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建制?

不说不笑不烦躁丶


什么叫成建制?

这个问题,有点冷。

建制,就是军队中建立起来的体制和编制。成建制,就是该作战单位全体人员。在我军中,建制单位从大到小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所以成建制在不同建制单位下指的就是某军全体指战员,某师全体指战员等等。

在战争中,保全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成建制突围。

如果被敌人包围,应该尽量实现成建制突围,否则伤亡会很大。著名的中原突围中,中原军区下属的鄂豫、皖西、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陕南等7个二级军区和7个纵队,只有皮定均的第一纵队第一旅实现了成建制突围,其他部队都遭遇了建制被打散,但没有被成建制歼灭。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9000多人被国军8万人围攻,新四军第一纵队电台被击毁,付秋涛将军带领2000多人顺利突围,成为皖南事变中唯一一支成建制突围的部队。

南京保卫战中,大多数国军被包了饺子,不少人死在了江北的码头上,可是就有2支部队实现了成建制突围。这就是粤军部队的第66军和第83军。这两个军能够顺利突围,实在是因为他们服从命令又勇敢。当时唐生智命令黄埔嫡系向北坐船逃离,命令杂牌军向南消耗敌人。没想到,怕死的在长江边上被打死了,只有这两只粤军部队向南正面突围,反而赢得了一片生机。

成建制歼灭。

成建制被歼灭,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建制在解放军历史上,曾经有两次被成建制歼灭的情况。第一次是湘江战役中,红军34师在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的领导下,掩护中央红剧突围,成了绝命后卫师,伤亡人数达到6000人以上,战后这个师仅剩下第100团团长韩伟、第3营政委胡文轩和第5连通信员李金闪因跳崖被救未亡。

东北亚战场上,180师与军部、兵团部失去联系,选择了分散突围,大部分被歼灭和俘虏。数据显示,后来陆续归还建制的人数近4000人,引起很多人怀疑。

抗日战争中,常德保卫战中的余程万57师,衡阳保卫战中的第十军都是成建制被歼灭了。解放战争中,五大主力如75军、5军、18军、新一军、新六军等都是成建制被歼灭。国军中比较强还最终逃到台湾的,只有52军。辽沈战役中,52军从营口坐船,三个师只有一个师被解放军全歼,另外两个师虽有伤亡,简直基本完整。

成建制投降。

战场上,出现成建制向敌人投降或投诚的事情,其实是一种很丢脸的事。可是这种事,因为我军俘虏政策执行的比较好,敌人成建制投降还是比较多的。

战场上的成建制投降,最典型的就是北平和平解放、长沙和平解放等。不过这真的是一个技术活,没有硬桥硬马的真功夫,真的干不出来。

东北亚战场上,美军步兵第25师黑人步兵第24团C连,在云山以南的一片树林中被我39军包围。这个黑人连,本来在美国就很受歧视,如今直接举起白旗,全体向我军投降。这在美军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抗日战争中,有数据显示,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有上百万向日军成建制投降,这些成建制投降的国军,有的直接就被杀了(南京大屠杀),有的则是编成伪军为日本人效力。其中溥仪的伪满洲国成立时,汉奸军队总兵力8万,有7.5万来自于东北军各部。毫不过分地说,伪满洲国的伪军,其实就是张作霖的老班底。

军事历史上常见的“成建制突围”“成建制歼灭”“成建制投降”就是这些了,你还知道那些故事,快来说说吧!


历史知事


李云龙准备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下的第一道紧急命令,是让团部骑兵通讯班通知各营、连“归还建制”,因为这些部队正在分散活动独立打击日伪,并不在团部的直接指挥之下,这种情况军事术语上简称为“归建”,所以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部队的“建制”。




某个国家的军队首先要有“编制”,它是指编组士兵等作战人员的方式,并且根据各自情况其“编制”也不尽相同,比如八路军一个营普遍编有400到500人左右,而日军的一个满编大队的编制有1089人;国军一个甲种师编制是11000人左右,而日军1942年以后出现的“甲种师团”编制在18000人以上。

而“建制”则是指军队按照“编制”形成组织体系和隶属关系的总称,可以理解为“建立各种编制”。一方面,是各支军队的作战单位员额编制并不统一,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和组织名称也有区别,对这样由各支军队自己”建立起来的体制和编制”,统称为“建制”。比如鬼子甲种师团的一个满编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另有机枪中队和运输中队各一)、而八路军的一个营一般只辖三个步兵连。



抗战时期国军精锐部队的营级单位,普遍在三个步兵连之外还辖有一个机炮连,所以双方虽然一个连(中队)的“编制”差不许多,都在100来人,但是建制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各支军队的装备水平、辎重能力和作战理念是不同的。再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初采用的“纵队”、国军采用的“整编师”等作战单位番号,虽然后来统一恢复成为“军”级编制,但显然“建制”是不同的。

以华东野战军为例,由于是华中和山东两支野战军合编而成,早期各纵队既有下辖三个师的,也有下辖三个旅的,各纵队直接受野司指挥(直到1948年11月才全军统一编制)。而国军的整编师在大规模作战时,会组成兵团级单位,比如汤恩伯第一兵团隶属于徐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所”指挥,兵团下辖七个整编师,他又把其中的整74、整25、整83共三个整编师组成“纵队”,这都属于“建制”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是“成建制”呢?就是某个建制级别按制度下辖的所有作战与后勤单位的全称,一般来说,专指主要作战单位“一个都不能少”。比如孟良崮战役,整83师的一个团拨给了整74师指挥,那么它的建制在战后就已经不全了,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其正规的建制称谓应该是:整编第83师(欠一团),当然,该师可以在后面重建这个团,但需要时间。

可以发现,“编制”作为名词多指非战时情况下,而“建制”更接近动名词,主要用于战时条件下,部队会根据实际需要和战场情况调整“建制”,比如增加或者减少配属单位、特种兵分队的数量等等。日军的“支队”建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因为它的兵力兵器是没有固定“编制”的,少的只辖几个步兵中队几百人(比如冈崎支队),多的辖数个联队上万人(比如波田支队)。



在战役战斗中,部队的建制被打乱是非常危险的,这将意味着指挥机关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号令所属各部,师找不到团,团找不到营,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楚云飞的晋绥军第358团“编制”是三个步兵营加一个炮营,准备围剿黑云寨时,由于一营和炮营被李云龙在大孤镇“关了禁闭”,团部已经不能有效进行指挥,所以当时358团就是“建制不全”。

而“成建制”放下武器或者被消灭,更是一支部队的灾难,因为各级组织单位和岗位军官都不存在了,也就是“全军覆灭”的基本条件。成建制覆亡的部队,大多数情况下干脆会被取消部队番号。即便重建也难以再形成原来的战斗力,毕竟骨干不在、“军魂”不再延续了。



比如整74师在孟良崮被“成建制”消灭后(三个主力整编旅都在战场上),虽然迅速以留在后方的炮兵、新兵团等单位进行了重建,但是战斗力再不复昔日所谓“五大主力”的水平了,基本沦为二流部队。1944年方先觉的第10军在衡阳也是成建制放下武器,虽然两个月后在重庆重建,但也不再有“泰山军”的精气神了。

淮海战役中两支起义部队都不是“成建制”脱离敌营的,张克侠何基沣所属的“第三绥靖区”下辖两个军四个师,其中第77军两个师完全起义,而第59军只有一个半师带出来(两个军总共起义23000余人);廖运周第110师满编是三个团8000余人,但有一个团被留在85军军部做预备队,所以成功起义的只有两个团5000余人,都属于建制不全。


度度狼gg


所谓的“建制”,是指军事上的术语,是军中作战编制,我军的作战单位在军改以前,从低到高依次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军区等,实际上这也只是笼统的排序而已,不一定都是按此排列的。

即便未军改以前,有的单位也是没有的,比如旅级单位,都是相对独立的兵种,诸如炮兵旅、防空旅、导弹旅等,没有单独的步兵旅;而旅的下属单位就是营,却不是团。

军改以后,从现在热播的《陆战之王》中,就知道合成营是我军本次军改的重点,指有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包含有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越野车(带一定装甲防护比卡车小的那种车但与军用卡车不同)、步兵、炮兵、工兵分队等,几乎囊括了陆军所有基础兵种,在营一级上就解决了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破障开路等许多问题。

合成营,甚至就是我军最基本的作战编制,能遂行独立作战,由多个营所组成的机械化步兵旅,简称机步旅,大约有3650余人所组成,人数相当于二战时日军的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联队,其中包括机步营、装甲营、炮兵营、 陆航大队(团级单位,由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混编而成)、舟桥分队、电子对抗分队等兵种。

在反映解决战争的影视剧中,常出现我野战军成建制的歼灭敌军一个旅、一个师、一个军,甚至一个兵团的现象,说明当时打仗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一个师最起码上万人,一个军3万人左右,一个兵团有10万人上下。

事实上,解放战争,我军除打了最大规模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以外,也打了数不清的成建制歼灭敌军整个旅、整个师、整个军的中上等规模的战斗,加速了反动统治的灭亡节奏,迎来了全国的解放,以及新中国的建立。

一旦将其整营、整团、整旅、整师等一锅端了,才叫成建制地消灭敌人;即便消灭了上述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官兵,但只要敌指挥部和主要指挥官还在,就不能称其为成建制地消灭了敌人,因为建制还在,只能称为失去战斗力;如果建制没有了,那么其部队番号,就会被取消,成了军中的历史。

因此,只要部队建制还在,不管是我军还是敌军,即便战损非常严重,但依然可以扩充兵员,就不会取消部队番号或编制。

而”成建制”, 这个概念最初也是在军队中出现的,指的是在建设部队时或引进设备时的一揽子工程。因此,“建制”和“成建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成建制,率先是由军队提出的概念,并推广运用在部队建设中,特别指代设备设施引进时的称谓,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期,鉴于我海军缺乏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在此背景下我海军经过谈判,从俄罗斯成建制地引进了最大排水量高达8000吨的4艘现代化的现代级驱逐舰。

具备强大的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以及一定的反潜作战和对岸大口径舰炮攻击能力,且全都装备在东海舰队,瞬间就提升了东海舰队的实力。


国平军史


军队是有组织的武装力量,只要组织机构存在,这支军队就仍然存在,士兵可以补充,但是指挥层很难补充。人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说的就是军队的指挥人员十分难得。如果一支军队上至指挥员,下至普通士兵,全部被歼或者被俘,那么就可以说这支部队成建制被摧毁了。如果说你对抗的是一个团,结果你只消灭了这个团的一营,那么此团只能说被重创,不能说成是成建制被毁。

近现代军队基本采用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组织结构,每一级军事单位基本上有三个下属单位 。比如说一个军由三个师组成,一个师由三个团组成,师是最小的战略单位,团是最小的战术单位。在战争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情况,根据伤亡比例有不同的划分:伤亡10%是重大伤亡;伤亡30%,即被重创,部队可以要求撤下休整;伤亡50%,即失去战斗力,必须撤下。一个作战单位全部被歼或者被俘或者投降,则是成建制灭亡,通常情况下,这支部队的番号就会被取消。

抗日战争中,我军成建制消灭日寇十分艰难,通常只成能建制消灭日寇一个小队。1931年11月18日,就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整整两个月之时,正在进行“江桥抗战”的马占山部义勇军向日军发动突袭,一举歼灭了日寇步兵第30联队经理部,也就是消灭了30联队的一个后勤部。1943年10月23日,八路军成建制消灭了日寇“山岳剿共实验区参观团”约180名军官。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全歼日寇106师团;昆仑关战役中,国军全基本成建制消灭日寇第五师团第12旅团!

成建制消灭敌军一支部队,意义远比消灭同等数量敌人重要!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很难成建制消灭美军一个团,主要原因在于美军装备远远超过志愿军。美军第7师31团是一支精锐部队,号称“北极熊团”,志愿军第27军80师和81师将此团成建制消灭,打破了美军建军以来没有团制部队被全歼的神话。志愿军第180师,在第五次战役时,被美7师,美24师,韩6师重创,建制基本被打光,11300人的部队,伤亡7644人,在伤亡比例高达67.6%,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还是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


大秦铁鹰剑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成建制一般只有用在被歼灭的时候。

所谓成建制被歼灭,就是完全的被歼灭。

战争中,一支部队损失惨重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击破战,一种是歼灭战。

所谓击破战,就是抗战中国军的绝大部分作战,

这种作战要求防御一方切忌死守,必要时候就要及时突围。

为什么呢?

死守唯一的可能,就是四面被合围后彻底歼灭。

二战中的日军由于兵力限制以及对中国地形民情不熟悉,也只能进行击破战。

打个比方,在淞沪会战中,我军拼的很厉害,很多部队伤亡超过百分之五十。

但在最后阶段,我军果断突围转移,没有1个师遭受毁灭性的全歼。

这些部队撤退到后方,花费数个月的时间就很快恢复了实力。

后来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也是如此。

18军在抗战中打了很多硬仗,每次也都会伤亡惨重,最少也损失三分之一。

但因为18军作战灵活,该打就打,该走就走,所以每次战役以后很多就会补充复员。

这种模式的补充,其实并不难。

因为部队的框架都在,从团到连,主要军官都在,死伤的军官可以由黄埔刚毕业的进行补充。

就士兵来说,普通士兵积累了经验以后,可以做军士,补充军士的伤亡。

而损失的士兵,可以由训练好的新兵进行补充。

部队伤亡三分之一,也就还有三分之二的老兵。部队一般采用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的方式,参加下一次战役。这样新兵很容易成功起来。

所以,只要是非成建制歼灭,补充以后部队就可以恢复实力。

然而,成建制被歼灭,也就不存在补充一说。

比如金门战役中,解放军28军,共3个团九千余人登陆上去,结果全部被歼灭。只有一个被俘的卫生兵,后来考用两个篮球浮水,逃回了厦门。

而这3个团一个都没回去,从团长、团政委到普通士兵不是死了就是被俘,这就是成建制歼灭。

实际上,就算是按照大陆战史,9000人被俘的也有5175人(台湾公布为7364人),也就是大部分不是战死而是被俘。

这种歼灭不存在补充,因为3个团根本就没了,只能后方用着3个番号重建部队。

自然,金门战役相对极端一些,西路军也是如此。

红军西路军共2万人,在河西走廊被青海马家军全歼。

西路军战死者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其余还有几千人在部队打散后自行逃走。然而被俘后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没有被杀的也就6000多人。

以上这些人中,逃回到家乡者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

仅余400多人的西路军在李先念等人率领下,经历千辛万苦突围到新疆。

表面上,西路军似乎没有被全歼,因为回到延安的就有4500多人,包括徐向前在内很多军官也都活了下来。

但是,西路军的建制已经不存在了,部队被打散了,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已经不能算是部队。

唯一还算是部队的,就是李先念的400多人达到哈密,还是一支有建制的军队,军官服从上级命令指挥士兵。

所以,西路军也属于成建制被歼灭。


萨沙


建制单位就是一个按照原固定计划统一编制而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整体,总的来说成建制就是这个整体中的全部力量,对于作战部队来说那就是所有人员,当然包括战斗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同时还包括这个单位整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等。

比如我军某某师就是一个的建制单位的具体称谓。打个比方我军的主力作战师、其正常状态下会以全装满员的战斗值班状态执行任务,但即便如此,在很多情况下该师里也会有一定的编制定员存在空缺,如调动或者其他情况等,一旦有了紧急状况、如出现作战预警和战备动员,此时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该师按照满编、满员的编制要求做人员、装备、车辆、武器等的补充,使之真正具备其应有的作战效能。但不论怎样,人员、武器装备是否补充到位,这个师都是一个“建制”单位。一声令下,该师就会成建制的开赴需要的地方,执行任务。



“成建制”的调动一个单位或者“成建制”的投送一支部队到预定的作战位置,这里的“成建制”就是我们最好理解的将一个单位的整体,当然除了按照预定需要后留的人员留守营区,负责后留任务外,其余人员、装备一个不剩全部出发至某一区域执行任务的整体。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建制单位只到建制班一级,发生战争时,一旦整个单位整体被消灭,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我军成建制的消灭敌一个师,这里包括敌人、还有各类武器装备和物资。但是需要区别的是,成建制的消灭敌一个作战单位,比如一个敌人步兵团,必须是即要消灭该团90%以上的人员,同时还要歼灭这个团级单位里的指挥机关和指挥首脑、核心,如此才能称之为成建制的消灭了敌一个建制团。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团的番号也就随之成为了历史!


冰雹蓝天


军队的建制,是特指某一级别的作战单位。以陆军的步兵作战单位为例,从高到低排列的建制级别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三三制是最常见的建制格式,例如,一个军辖三个步兵师,九个步兵团,二十七个步兵营,八十一个步兵连。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其部队基本建制就是:军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高炮团。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团。步兵团下辖三个营,营下辖三个连队。所谓"成建制",就是"成作战单位"的意思。具体说,就是"成连、成营、成团"等等的意思。


一线天


成建制的消灭敌人,指的是在战场上将敌人的大部分作战力量和指挥力量消灭,让敌人彻底失去继续组织作战的能力。因为不同建制的人员构成情况不同,衡量是否成建制的消灭敌人的标准也不同。建制就是编制的意思,在作战的过程中,一个班也是一个建制,一个集团军也是一个建制。

衡量建制是否存在,最主要看军队的指挥体系是否正常。一个普通步兵班的人数一般在7-12人左右,除去班长和副班长之外,普通士兵的人数大约是5-10人。假如在作战的过程中,一个步兵班的普通战士全部战死,只剩下了班长和副班长,那么这个班的建制仍然是存在的。假如一场战斗下来,这个班的班长和副班长以及绝大多数的战士都已经阵亡,只剩下了两名溃散的普通的士兵,那么这个班的建制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建制而言,一两个指挥员的伤亡,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建制的存在与否。例如一个团在作战的时候,即使团长和副团长以及一半以上的士兵全部阵亡,仍然可以有营长来接替团长继续指挥作战。当然在90%以上的士兵全部阵亡,90%指挥人员全部阵亡后,即使这支部队能够在一些下层军官的带领下进行一些零星的抵抗,也会被认定为被成建制的消灭。

关于是否成建制的消灭敌人,有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战争开始后,军队的指挥所遭到了攻击,高级军官全部阵亡,低层军官无法控制士兵。士兵在战场上出现大规模溃逃,到了大后方后又集合到一起。还有一种情况是军队内的大部分普通士兵都已经阵亡了,但是主要的高层军官全部撤到了大后方。如果部队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被成建制的消灭。



在战争史上有很多成建制消灭敌人的战绩,例如著名的孟良崮之战,整编74师绝大部分士兵阵亡和被俘,师长张灵甫战死,国军整编74师被我军成建制的消灭。在双堆集之战中,国军黄维兵团全军覆没,主要指挥官只有胡琏一人逃脱,黄维兵团也是被我军成建制的消灭。其实部队在被成建制消灭后,还可能会出现重建的情况,例如整编74师被消灭后,国民党又组建了一个74军。如果有一些部队在战场上临时脱逃,或者打了打败仗,也可能会被撤销建制。


军武小咖


淮海战役中,胡琏乘飞机飞进包围圈,欲替黄维指挥。下面人还说,这下好了,老军长回来了。结果也是回天乏术。黄维部队也算是整建制哽屁了吧。


转世灵童1


成建制就是指人和物资等按战时编制进行,也就是三三制,满员,满物等。分班,排,连,营,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