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到底看高压重要,还是看低压主要?有什么区别?

医学小侦探


心脏发动机在整个做功过程当中有两个时期来完成,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这两个时期相互协调完成了心脏搏动射血的过程,予以维持全身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这两个时期所对应的血压,我们称之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应该说二者对我们同等重要。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高压呈一个逐步升高的趋势,而低压是呈一个逐步下降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差值是越来越大,称之为脉压增大。因此,如果非要说哪个更重要,应该说收缩期血压(高压)对人身体的影响呈一个显著增加的趋势,所以高压更重要,低压次之。

下面徐医生跟大家说说高压/低压升高降低所带来的影响

1. 高压过高所致急性损伤

高压≥140mmHg,称之为高血压。如果患者高压长期处于180mmHg以上,并伴有心、脑、肾等相应脏器的损伤,就会出现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性损伤是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和重要脏器损伤的关键因素。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损伤、主动脉夹层、脑溢血等,这些凶险的疾病均与高压密切相关。

2. 高压过高所致慢性损伤

高血压患者在做心脏超声检查的时候,会在心脏超声的结论中提示:高血压性心脏病。这是由于长期血压增高所导致的左心室被动性肥厚。与此相类似的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的损伤,脑梗塞以及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慢性损伤往往是潜移默化对身体的影响,大家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由此而导致重要的器官出现了不可逆损伤,尤其是是目前冠心病发病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就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导致心肌缺血的始动因子,因此,降低血压,是维护和避免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3. 高压过低所致损伤

当高压低于90mmHg的时候,称之为低血压,长期低血压就会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犹如我们住在6楼出现水压不足,无法获得水解压的,而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身体亦如此。

身体的脏器如果长期存在灌注不足,就会出现继发性功能障碍,人体当中对缺血最敏感的器官是脑部,如果脑部持续性缺血达6秒钟,我们就会出现黑蒙晕厥的症状。长期低血压状态还会给身体带来疲乏无力,嗜睡,精神状态欠佳等各种症状和体征。

女性人群的高压通常比正常数值要低,大约在90mmHg左右,甚至部分女性还低于这个水平,如果平时并没有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机体已经适应的低血压状态,脏器功能可以正常运转,这种低血压状态是无需特殊处理的。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血压突然下降所致出现的低血压状态,这需要高度的警惕情况。

4.低压的临床意义

低压超过90mmHg,同样也属于高血压病的范畴,需要进行积极药物干预,避免长期高血压对身体产生的急性及慢性损伤,但是这个发病的人群较高压增高是明显降低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往往是以收缩压增高,低压降低为显著特点,低压增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此外,我们还需认识到:人体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是由心脏舒张期血压来完成供应,如果低压过低就会对冠状动脉的血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人体在正常状态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低压对冠状动脉的影响,这个无需担心。

总之,人体的高压和低压对身体生命活动的维持都非常重要,大家平时都需注意。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血压到底看高压重要,还是看低压重要?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高压,什么是低压呢?



平时大伙说的高压就是收缩压,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心脏收缩的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90<收缩压≤130mmHg称为正常。

而低压则是舒张压,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处于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成人正常的舒张压为60~90mmHg。

当人体的血压同时符合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90mmHg,人体的血压即为正常值。那么高压重要还是低压重要呢?

  1. 年龄小于50岁的人,低压是心血管事件即高血压、冠心病危险的最强预测因素;
  2. 年龄小于60岁的人,高压和低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相同;
  3. 年龄≥60岁的人,高压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60岁的病人,高压和危险呈正相关,低压和危险呈负相关。

总结:单纯低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往往比较年轻,临床上也比较少见。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多为高压增高或高压、低压平行升高。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血压的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同等重要,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都应诊断为高血压。大部分患者朋友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收缩压升高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较大,舒张压升高无所谓。曾经就有一个患者这样说过:舒张压高无所谓,不管它有多高,总没有收缩压那么高。实则不然,舒张压明显升高以后,也会明显增加缺血性心肌病、脑卒中、终末期肾病的发病风险。

影响收缩压高低的主要因素

收缩压是心脏在收缩时,血流对我们的大动脉侧壁产生的压力,它的高低主要与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动脉管壁硬化有关。心脏每一次搏动,射出去的血液越多,收缩压越高,反之,收缩压则降低;动脉管壁硬化以后,动脉弹性减弱,收缩压也会明显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所以,老年人高血压大约60%-70%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较低。

影响舒张压高低的主要因素

舒张压是心脏在舒张时,残留在大动脉的血流对动脉侧壁产生的压力,它的高低主要与心率的快慢、外周阻力的高低有关。心跳增快,舒张压会明显升高,多见于长期紧张或焦虑的患者,心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也会明显升高,多见于肥胖、缺乏运动、嗜好烟酒、长期熬夜、喜暴饮暴食的患者。

老年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药物选择以利尿剂、ACEI(沙坦)、ARB(普利)、CCB(地平)为主,不建议选择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

青-中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如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熬夜、规律作息、规律饮食等,经过数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舒张压往往可恢复正常。如果是心率长期偏快的患者,在排除禁忌症以后,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可有效控制舒张压的升高;其次,舒张压升高的患者中,针对外周阻力升高的患者,ACEI或ARB也是不错的选择。

综上,高压和低压同等重要,无论是谁升高,明显升高以后,都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其中,影响收缩压的因素主要为心脏每搏输出量、动脉管壁硬化;影响舒张压的因素主要为心率的快慢、外周阻力的高低。


医学莘


血压要综合看:高压也要看,低压也要看,高压与低压的差值也要看!这些都重要!

心脏在收缩的时候,会有大量的血液涌入动脉系统内,此时会形成一个动脉系统内较高的压力值,这个就是测血压结果中的高值:收缩压;心脏在舒张的时候,血液不再从心腔往动脉系统中涌入,但是由于收缩期大量的血液在动脉内会引起动脉血管的扩张,而舒张期扩张的血管会因为弹性而回缩,从而继续推动血液向动脉末端运动,这时血管内仍保有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值较低,这就是测血压结果中的低值:舒张压;而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则被称为:脉压差。

为什么说血压的高压和低压都要看呢?我们看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就知道了。

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都是同时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进行判断的:如果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而仅仅是收缩压升高,则被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当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于正常值时,高血压的分级是以收缩压或舒张压任一所达到的更高级别来定义的,举个例子,一位患者的收缩压145mmHg,属于轻度高血压水平内,但舒张压103mmHg,属于中度高血压水平,那么这位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分级就是中度高血压。因此,在测量血压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是很重要的。

有人常听说:脉压差越小越好,脉压差越小代表血管弹性越好。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道理的,这个条件就是外周血管阻力正常且心率正常。因为,当外周血管阻力比较大时,舒张压会上升,因而脉压差减小;而当心率过快时,心脏的每次跳动没有达到足够的收缩时间和收缩强度,因而会出现脉压差减小。


家有好医


我们每次测量血压的时候,都会测到两个血压值,一个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总所周知,血压不能超过140/90mmHg,其实血压只要超过115/75mmHg,高压每升高20mmHg、低压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就会翻倍。

不管哪项高,都是高压,卒中风险就会翻倍。都会危害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只是危害侧重点不一样!在年龄、发病原因、脏器损伤方面有一点的区别。

高血压的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单纯低压高、单纯高压高和高压低压都高。<strong>高低压之间的差距叫脉压,主要取决于血管弹性的好坏,弹性越好,脉压差越小;反之,弹性越差,脉压差越大。

低压高

这是所有高血压中相对较“好”的情况,多见于高血压早期。血压异常一般是从低压升高开始。低压升高多是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精神焦虑、肥胖少动、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中小动脉收缩,尤其是肾脏血管收缩更明显,长时间,导致肾脏萎缩,肾功能减退,肾脏受损后血压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低压伤肾。

高压高

高血压、低压不高或反而变低常见于老年人,这是比较危险的类型。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硬化,弹性变差,大血管射血压力过大,无法回到正常状态,就导致血压升高。

高压和低压差值比较大时,就像瀑布的落差,差距越大,对脏器的冲击就也大,对血管内部的损害也越大,很容易发生如脑出血能意外事件。但是冠状动脉的供血主要靠低压,当低压特别低时,很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因此,这种情况的高血管治疗比较难,既要降低高压,又要维持低压正常。所以老年人高压高,低压低,伤心脑。

高压高,低压高

高压高,低压高的人,是大血管硬化和小血管肥厚并存,由于二者的差值不大,对脏器的冲击影响比较小。



不论是哪种高血压,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贯穿高血压发病全过程。无论是哪种高血压都应该先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药学小虫


略谈,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症,是因肝肾阴虚,而使肝阳肝旺,肝阳上亢造成。肝阳肝旺者,一般高压偏高。肝阳上亢者,一般低压偏高。低压偏高者,说明体内存在的病患和并发性疾病因素较多,更容易发生如中风一类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从中医治疗来讲,低压偏高比高压偏高,更容易治疗。


郗金民新号


血压到底看高压重要,还是看低压主要?有什么区别?

血压两个数中较高的那个,人们习惯于称为“高压”,医学上称收缩压,就是心脏肌肉收缩时传导到动脉上的压力。较低的那个数,习惯上称“低压”,医学上称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的动脉压。

高压与低压,需要看哪个数呢?

答案是,两个都重要,都要看。

比如,美国心脏学会新修订的血压标准:

看到没,要想达到正常血压,高压和低压必须同时(and)低于相应标准,有一个高都不行。

而关于高血压的标准,高压或(or)低压中有任何一个数高于标准就是高血压。

至于,高压和低压,哪个更重要?

就有些复杂了,人类对此的认识有一个相对波折的历史。

收缩压与舒张压,哪个对健康影响更大?

说起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是一件另整个医学界汗颜,甚至无地自容的尴尬事。

因为,这方面早期的认识全部来自保险行业,尽管保险行业一再强调高血压对人类死亡风险的影响,医学界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所认识,开始了医学研究。

血压测量引入临床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美国,保险行业率先关注到血压的临床意义,几家保险公司从1906年就开始测量收缩压。

随着测量血压技术提高和血压与死亡率关系积累证据的增加,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保险申请人血压的测量。

到1918年,保险公司形成了一套血压测量的标准化程序,不再单纯通过触诊测量收缩压,而是像现在一样通过听诊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在1925年至1979年间美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系列报告详细描述了人口为基础的血压、及与年龄有关的血压升高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高压更重要还是低压更重要的认识,出现过反复。

1925年的报告中,明确描述“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高压减去低压之间的差)均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唯一例外是高于平均收缩压的年轻人死亡率较低;认为舒张压在预测死亡率方面比脉压更为重要。


1939年的报告,认为对于年龄≥40岁的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为重要的死亡预测指标,而年龄<30岁时,舒张压的影响比收缩压更明显。

30岁以上年龄段,普遍的趋势是死亡率随着收缩期升高而增加。

对于相对较低的收缩期,死亡率并没有随着舒张期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中度和更高的收缩压情况下,随着舒张压增加,死亡率迅速上升。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组合一起影响死亡率,舒张压相对更重要一些。

1959年的报告明确表示,血压即使较小幅度升高,死亡率都会急剧上升。其中,舒张压升高的影响明显高于收缩压。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医学研究的开展,保险行业报告的地位明显下降。

医学界第一项关于血压研究是1948年启动的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

1957年该研究发布首个成果,定义血压≥160/95mmHg为高血压,并发现高血压人群冠心病发生率升高近3倍。随后的报告认为,脑中风也是高血压的主要后果之一。

随后,世界上很多相关研究陆续展开。

总体上,1970年代之前,医学界对于高血压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认为舒张压是血压更好的测量指标,高收缩压相对无害,尤其是在年老人群——直到现在,国内某些医生也仍然这么认为。

但是,随后的研究逐渐纠正了这种错误。

1971年,Framingham研究发布的研究发现,基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其中收缩压升高较舒张压与冠心病关系更为密切。

随后另外两项Framingham研究表明,收缩压升高是心衰和脑中风的预测指标,舒张压升高的预测意义并不显著。

1993年发布的另一项著名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证实,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冠心病死亡率和终末期肾病的持续和分级影响,延续至收缩压的120mmHg。

随后的很多研究都强调收缩压和脉压对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更具有重要性。

2002年涉及百万人61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把降低血压的保护作用延伸到115/75 mm Hg。


基于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门资助了一项针对强化控制收缩压的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项目开始于2009年,内容是将收缩压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40mm Hg降低到120mm Hg,看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效果显著,提前达到临床终点(目标)而提前终止了试验。结果显示,更严格将收缩压控制在120以下,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脑中风以及死亡风险。

2017年,美国将高血压标准降低到130/80mm Hg以下,主要的依据之一就是SPRINT的结果。或者说,SPRINT项目就是为新的血压标准修订而准备的。

就是说,目前医学界认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健康后果都有影响,但是,

高收缩压的影响远远大于舒张压


挣脱枷锁的囚徒


血压的高压值和低压值有什么区别?

高压称为收缩压,是心脏向外泵血;低压称为舒张压,心脏扩张向里收血。血管能承受的正常压差为40mmHg。

血压的判定需要综合来看,高压低压都能反应心脏的功能。

高压和低压异常能说明什么问题?

高压值偏高:

多见于老年人,是动脉管壁弹性下降造成的,动脉老化后血管弹性功能下降,收缩后回弹速度慢,导致高压变高。

老年人收缩压过高可使用利尿剂或者地平类降压药。

低压值偏高:

多见于青年人,当心率过快时,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流量变少,导致舒张压增高。或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血液黏稠,血流变慢,影响了外周血管阻力。

青年患者舒张压过高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或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沙坦类)降压药。

高压和低压更重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压偏高比高压偏高更应该引起重视,低压偏高对心脏的损害更大,可按医嘱合并使用减缓心率的洛尔类。

对于青年人来说,低压偏高是可逆转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可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

存疑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可关注后邀请小编回答~


健安生活


我是小鋆医生,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首先讲解一下血压的产生过程:心脏收缩期的时候二尖瓣先关门,左心室开始收缩,主动脉瓣打开,打开后左心室开始射血,血液冲击主动脉壁(注意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收缩压),同时血液流向外周。心脏舒张期的时候主动脉瓣关闭,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回缩,挤出血液(注意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舒张压),血液继续流向外周。

假设二尖瓣关门没关严实,血流将会倒回入左心房,这就影响了左心室射血的输出量,容量负荷长期增加最终将导致左心室扩张,进而出现肺动脉高压等表现。

假设主动脉关闭不全,血流倒回入左心室,这时候会导致舒张压的降低。

简而言之,心脏收缩产生收缩压(高压),心脏舒张产生舒张压(低压)。说这么多,也是告诉大家,心脏各瓣膜以及各大血管弹性对于血压有着重要的影响

血压的诊断标准不仅看高压,还看低压,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单纯高压高的也叫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所以从诊断标准来看无论高压、低压都很重要。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于老年性患者,高压高,低压正常或偏低,同时脉压差增大,大部分原因是高血压引起的动脉血管弹性变差所致;低压高常见于中青年患者,常由于高盐饮食、肥胖、工作紧张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所致。前者由于是高血压等疾病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变差、变脆,不容易恢复;后者如果能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因血管弹性相对较好,血压容易恢复。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高压高相对来说危害更大,但给了我们相应的提示,稳定降压、长期降压才能尽量降低心脑血管的损害,延缓心室扩张、从而减少冠心病、心脏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小鋆医生


如果单论危险性,那么血压中的高压升高要比低压升高的后果更危险。因为高压升高,往往意味着大动脉硬化的情况更严重,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单纯的高压升高是动脉本身发生病变,无法逆转,而单纯的低压升高,动脉弹性正常,是可以逆转的。

一、血压中的高压与低压

1、高压: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压又称为收缩压,指的是心脏收缩泵血的时候,血液对动脉血管的最大压力。人体动脉血管在弹性正常时可以正常扩张,心脏可以轻松将血液泵出,血压正常。但由于年龄、遗传、饮食、肥胖等因素,动脉血管弹性会降低。这时心脏为了可以正常泵出血液,就需要加大收缩力,这时收缩压就会上升了。

过高的血压会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内膜中形成粥样硬化,而硬化的血管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所以说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不加控制会形成恶性循环。就会累及心、脑、肾、眼、血管等诸多器官发生问题。

2、低压:我们平时说的低压又称为舒张压,指的是心脏在舒张期的时候,动脉血管对血液的最低压力。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依靠心脏收缩的压力推动血液流动,大动脉扩张容纳血液。当心脏舒张的时候,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回流,大动脉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精神紧张、肥胖、肾素水平过高等因素,会引起外周的小血管收缩。此时大动脉在心脏舒张期进行弹性回缩时,阻力就会增加,引起低压升高。所以说低压升高会导致舒张期时各器官供血下降,引起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

二、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

收缩压与舒张压组成了推动我们人体血液持续向前的动力,一刻不停,循环不息。无论收缩压升高或是舒张压升高,对人体都会造成伤害。心脏:血压升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室肥厚、心脏扩大,继而会出现心力衰竭。肾脏:会升高肾小球内压力,损伤肾单位,造成肾衰竭。大脑:高血压可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引起头痛、头胀,会引起脑出血和脑梗死。高血压还会造成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

从对疾病的诱发因素来说,血压越高,伤害越大。血压中的收缩压永远高于舒张压,所以收缩压的升高对人的危害更大。收缩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作用远大于舒张压,所以单论危险性与重要性,血压中的收缩压更重要一些。

三、不同年龄的不同血压特点

老年性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硬化严重,心脏泵血的时候,动脉扩张有限,所以心脏加大了收缩力。当心脏舒张时,因为动脉弹性减弱,扩张不足,回弹力就会不足,导致了舒张压降低,脉压之间的差值加大。

所以说脉压之间的差值越大,就意味着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而动脉硬化是无法逆转的,只能长期用药控制。

中青年高血压特点,为舒张压升高,收缩压正常。这是因为中青年人的动脉弹性正常,心脏泵血的时候,大动脉系统可以正常的扩张,心脏受到的阻力不大。但是由于外周小动脉收缩,所以在舒张期大动脉回弹的时候,阻力加大,导致舒张压上升,脉压之间的差值变小。

单纯的舒张压升高,多是因为精神紧张、肥胖或是遗传因素造成。动脉没有发生病变,弹性良好,经过治疗可以逆转。如果不加控制,就会逐渐发展为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的经典高血压,之后再发展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预后不良。

总结一下,血压中的高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作用大于低压,单纯的高压升高比单纯的低压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也更危险。但无论高压升高或是低压升高,都需要及时控制。控制血压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