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印度網友熱議:我們應該去當學生

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印度網友熱議:我們應該去當學生

印度與中國作為兩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新興的兩大市場,二者有不少的相似之處。不過中國製造如今已經走向成熟,而印度製造卻一直磕磕碰碰,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近日,就有印度人在視頻網站上對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進行了一個對比,同時也提出了一個讓很多印度人深感疑惑的話題: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而這個話題也引起了不少印度網友的熱議。

在2014年左右,印度發起了“印度製造”運動,不同於中國製造被外國表述為“made in China”,印度製造則是用“make in India”來表述,有一種向外界強調“印度製造”將持續進行下去的意思。印度希望通過這項運動,將印度製造業在2025年的GPD佔比達到25%,並且能在2022年創造一億個工作崗位。

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印度網友熱議:我們應該去當學生

這樣看來,“印度製造”的確有著雄心勃勃的使命,然而就目前看展來看,這個目標似乎還是遙不可及,相比於“中國製造”逐步在全球打響名號,“印度製造”癥結在何處?

有網友認為,印度製造業存在是最大問題是缺乏周密的計劃和執行力。印度人往往說到不一定做到,他們往往在一些計劃開始前便開始“畫大餅”,但最後會被現實給打敗。通過近些年的新聞我們也可以得知,說印度人不想扶持本國製造業,那肯定的假的。

包括航空母艦、戰鬥機、坦克在內的軍事武器,印度都在爭取研發自己的產品,不過儘管在此之前他們說得有多天花亂墜,但最終總是不得不面對現實。要問印度人究竟想發展什麼,恐怕他們會回答“什麼都想發展”,但是要問怎麼去發展,恐怕這一點他們只會語塞。

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印度網友熱議:我們應該去當學生

相比之下,中國製造業發展已有20多年,而且發展路線一直很清晰。從早年的低端產業入手,慢慢用“中國製造”來打開全球市場;而隨著“中國製造”日漸成熟,中國又向高端產業來來打造“中國質造”;隨著製造業基礎進一步牢靠,中國製造業又邁向未來,逐步以5G、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作為新的出發點,著力打造“中國智造”。

另外也有網友提到,想要本國製造業興起,人才戰略也是很重要。中國與印度同為人口大國,而兩國的人才儲備都不少,但兩國人才會本國產業的貢獻率卻截然不同。

該網友舉例稱,如今一個印度家庭如果培養出了一個人才,他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歐美留學,而成為歐美大公司的CEO則是他們的終極夢想,他們會選擇紮根國外,而對於本國的“民間疾苦”恐怕根本就不關心。

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差距在哪?印度網友熱議:我們應該去當學生

相反,如今中國迎來了一波“海歸”潮,越來越多曾出國留學的人才願意回到中國。一方面出自於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中國的人才制度能保證他們歸國後找到一份薪資待遇不錯的工作。而人才對於產業的貢獻,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可持續性的。

也有印度網友表示,其實任何一個產業都是從稚嫩走向成熟,中國明明為我們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而印度卻被中國的現狀所迷惑,忽視了他們過去的努力,導致自己暈頭轉向。印度不應該將中國視為對手,因為對方已經成熟而我們才剛剛起步,印度人更應該去當個學生。(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