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小编在写有关蒙古或者元朝内容的时候,下面总是有人留言强调:蒙古/元朝不是中国!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

一、蒙古帝国以及元朝的历史到底是否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蒙古帝国的版图相当之大,包含了南俄、高丽、伊朗、伊拉克等诸多国家在内。把蒙古帝国的历史看作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世界帝国曾一度将今日中国的某些部分,比如华北、西藏、云南、宁夏等地纳入其中。因而在中国这部分领土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一个蒙古帝国占领时期。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把蒙古帝国的全部历史视为中国历史一部分的理由。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蒙古帝国全胜时的版图

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那么,元朝历史还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吗?

这里就涉及应该如何界定“历史上的中国”的问题。它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尺度去界定。两种尺度不完全一样,但相互间又是有联系的。

第一种尺度,是以当代中国的版图去界定历史中国的空间范围。凡是在今天中国版图以内的任何一个地区的任何时代的历史,无论它有多么久远,也无论它在远古时是否属于当时称为中国的政权所有,都属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比如吐蕃、南诏都并不在当时自称中国的唐朝疆域之内。那么吐蕃、南诏的历史还算不算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第二种尺度,就是历史上自称,并且也被同时代的邻邦们称为“中国”的那一系列政权,如汉、唐、宋、金、元、明、清。按此种尺度来界定的“中国”,它的疆域范围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不仅随不同朝代变化,而且也在同一王朝的时间幅度内随不同时期而变化。

现在回过头来看元朝。与作为世界性帝国的大蒙古国不同,元朝疆域的几乎全部核心地区,包括它的政治统治中心,在它治理之下的人口主体,几乎全都位于今日中国。连元朝的最高统治者自己也宣布,它继承了汉、唐、宋、金的法统,把本政权看作自汉、唐延续下来的正统谱系的接续者。

那么有什么理由说元朝历史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元代疆域

所以,中国历史的延续性在元王朝并没有中断。当然,元朝有点特别的地方,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是一个蒙古人。这个蒙古人是从草原搬来的。蒙古大汗最初是坐在用几十头牛拉的大车上面,大车上搭了一个帐篷,皇帝和他的太太就坐在帐篷里,门口有一个大的酒瓮,几个人站在旁边服侍。但是最后皇帝把草原的大车拉到了北京,做了坐在北京城里的皇帝,虽然每逢夏天他还得北徙到位于内蒙古草原之中的“上都”去避暑。

从元代社会的顶端往下看,在上层统治圈内,你的确会看见很多蒙古人,还有很多被归为“色目人”的来自中亚、西亚的人们,他们讲阿拉伯语、波斯语,或者突厥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可是处于它统治之下的绝大部分的人口,还是汉地社会的人口。所以如果你换一个视角,从下层往上看,那你就很难在元代中国看到多少异乡情调。

因此,我们怎么能因为中国的皇帝宝座上坐着一个蒙古人,就说这不是中国?在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汉人的那许多王朝,也曾统治过很大一片非汉族地区。对此,我们全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正常。为什么情况倒转过来,就会变得一无是处了呢?

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既有汉人的皇帝统治其他民族的时期,也有非汉族的皇帝统治汉地的时期。把后者看作乏善可陈、漆黑一团的年代,甚至把它们革除出中国历史的合法性谱系,是一种毫不足取的非历史态度。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把元朝革除出中国历史的合法性谱系,是一种毫不足取的非历史态度

二、元朝的大一统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绝不仅仅是靠着汉民族、汉文化缔造出来的。元朝创造了唐以后又一次大一统的局面,而且这个大一统的规模和深度远远超过唐。真的,如果中国仅遵循着唐、宋、明的国家建构模式一路发展下来,中国就不可能有它今天这样辽阔的版图!

我们最熟悉的唐朝地图是唐版图最大时期,即以总章二年为标准年代的地图。但这张地图也很容易对阅读者产生某些误导。实际上唐朝对于东、西、北三方最边远地区的那些羁縻府州所能实施的主权,在不少场合虚弱到近乎只剩下一个空名的程度。如果带着现代国家的领土概念去理解唐代版图,只会使人产生很不健康的妄想。

还不只如此。普通的读图人还常常忽略历史地图上注明的标准年代。总章二年的地图所反映的,大致是从7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这四十年间唐代疆域的基本状况。而将它的标准年代推迟两三年,唐代的版图就不再是本图所呈现的那个样子了。几乎从70年代一开始,由于吐蕃和西突厥结盟反唐,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以及北疆的相当一部分即长期沦为双方拉锯和争夺的地段。差不多与此同时,一度南下投唐的东突厥逃归漠北,复建第二突厥汗国,唐因此失去间接号令整个蒙古高原的地位。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辉煌一时的大唐盛世

前后相加,唐维持对西域的间接统治,总共大约一百二三十年;而它拥有蒙古高原,则只有四十年而已。从这一事实出发,把唐朝界定为“瞬间大帝国”的说法虽稍嫌夸张,但它对中国人普遍持有的“大唐三百年天下”这种模糊而僵化的传统观念,仍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到了宋,尤其是南宋,被历史上不少人认为是中国正统所在的政权,已经不得不偏安于南方。金与南宋同样自称中国。如果不承认它是中国,那当时中国才有多大?

明的版图大约相当于宋、金、西夏、大理合在一起,没有蒙古,也没有新疆。明朝为什么会比宋朝,尤其是南宋大一些?这是明朝继承了蒙古人遗产的结果。是蒙古人征服了西夏、征服了大理,明朝把这些成果接受过来了。明朝为什么没有元朝那么大?因为它没有能力接受元王朝的全部领土遗产。

如果说你只认唐、宋、明是中国,那今天的中国会有多大?所以,说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不是一句空话。中国有今天的版图,有两个王朝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它们一个是元、一个是清。它们都不是汉族人做皇帝的王朝,这不是偶然的。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元朝的蒙古骑兵

三、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被抹杀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虽还维持着所谓统一政权,但它既小又弱。从五代、北宋到南宋,不仅汉语人群分布区之外存在许多不同民族的大小政权各自为政,汉族地区也分成互不沟通的区域。元代中国的大一统,与位于它西部的出于同一个成吉思汗家族各支后裔统治之下的四大汗国,构成了一个贯通旧大陆的世界体系。

拿着元政府颁发的“驿牌”,官员、技术人员和商人就可以使用由“驿站”,即官方维持的长途交通体系所提供的马匹、食宿等服务,从今天的北京安全远行,西北一直走到伏尔加河畔的金帐汗国首都萨莱城,西南可以抵达今巴格达或格鲁吉亚的大不里士。至于在中国国内走南闯北,因为除却了分裂国家之间的此疆彼界,就更比从前便利得多了。所以元朝人用“适万里如履庭户”来形容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繁荣。

元代文化,就是由这样一个局面所造就的。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元代的驿牌与驿站图

一般地说,世界体系是到了近代才有的。但在此很早以前,已经产生过一个一百年的旧大陆世界体系,那是蒙古人建立起来的。元代历史文化要在这样一个背景中去解读。元代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也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感知和认识。至于百年之中元朝所取得的成就之前小编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

总之,元代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是一个毫不逊色的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它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既不应该被抹杀,也是无法被抹杀的。

请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元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应当被抹杀

元代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是一个毫不逊色的王朝

更多精彩请关注“你史不史啊”,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谢谢!

文中图片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