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

對於歷史,人們總是會存在許多的疑問,這是由於對於歷史的不瞭解所造成的。不過,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便是再博學的歷史學家,也不敢稱自己能夠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間的大小事,更何況在中國之外還有上百個國家。因此,對於歷史,是學無止境的,也是一條沒有盡頭的求知之路。

而對於歷史的疑問,相信有些人會對內蒙古有些疑惑,原本完整的蒙古,究竟是因為什麼而分成了內外之分呢?並且如今所謂的外蒙古也不再處於中國境內,而是成為了新的蒙古國。下文便簡要的講講,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說出了你可別不相信!

相信大家對於近代的歷史會相對比較瞭解一些,於是便先講述一下,近代發生的事情。

在1911年,外蒙古叛軍在沙皇鼓動下,驅逐了清政府官員,並侵入內蒙古,而後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下,袁世凱出兵經過三年收復內蒙古,但卻沒有收復外蒙古。

​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

外蒙古曾宣佈脫離中華民國獨立,並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之後有一部分併入蘇聯。中國方面也承認外蒙古獨立,然而之後國民黨當局聲稱蘇聯背信棄義,遂取消承認其獨立。之後,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並改制後國號變更為蒙古國。而在中國民間有人用“外蒙古”一詞稱呼現代的蒙古國,作為非官方稱呼該詞實際並不準確。

那麼,蒙古之內外究竟是怎麼分的呢?這要從漢朝說起。

內蒙古高原的最北邊有大漠,而大漠北蒙古叫漠北蒙古,大漠以南的內蒙古高原是漠南蒙古。其中,漠北蒙古也就是外蒙古,漠南蒙古也就是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自古就是遊牧民族部落,內蒙古比較靠近中原是半牧半農業。而漠北蒙古則完全是遊牧。

​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

在漢武帝時期,其雄才大略與衛青、霍去病的決勝千里將匈奴人直接趕到了漠北,然而留在大漠以南的諸多匈奴部落,則歸順了漢朝。此時便開始有了內外的雛形。

而到了明朝末期,當時時局動盪不安,邊境也時常發生各種問題。因此,北方被劃分成了很多區域,當時的蒙古就包含很多部落,而內外的蒙古地形,便被割據成了兩個板塊。當時,內外蒙古經常發生戰爭,兩個地區誰都不服誰。察哈爾部的首領看到之後,覺得這就是一個機會,可以將整個蒙古統一,就像成吉思汗那樣。

然而,此時的他們,並不是把明朝當成主要的對手,而是女真族。於是在思量過後,他們決定聯合明朝,一起攻擊女真族。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後金的加入,讓這場戰爭發生了轉變,很多部落被他們打敗,就算是那個不可一世的察哈爾,也最終敗在他們的腳下。而這時,他們所佔領的區域,就被後人稱為內蒙古,而當時的漠北蒙古,並沒有被擊敗,他們便就成為外蒙古。

​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

到了晚近的清朝,由於大漠以南的蒙古部落歸順清朝相對較早,而大漠以北的蒙古部落歸順相對較晚,並且清朝統治者開始擔憂蒙古部落聯合起來威脅清朝,因此便開始便有意識地稱呼內外蒙古並以此隔絕分化內外蒙古。

據《清史稿》記載:“喀爾喀四部八十六旗,統稱外札薩克。自雍正中用兵準噶爾,即於烏里雅蘇臺築城駐兵,城以木為之,中實以土,高丈六尺,厚一丈,在烏里雅蘇臺河北岸。”

清廷根據其對蒙古地區統治政策的需要,將蒙古地區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外藩蒙古指以世襲札薩克為旗長的蒙古各旗,與內屬蒙古相對。

​內蒙古和外蒙古究竟是怎麼來的?

就這樣經過了數百年的逐步變遷,蒙古便以大漠為間隔,將蒙古分成了兩部分,並且在之後的歲月,經過了無數的事件,使得兩部分蒙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因而到最後便形成了內外之分。

而如今,身為“外蒙古”的那一部分,已經不再滿足於在中國的統治之下了,於是他們撤離了出去,獨立成為了蒙古國,而剩下的那一部分便成了後來的內蒙古自治區。希望這樣的國家分裂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並且也一樣蒙古國的稱呼能夠早些取消,畢竟大家本是同根,早日團結在一起才是好事,畢竟如今的中國也不再那麼動盪了。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