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最近我看了一则新闻,也不能说是新闻了,这个事情出来也有一阵子了,说的是现在出现了一种东西叫

“量子波动速读”,据说一个普通人通过不断地翻书就能在5分钟内记住10万字的一本书。大家一定觉得这件事情是天方夜谭吧!这“量子波动速读”起源于日本,在日本是有官网的,在国内甚至也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报名,报名的人还不少,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首先,作为一个高端的骗局,需要有一个高深的名字,“量子波动速读”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但凡名字里带有“量子”、“等离子”、“纳米”这类词的,听上去就给人高大上的感觉。其次,“量子波动速读”还有一套所谓的科学原理在里头,大致的意思是说让书本所发出的物质波和人类的脑电波产生共振,那么这样我们的大脑就能瞬间记下书本上的内容。但是这个事情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科学,先不说物质波频率是非常高的,脑电波的频率也就几十赫兹根本没法共振。就算能够共振了那我们大脑处理信息是需要时间的。就算是最快的神经突触传递也需要1毫秒,所以即便是天才理解一样东西也需要花时间。

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不信我就给大家做个试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给大家两秒钟的时间,看看都说了些啥?

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其实我已经很友好了,这篇文章260字给了2秒,如果以这种速度记忆的话5分钟就是阅读4万字,是“量子波动速读”5分钟10万字的标准一半还不到,就是这样的阅读我都做不到,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做到?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伪科学的东西。

  那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骗局仍然还有很多人上当呢?我们看这件事情的时候可能觉得特别好笑,但是2018的4月到6月中国科普研究院进行了第十次中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普查。怎么普查呢?就是问一些问题,例如生病了该去医院治疗还是去拜佛啊?光速快还是音速快?提问一些特别基本的问题,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47%的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而这个结果相比前几年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了,据说到2020年可达到10%。

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我们看上去很低端的骗局仍然有人上当的原因。就像我在刚做私财说那会儿,做过一期节目,说日本有个科学家发现。经常对水说好话,水的结晶就会变得好看,而经常对水说粗鄙的语言,水的结晶就会不好看,结果这位科学家的天价“快乐水”供不应求。

5分钟能记住10万字,如此拙劣的谎言还有人上当?

  所以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在做任何消费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做理财的时候,面对那些听上去就不靠谱的项目和夸张的收益的时候,一定要多打个问号,问问周围的理财师,或者干脆就不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