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蛋白尿,可能肾脏已病变!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要重视

蛋白尿是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高蛋白饮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受寒、发热等生理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外,肾小球/肾小管病变、肾动脉硬化、肾盂肾炎、肾结石,以及非肾脏病变如甲亢、溶血性贫血等等,都会引起病理性蛋白尿。

一般情况下,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往往代表着肾脏出现了病变,而且尿蛋白越多、持续时间越长,病变也往往更加严重。

出现蛋白尿,可能肾脏已病变!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要重视

普利、沙坦类降压药、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以及熏蒸、药浴等,都可以降尿蛋白,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将尿蛋白降至1克甚至0.5克以下,避免尿蛋白反复加重,患者病情进展到尿毒症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然而,不少患者纳闷儿,为什么身边的患者尿蛋白都降了不少,我的却迟迟不见降低呢?

除了和病理类型、尿蛋白轻重等因素有关外,其实还有导致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阻碍了尿蛋白的治疗进程,希望患者朋友都能重视起来:

祸首1、摄盐太多

出现蛋白尿,可能肾脏已病变!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要重视

高盐饮食对肾脏、血压都不友好,一般情况下,肾病患者一天摄入的盐量应低于6克,严重水肿的患者摄入的盐量应更少,而且摄入的盐量不只是食盐,包括酱油、蚝油、零食等在内的盐也要计算在内(粗略计算即可)。平时最好在家做饭,并且尽可能将炒、炸、煸等方式换为蒸煮等更为健康的方式。

祸首2、血压飙升

出现蛋白尿,可能肾脏已病变!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要重视

血压长时间升高也会引起肾损害,肾病患者不管有无高血压都应该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高血压患者则应该按时、不间断服用降压药,要知道,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可远不如肾脏损伤的伤害大。

祸首3、体重超标

出现蛋白尿,可能肾脏已病变!尿蛋白难降的3个“祸首”,要重视

肥胖也会引起多种疾病,直接或间接引起肾损害。肥胖/体重长时间超标的肾病患者不妨在服药的同时,也注重合理饮食、运动,控制好体重,尿蛋白的降低也会减小难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