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远古人类有3分之1的人没14岁就死亡了?

疯疯癫癫大洋葱


现代人类在地球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但是在远古时代由于疾病、天敌、意外等因素,远古人类平均寿命大概只有15-20岁左右,甚至一度有灭绝的风险,好在人类足够聪明。

现代以科学武装起来的人类在地球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了,不仅大型猎食动物无法再伤害到人类,就连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也难以造成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就算是某些强烈的传染病出了它们生活的地区后也翻不起大的浪花。然而在人类早期的时候,却是生存竞争的失败者。现代对人类起源的研究认为人类是由来到地面生活的那部分南方古猿演化而来,相较之下依旧生活在丛林、蹲在树上摘果子吃的猿类占据整片丛林,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而南方古猿中的一部分却放弃了这种生活,基本上只有生存竞争失败不得不为之这种解释。来到地面上的南方古猿最初因为食物较少,而且暴露在天敌的视野中,没有了树木的遮挡,很容易成为天敌攻击的对象,根据一些化石发现,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南方古猿在来到地面后曾差点灭绝,这也是导致寿命短的原因之一。

但是来到地面上的人类也遇到了机遇。由于最初不适应地面的环境,缺吃少喝,南方古猿就开始不断地探索,探索使得南方古猿能够吃饱肚子了,也促进了古猿大脑的演化,大脑的演化又使得人类认识到更多的自然知识,从自然中学习的古猿逐渐演化为能人,学会了用天然火焰和制造石器,武力逐渐强悍,有了和猛兽争夺食物的资本。

但是,由于不断地向新的地方迁徙,因此免不了会遇到新的病原菌、环境的冷热不均等因素,又使得人类遭受多种疾病的侵害,这又造成了寿命较低的特点,不过也促进了人类免疫系统的演化,人类基因中的8%来源于逆转录病毒,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而寿命较低种群中的个体就倾向于更早地繁衍,人类的特点又是直立行走、脑袋大,也不利于分娩,又有相当一部分处于生殖器的年轻个体会较为容易地死亡;还是因为不断地探索新环境,由于最初的不熟悉,会造成很多个体在面对猛兽、地理环境时意外死亡。

此外,原始人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弱,我国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中,而大禹之前的传说人物选择了堵的方式治水,后来到大禹的时候才明白堵不如疏;不同的原始人部落之间的斗争等因素也会造成早夭。而如今的人类已经兴建了城市国家,大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周围没有什么危险的野生动物了,各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医疗科技已经可以治愈部分肿瘤疾病,营养条件也比较均衡且持续,因此现代人类的寿命远远超出远古人。


来看世界呀


不仅仅是远古人类,在启蒙时代以前,世界所有区域的人类的预期寿命都大约为30岁左右,跟大猩猩没什么区别。19世纪初,据估计,全世界有43%的儿童在5岁前死亡,此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类寿命超过40岁,人类对疾病的医学知识或理解非常少,每个人都必须为早逝做准备, 70岁就是真正的古稀之年,即使是我国生活条件最优越的古代皇帝,平均寿命也不到40岁。

下面图表显示的是科学家从大量研究中得出的历史估计,蓝色标记显示的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死亡的比例即婴儿死亡率的估计,红色标记的是未活到成年的比例即青少年死亡率。在整个历史中,平均26.9%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死亡,46.2%的新生儿在成年前死亡。在43种历史文化中,儿童死亡率都比较接近相似,无论是在古罗马,古希腊,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的美洲印第安人,中世纪的日本或英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清朝,都是差不多大约四分之一的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死亡,大约一半人死于儿童时期。

在19世纪早期,早期工业化国家的预期寿命开始增长,而世界其他地区的预期寿命则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英国,预期寿命翻了一番,现在超过了80岁。日本的健康状况后来才开始改善,但很快就赶上了英国,并在上世纪60年代末超过了英国。韩国健康状况开始改善的时间更晚,但是进步比日本还要快,到目前为止,韩国人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英国人的预期寿命。

不同地区人类寿命的延长开始于不同时间,大洋洲的预期寿命在1870年左右开始增长,而非洲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增长。

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人类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950年,所有国家的预期寿命都高于1800年,欧洲和北美较富裕国家的预期寿命超过60岁。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一倍多,目前已超过70岁,但是各国和各国内部的预期寿命差距仍然很大,2019年,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是中非共和国,为53岁,而日本的预期寿命要比这长3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