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那會有什麼實際用途?

用戶59334730408


有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哥德巴赫猜想”與“費馬猜想”、“四色猜想”並列近代數學三大猜想。是個看似簡單卻艱深無比的數學猜想,它在1742年由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在寫給瑞士數學家的信中提出: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由於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這個猜想,才寫信給歐拉,可歐拉一生也沒有證明出來。他曾回過哥德巴赫的信中提出個相似的猜想:任一大於5的質數都能寫成3個質數之和。現在常看到的是歐拉版本(又稱“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足夠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a個的數,與一個素因子不超b個的數之和,寫作“a+b”。


這個猜想曾在1966年被我國數學家陳景潤證明出來“1+2”:任一充分大偶數都能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或一個素數和與另一個半素數和。

很顯然,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上最難證明的。可我們為什麼要證明它呢?如果被證明了有什麼實際作用呢?它的意義何在?

數學家都認為“哥德巴赫猜想”就像一隻會下金蛋的雞,雖然證明它自身意義不大,但能在研究過程中會發現“新的理論或數學工具”。


在1900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一個數學大會上基於“哥猜”提出了23個問題,其中第8個問題是黎曼猜想與“孿生素數猜想”?如果證明黎曼猜想很多問題都能解決,而“哥猜”的孿生素數猜想太孤立,證明它的意義價值不大。

並且希爾伯特宣稱他已解決了“費馬定理“費馬猜想””,但他不公佈。他認為:數學家們在解決費馬定理過程中發現了“橢圓曲線”、“模形式”等很多實用工具。如果公佈證明結果,就會停止這個猜想的研究了,很多實用理論與工具等也就不會發現,數學也得不到充分發展。


急於證明“哥猜”的都是那些對數學並不真正瞭解的人,真正的數學家是不會去急於求成的,那不是宰殺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弄潮科學


也就是對稱性問題,並沒有什麼卵用😂😂😂這個反證法輕易搞定!

形式邏輯的三段論與哥猜的聯繫

2019年8月1晚以後,再無哥猜了,但是存在一個哥德巴赫定律!

大前提,2N(N為大於2的自然數)內所有奇數均以N為中心對稱的,(N為奇數時,N自對稱)!

小前提,2N內所有大於2的素數均為奇數!

所以2N內存在以N為中心對稱的素數對!

這個三段論從邏輯上無半點不當之處!從形式邏輯的可靠性來講,如果認為不足以證,那個形式邏輯的基礎就不存在了。這是哥猜與三段論之間的相關性!但很明顯這個不足以讓人信服!但是在反證法面前,證明的力度要強大得多!

反證法→(以下的奇為奇合數)

第一步建立等價否命題

反命題為,對稱對中只存在奇+奇或奇+素,把這個反命題證偽後,哥猜就被證實!假設數對有x對奇+奇,Y對奇+素,則奇數個數2x+Y,素數個數為Y個,很明顯反命題如果成立,奇合數個數大於或等於素數的個數!

第二步驗證否命題的真偽性,只需一個實例就可證偽!但是一個實例不可以證實

現在來檢驗,比如12,7+5,9+3,數中僅9為奇合數,個數比與反命題不符,反命題,不成立!所以哥猜是對的!

很明顯否命題是錯誤的!就此三段論的可靠性也是牢固的!

附註:哥猜其實是對稱性問題,2N一3+3,2N-5+5,2N一7+7,。。。。奇,偶數均以N為中心對稱的,現在是在對稱對中,哥猜可以簡化為對稱對中至少存在一對素數!

由上例知邏輯三段論,是不太充分的,如果哥猜被證偽,則三段論被證偽,現在哥猜被反證法證實,故三段論依然可靠!,這就是哥猜的意義!數學是形而上學中,邏輯很嚴格的一種邏輯學,但同時它亦是造假的手段!它的母體依然是邏輯學!


石鼎文


《哥德巴赫猜想與宇宙的關係》

2018.1.6

哥德巴赫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

從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於7的奇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的猜想。後者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若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則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會是對的。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決,但1937年時前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已經證明充分大的奇質數都能寫成三個質數的和,也稱為“哥德巴赫-維諾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數定理”。

...........................................

我們的宇宙創造者不僅是最偉大的量子科學家,同時更是最偉大的數學家.所以他一定是以各種高難的數學模式來創造宇宙裡的一切事物,當然包括了稱為"人類"的還處於低級智慧生命狀態的物種.

作者在前面的二篇文章裡己講過了天文學裡最難以令人理解或很難被人類所贊同的定理:孿生素數定理與梅森素數定理.

今要講的卻是困擾了數學家們許多年的歌德巴赫猜想與宇宙的關係是什麼?這個事也叫:歌德巴赫定理.

你若不屬於求知熱情很旺盛的人物,還請千萬不要看作者寫的任何文章,因作者有一大愛好:盡喜歡講別人從未聽說過的真相.而且還是別人基本都無力判斷真偽的真相.但我卻都是可以細細道來的真相.

言歸主題,歌德巴赫猜想的正確性與宇宙大智相符率達到100%.其原因很簡單,歌德巴赫在他還活著的時候發現了"上帝"制定的這項數理.只是他不知該如何證明此數理是否無誤?

那麼將此數理投射到宇宙中會發現什麼呢?

答案:宇宙中出現的每個星系裡存在的每一個黑洞天體都是由三個恆星發生結合從而最終演化而產生的必然現象.即每一個黑洞=不同智慧的三個恆星結合體的演化物.也表明每一個黑洞靈魂所擁有的超凡智慧一定是來自三個不同的恆星靈魂實現卓越溶合之後的產物.無一例外.這就是真相了.

你若很懷疑作者的陳述當然是你的權利,你儘可以親自去見"上帝"諮詢一下即可得到最靠譜的答案了.若你死活都怎麼也見不著"上帝\

宇宙時空聯盟


有什麼用?當飯吃,還當銀子花。研究了這麼多年,被稱為精神病,心裡的壓力真的是別人難以想象的,但身為中國人,自問,對得起這個國家和民族了。二無窮量的比值:y/x=1/n十1,(調和級數)。y是所有奇質數的和,x是所有“1十1“堆壘的和,n是順序奇質數的個數。很顯然,調和級數同質數關係密切。同時,也是大於1的整數形成公式。更重要的是基本元素奇質數與生成偶數關係是整除性,這充分體現數學之美一簡單和諧。真現的發現只有少數人。我現在雖然孤單,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感受到他的美。


四哥5101


科學(含數學)是講究積累的,所以人們常常將科學喻為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一級一級階梯的積累,人類科學文明不可能發展到當今地步。

沒有伽利略比薩斜塔試驗,人類還會以為重的物體下降更快;沒有哥伯尼,我們還會以為太陽圍著地球轉;沒有達爾文,我們怎能知道人類起源;不是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牛頓不可能平白推導出牛頓三大力學定律……

古代近代,限於科技水平,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淺薄和迷茫的:人類起源於何處?宇宙、天地是怎麼起源怎麼演變的?物體是由哪些粒子組成的?粒子還能怎麼細分?粒子和光波又是什麼關係?力來源於何處?……可以說人類瞭解世界越多,未知的問題就越多。

人類探索自然,主要是兩條路徑:理論研究和假說、實踐實驗驗證。科學家們常常先建立理論模型或假說,以解釋自然現象,其後用實踐實驗證明假說成立。物理學如此,數學研究亦然。

有時實踐發現在前,理論在後;有時理論假說在前,實驗驗證在後。比如楊振寧、李政道先提出宇稱不守恆,幾年後被吳健雄實驗證明。

縱觀數學發展史,數學研究本身就充滿了無數猜想和無數推導證明,在不斷猜想、不斷證明的過程中,數學得到發展,科學也得以進步。

所以不要輕視任何數學猜想,那是科學進步、人類進步的基礎。

西方科學源於西方哲學、西方神話,古近代西方科學包含於哲學之中,但是哲學與數學關係不大。自從牛頓、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牛頓開創性地用數學模型、數學方程表達自然規律以來,數學與科學聯姻了,科學與哲學分離了,近現代科學才真正誕生。

沒有傅利葉變換就沒有麥克斯韋電磁學方程;沒有黎曼數學,就沒有愛因斯坦相對論……

數學由此成為物理學和全部自然科學的根基,數學沒有大發展,自然科學很難有顛覆性的飛躍。


獨尊宋明


哥德巴赫猜想以破譯十幾年了,它不是一道數學解答題,是偉大的猜想,是用數學公式向科學界問知,在自然界中,什麼現象,是什麼規律可以產生1+1=1的真相呢?那就是二力合一構架力規律,能夠解答並符合這道數學公式。我已經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過這篇論文,論二力規律。但被雪藏了,我還在科學中國人期刊上,發表了論太空失重~太空失衡。可惜了在媒體上,我沒有吹鼓手,所以,不被學術界關注。


直勾釣魚來者不拒


簡單說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沒有直接的經濟社會效益。人類知識總和中,有直接用處的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是看不出直接用處的。求知是人類本性,這正是人類優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所在。數學促進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發展,而抽象思維能力是人類極重要的能力之一。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意義所在。


手機用戶78476284196


徹底研究證明了1十1,首先可以確定偶數的一半自然數全部可以用偶數內的素數的形式表示出來(除了1)。攤廣到宇宙恆星的周邊會有多對的行星穿越在同一條線上。因為1十1有二分之一的性質對攻破黎曼猜想有基礎性的作用。


沙溪祥38492633


現在沒有一點用,就好像當時牛頓的萬有引力一樣沒有用。以後有沒有用,現在不知道


綠洲6174


數學本來就是超前幾百年,幾百前人還會問複數又有啥用阿,人類的發展就是建立在科學的超前。只不過對於科學家而言,研究宇宙 數學本身也不是為了有什麼用,就是像小孩一樣單純求知,為什麼會有太陽阿 為什麼天上有星星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