模式演進,成為物聯網生態科技品牌。

2018年以來,海爾生物將物聯網技術與生物醫療低溫存儲技術融合創新,針對錯種疫苗、問題疫苗以及血液不合理利用等社會痛點,推出血液網場景方案和疫苗網等多種場景方案。

以血聯網為例,海爾生物通過將物聯網數字科技與低溫存儲技術深度融合, 通過“雲翼”物聯網血液冷藏箱和“血液寶”物聯網轉運箱等,實現從獻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全流程血液信息的監控和可追溯。

藉助無線射頻、智慧芯片等技術,每一袋血液都有自己的“標籤”,身份信息包括血液、溫度、位置等,通過掃碼加入“智慧血液網”。

海爾生物今日登陸科創板!海爾物聯網生態佈局進入收穫期

無論血液在哪裡,都可以實現追溯和監測。實現院外急救場景和院內手術、ICU、病房場景分佈式用血。同時,可實現跨區域調配和針對性採血,讓急救零等待、血液零浪費、信息零距離,為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以海爾疫苗網來說,海爾生物將疫苗信息、接種信息、醫護人員信息等直接登錄系統保存並實時推送至上級服務器,在接種環節可以實時管理庫存,實現精準取苗零差錯,問題疫苗秒凍結,追溯接種全過程,提高了接種安全性及疫苗管理效率。目前已在天津、河南、湖北、內蒙古、廣東、四川等全國200個社區服務中心落地,為200萬兒童提供疫苗安全接種服務。

海爾在物聯網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和權威機構的認可。今年9月,在第三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上,倫敦商學院教授加里·哈默、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埃裡克·馬斯金等國內外專家指出海爾在物聯網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此外,在國際權威品牌諮詢機構凱度發佈的“2019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海爾成為該榜單史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物聯網生態品牌”。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表示,截至目前,在海爾開放創新的生態體系中,已成功孵化上市公司4家,獨角獸企業2家,準獨角獸及瞪羚企業12家。未來,海爾將堅持以用戶為中心,聚焦集團整體戰略,聚焦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以場景生態吸引攸關方共創共贏共享,不斷孵化出像海爾生物這樣的新物種,打造全球引領的物聯網生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