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1.导语:

此子似有异秉!有如谶语一般的六个字伴随着杨振宁的童年

看到一场杨振宁先生的专访,主持人问起杨振宁先生小时候一张照片上,父亲曾经在照片背后写了6个子:此子似有异秉。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杨振宁听了,笑了,聊起了他小时候的学习,他说:自己小学时学习比较一般,还曾经因为考试时偷看被罚,老师的评语是:比较淘气,经常会把墨水瓶打翻。

这张照片当时背景是:父亲有段时间曾经在德国留学,很是思念在国内的妻子和4个子女,于是,杨振宁的妈妈就给他寄去他们的照片,父亲在他们每个人的照片后边写上字,杨振宁后边就是这6个字:此子似有异秉。虽然不知道给其他三个孩子的题字,但是我想应该都是激励型的话语。

这句话现在看来似乎是某种预兆,但,何尝不是一个父亲的殷切希望。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2.

杨振宁,到底有多厉害?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杨振宁院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很多人听了这个会蒙圈。简单的来说,这个贡献的伟大程度可以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2000年世界顶级学术周刊《自然》评选了人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这个评选中排名18位,他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华人。

“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物理学家杨振宁获得2019年度“求是终身成就奖”,奖金三百万元人民币。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3.

杨振宁父亲在照片后写6字,如罗森塔尔效应般神奇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验者将其中随机抽取的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这些孩子会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孩子。

8个月后,发生的事情就是,这群被标识名单里的孩子越来越优秀,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也给了他们相当高的评语。而这只不过是一份随机名单,连测试都没有过的孩子名单。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4.

一个有异秉的孩子,背后是一个有异秉的父亲。

杨振宁之父,杨武之先生,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担任系主任,在清华和西南联大执教并主持系务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两代数学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的贡献很大。

吸引力法则中说:当你希望得到什么东西,你就去想,宇宙中自然会有冥冥中帮助你的能量,当这种能量最终将帮助你事先目标。

标签法则中也有类似阐述,当你对某人用标签化的语言时,他往往会往那个方向发展。

在孩子少年时,对于父母是很敬畏的,父母所说的话,会影响他的一言一行,甚至可能终生都会影响。当孩子笃信自己是可以时,他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杨武之先生给予杨振宁厚望,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异秉”,不管是不是“权威性谎言”,但是杨振宁先生终究是记了一辈子,可见这句话对其影响有多大!

杨武之先生也许并不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但是他的言行和期待却起到了罗森塔尔效应,用自己的“权威性”,暗示了杨振宁的未来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爱护,鼓励时,也通常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回应,更加自尊,自信,同时也会更加自律,来迎合父母的期望。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5.

杨武之先生的教育形式

杨武之先生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疾言厉色,或者急功近利,而是通过平时的潜移默化

这一点可以从杨振宁先生回忆父亲的文字中获知:

“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印象最深的是G.H.Hardy和E.M.Wright的《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和A.Speiser的《有限群论》中的许多space groups的图。因为当时我的外文基础不够,所以不能看得懂细节。我曾多次去问父亲,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给我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如果是现代的父母,看见孩子这么好学,应该欣喜若狂,但是杨武之先生却根据孩子年龄,认为孩子不可贪多,会告诉杨振宁,不要急,慢慢来,充分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同时这样也会让孩子始终兴趣不减。

1938到1939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他借了G.H.Hardy的Pure Mathematics与E.T.Bell的Men of Mathematics给我看。他和我讨论ser theory、不同的无限大、the Continuum Hypothesis等观念。这些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40年以后在Selected Papers(1945—1980)with Commentary(Freeman & Company,1983)第74页上我这样写道[1]: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同孩子一起讨论他感兴趣的东西,当他的同事们采取功利主义态度时,他依旧能够保持自己的一份淡定,父亲的学者风范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6.

我自己在实践中也总结出3个不着痕迹夸娃大法,起到和罗森塔尔一样的效应,这3种方法可以变换着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1.学会用借势夸奖法

这个方法孩子小时候我经常会用。

jason小时候不是很喜欢洗澡,有时候玩得满头大汗时只想着吹空调,每次都需要催半天,后来有一次,他踢完球上楼时,去洗手,我说:哇,儿子,你今天特别棒,踢完球满身都是汗,自己能够做到主动去洗澡了,记得先把汗擦干净再洗哦,洗过后就会变得香喷喷啦。

jason听了,没说什么,自己出来抱着浴巾进了浴室。

这种方法适合小一点的孩子,同时不要用的太多,用得太多可能会被“识破”的。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2.学会用旁听法夸孩子

其实,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有人当面夸你,可能还没多少感觉,但是如果你从侧面知道别人夸你了,你会非常开心。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Mazlish)在她们的书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也有提到这个方法,她会故意给外祖母打电话时,提及孩子进步的地方,正在旁边玩耍的孩子“无意”中听到夸自己的话语,也会自然地向着这个方向去做。

中国父母更喜欢夸夸别人家孩子时,谦虚地聊聊自己的孩子,通常都是:哎,我家的那孩子不成,淘气。如果孩子正好在身边,可能会抗议的。

其实,不妨用旁听法“隐晦”地引导自家孩子,可以说:我家的小杰前几天虽然总是拖着不爱写作业,但是最近几天啊,越来越有进步啦,已经慢慢开始规划自己时间。

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听在心中,

知道自己在妈妈心目中原来是被认可的,自然也会慢慢变好。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3.学会使用相互模范法

这个需要父母双方的配合,随时在生活中,可以很自然地夸夸老公或者老婆身上的优点,让孩子知道原来那种做法是能够得到表扬的,孩子就会暗暗记在心底。

而这种相互模范型夸奖法,也可以让彼此夫妻关系变得更融洽,孩子在这种融洽的范围内,也会变得性情通达。

平时,这几招可以混搭使用,不拘一式。

考试偷看被罚,杨振宁父亲在其照片写6字:“权威性谎言”成就他

07.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夫人在白宫发表演讲时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自己必须先成为优秀的父母。”

杨振宁的父亲,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也许他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通过自己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孩子的学习,从态度到方式,这,才是父母最高的修为。

平时,我们虽然会看到很多积极心理学,能把他们真正运用到孩子身上,并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才能达到效果,这,也是学以致用!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