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人到中年的女人有三怕:一怕父母生病;二怕孩子叛逆;三怕丈夫出轨。父母生病,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孩子叛逆,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而丈夫出轨,对人到中年的妻子来说,就像得了一场大病。

我有一位同事,丈夫婚内出轨,她不吵也不闹,周围的人都以为她不知道,没有人敢问她。但是两年后,她还是离婚了,人瘦了一圈。

她真的不知道丈夫出轨吗?知道,她只是不想离婚,她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当今社会,离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离结比是38%,就是说有100对夫妻登记结婚,同时就有38对夫妻登记离婚。

离婚只是与错误的婚姻告别,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美国教育学博士布鲁斯·费希尔和心理学博士罗伯特·艾伯蒂,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就阐述了分手后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如何重建自我的19个步骤。

全书有二十章,从人的成长过程和心理角度分析了:离婚的原因;离婚后的情绪;以及原生家庭对婚姻的负面影响。指导离婚人士如何重建自我,提升自我价值感,重新面对生活。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仅适合离婚人群,也适合未婚和已婚人群,因为我们只有具备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才能在单身和婚姻之间做出选择。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一、 为什么会分手

  • 想要通过婚姻找到幸福

有些人结婚的理由就是错的,比如:为了避免孤单;为了逃离原生家庭;迫于父母的压力;认为不结婚就是失败者;奉子成婚;“坠入爱河”等。

抱着这些目的结婚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认为婚姻能够带来幸福。他们容易将结婚对象理想化,然后爱上理想化的对方,而不是真实的对方。婚后才发现,对方没有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于是,幻想破灭了,婚姻也难以维持。

比如,李敖与胡因梦的婚姻,结婚前,李敖是胡因梦心中的多情才子,胡因梦是李敖心中的绝世美人,

婚后,胡因梦在李敖心目中的美丽形象大打折扣,而李敖在胡因梦的心目中也变成了暴君。两个人经常为了生活琐事吵架,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115天。他们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离婚。

爱情能持续多久?美国康奈尔大学用3年时间,调查了5000对夫妇,得出过结论:男女之间产生的爱情,只能保持18-30个月,过了这段时间,就不再有手心出汗、脸红心跳的感觉。

所以,婚姻和幸福之间没有决定性的关系。有些人结婚,只是为了填补内心感情的缺失,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另一半,想要通过婚姻找到幸福。这种观念就是错的,为离婚埋下了隐患。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 第三者插足

现实生活中因为第三者插足而离婚的太多了,数据显示,有50%的夫妻离婚是因为第三者插足。婚内出轨、第三者插足当然是不道德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夫妻双方的爱情关系就有裂缝,第三者通过这一裂缝轻易地介入他人的婚姻,插足成功

比如,英国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的婚姻,查尔斯迫于压力而结婚,他们的婚姻,表面看很完美,戴安娜符合王妃的所有条件。

但是,查尔斯与戴安娜在精神上难以达成一致,兴趣、爱好方面都不认同,双方无法沟通交流。婚后几年,查尔斯与初恋情人卡米拉旧情复燃,卡米拉没有戴安娜年轻漂亮,但她最懂得查尔斯的心。最终,查尔斯与戴安娜以离婚收场。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 双方经历了各自的成长,原本的爱情关系被打破。

婚姻就像一座桥梁,男女双方是桥梁的根基,共同在风雨中承担起桥梁的重量。如果两个根基或者一个根基发生了改变,无法承载桥梁的压力,桥梁就会坍塌。作为根基的人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有各种原因,比如:个人成长、态度变化、疾病等。

如果两个人都没有发生变化,都不成长,那么婚姻也不会出现裂痕,也会稳固,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并不科学、不健康。如果两个人共同成长,婚姻也会稳定,比如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

如果一方在不断成长,而另一方跟不上对方的节奏,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双方在思想、认知上就会产生分歧,裂痕越来越大,最后婚姻不得不解体。

比如,马伊琍和文章离婚,两人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有人说是马伊琍太强势,有人说是马伊琍对文章出轨一直耿耿于怀。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伊琍一直在成长,她凭借《我的前半生》夺冠时的获奖感言,打动了无数观众。

而文章在出轨后这几年一蹶不振,并没有出色的作品,没有努力去提高自己,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难以沟通造成的。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二、如何摆脱分手后的消极情绪

成年人的分手一瞬间尘埃落定,一转身又心如刀绞,许多人都面临各种消极情绪:恐惧、悲伤、愤怒。

  • 恐惧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产生过恐惧,适度的恐惧并不是坏事。比如,过马路时,我们恐惧会被汽车伤害,就会遵守交通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分手后恐惧的原因多种多样:害怕被别人看作失败者;害怕未知的将来;害怕改变;害怕失去孩子等。

有些人为了消除分手后的恐惧心理,会去冒险,比如攀岩、危险驾驶,把自己置身于更危险的恐惧中,想以此来消除分手之后的恐惧。但这些极端的方法并不可取,我们应该面对、解决恐惧。

消除恐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现、感受、征服。我们可以用冥想的方法来放松自己,静下心来做深呼吸,独自思考: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恐惧会造成生命危险吗?只有通过放松和理性的思考过后,才能克服恐惧。

  • 悲伤

悲伤是分手后典型的消极情绪,悲伤通常有几种表现:总是感叹自己的处境,排斥他人的亲近;不能入睡;茶不思,饭不想;总是叹气;抑郁,悲伤的极致是自杀,不想活下去了。

悲伤时,想哭就哭,想叫就叫,不要压抑自己,将悲伤发泄出来,只要不是破坏性行为就可以。如果你压抑自己,不释放你的悲伤情绪,你就会生莫名奇妙地生病,头痛、肠炎、关节炎跟着就来了。

化解悲伤最好的结果,是接受分手的事实,与过去告别,不再为从前的关系浪费感情。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 愤怒

许多人在分手时,都会有愤怒的情绪,适当的愤怒,可以表达真实的感受。但过激的愤怒,会伤害自己和别人,这种过激的愤怒,是由童年愤怒引起的。

童年愤怒,是指童年时期,孩子没有学会正确地表达愤怒,愤怒时受到压抑和惩罚,没有通过健康的方式宣泄出来,在心里积累了大量的愤怒。

成年以后,童年积累的愤怒就像炸药,一点小事就会引起过激行为。比如,有的人在离婚时,会开车撞人或者持刀砍人,用攻击性、暴力的方式宣泄愤怒,这些都是因为童年愤怒引起的。

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表达愤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通过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来,通常有三个阶段:接受、表达、宽恕。

我们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各种形式的运动、打电话等方式来表达愤怒。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我强烈反对;我不能接受。注意:不要讽刺挖苦;不要辱骂;不要有敌意;不要动手打人。

愤怒最好的结果是学会宽恕和忘记,只有宽恕别人,才会宽恕自己,减少自己的愤怒。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三、分手后,重建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 摆脱原生家庭中的负面影响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的影响会造成压力、创伤、留下心理隐患,产生适应性行为。

适应性行为,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爱和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心理需求被忽视,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人就会产生各种不健康的适应方式。比如:过度负责;完美主义;取悦他人等。童年的经历越是被压抑,创伤越多,适应性行为就越严重。

例如,家中的长姐,从小就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做家务。但这并不是她乐意做的事情,她只有通过做这些事情,来获得父母的承认、关注和爱。在这种环境下,她就产生了过度负责的适应性行为。

结婚后,过度负责的妻子大事小事样样操心,时间一长,妻子就会对丈夫心生怨恨,而丈夫也会怨恨妻子不懂得享受快乐。

在这种婚姻状态中,过度负责的妻子会感到疲惫,厌倦这种不公平的关系,想结束这段婚姻。而不负责任的丈夫会怨恨妻子阻碍了自己的自由,会变得叛逆、郁闷、愤怒,想要逃离令人窒息的婚姻。

发生适应性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恐惧,恐惧被拒绝,被抛弃,被批评。拥有适应性行为的人,她们内心都有内在批判的声音,这种声音类似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责备、警告。

所以,要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就要正确应对内在批评的声音,做到:理解、倾听、讲和。当我们与内在批评的声音讲和后,也就是与“内心的父母”讲和。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 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也称作自我概念和自尊,简单地说就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你对自己价值的评估。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自卑情节,心理学家认为,自我价值感有50%是天生的,50%是后天养成的。当婚姻结束时,大多数人的自我价值感会降到历史最低点。心理学家给出了11个步骤,让离婚人士获得更高水平的自尊。

1、 你必须下定决心要改变。2、 改变你看待自己的方式。3、 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4、 审视与他人的关系,改掉自己的破坏性模式,养成新自我。5、 从脑海里根除那些负面的自我概念。6、 纸条上写下自己的优点,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7、 倾听来自他人的正面评价。8、 在自己的行为方面做出一项具体的改变。9、 多一些拥抱。10、 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交流。11、 选择进行心理治疗,增强自我概念。

提升自我价值感并不是自大,也不是自负,而是爱自己的表现。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 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如果童年时期没有被爱,就很难做到爱自己。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无条件的爱。许多情感上的问题,都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缺乏爱和被爱造成的,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弥补爱的缺失。

当别人对我们的爱是有条件时,我们学会的爱也是有条件的。而成熟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也就是没有功利性的爱。

我们要学会的是无条件地爱自己,爱别人,即爱自己本来的样子,爱别人本来的样子。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

你一旦学会接受自己本来的面貌,就能够成才,改变并且更像你想象成为的那个人。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的某个部分,你就很难做到改变这一部分。

无条件爱自己并不是自私的表现,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可以变得更好的一种思维模式,是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何做到无条件爱自己?首先,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都是凡人,都不够完美,只要不在内心排斥自己,接受自己不够好的方面,即使自己看起来不好也没有关系。

其次,是花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情。当有人关心、体贴我们时,我们会感觉到爱。如果我们自己为自己做一些愉快、体贴的事,就是在爱自己。

心理学家告诉你,离婚不是失败,是美好下半生的开始


当我们放下了消极情绪,提升自我价值感,重新爱上自己后,我们就拥有了两种自由:选择的自由和做自己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是过快乐的单身生活,还是快乐地投入到新的恋情,都可以自由的选择。

做自己的自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未被满足的要求。这些没有满足的要求,会成为我们的障碍,阻挡我们成长。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就能绕过这些障碍,获得自由,做真正的自己。

人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机会,也只有一次下半生的机会。《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告诉我们,离婚不是人生的失败,是自我重建的开始。

离婚了,就与过去告别,将分手作为美好下半生的起点,相信自己,分手后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