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前兩天在門口準備接孩子的時候,有個媽媽過來跟我搭訕。榮媽這個人很頓感,竟然根本記不起來她是誰,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是老大同學的家長還是老二同學的家長,我只能尷尬地打哈哈。

她說:“再過兩年,我就跟你現在一樣。我也有老二,現在半歲。”我們彼此交換了革命戰友般彼此同情相互取暖的眼神。她現在看到的我,便是自己的未來,想必也是憧憬加惆悵吧。

很多事情,不是當了媽的就能相互理解的,只有二胎媽能夠理解。

就好比很多人會問為啥會有媽媽讓孩子穿著髒衣服去上學?因為她很可能剛生完二胎。

再比如,為啥給孩子開家長會還要帶上老二,找誰看一下不行嗎?問題是,老二雖小,也會有意見的。

再好比,為啥不能抽點時間做瑜伽、喝茶、做指甲,追求一下生活細節號碼?孩子都生完了,女人就該活的像個女人樣啊?咳咳咳,二胎媽笑一笑不解釋,因為不能換位思考的人,說什麼在她看來都是藉口。

有些事兒,只有二胎媽才懂。

老師排隊來告狀

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有天下課,依姐那天要上幼兒園的舞蹈課,7點才下課,所以這天我只需要接李大榮就可以了。結果孩子沒接出來,老師就把我請進了班去,跟我一起進班的還有小尚的奶奶。

老師一改往日溫和的面容,板著臉跟我們告狀。

原來,飯後老師讓小朋友坐著休息,兩隻熊孩子不遵守紀律打打鬧鬧,老師再三提醒視若罔聞,還碰歪了消毒櫃。因為當時消毒櫃正在消毒,所以很燙,老師擔心出現安全隱患。

因為這個事兒很危險,我猜老師也是想給讓兩個孩子長記性,所以特地鄭重地把我們請進班裡談話。

老師的良苦用心我當然很清楚,於是我讓李大榮像老師承認了錯誤,並且當著老師的面講清楚今天那幾件事做的不對,說不清楚不算完。

引用一句道明寺的話來說“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啥?”這句話挪用在小孩子身上是正確的不能再正確了。

你會發現,他們見你生氣了,很快就會服軟道歉,但你問他錯在哪了,十有八九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如果不知道錯哪了,下次就還會再犯。

所以每次孩子們犯了嚴重的錯誤,我都會讓他們在自己說錯在哪,能說出來才能長記性。

把李大榮的事情料理乾淨後,一扭頭一看,發現依姐班的班主任正趴在門口,眼神裡似乎有話說……

媽蛋,看來今天是水逆,我家二姑娘估計也沒安生。

沒等老師說我就問:“是不是吃飯又邊玩邊吃了?”老師說:“不是。是今天畫畫的時候,依依不小心把顏料弄到了身上,我們擦了半天擦不掉。跟你解釋下”

我鬆了口氣,前兩天老師才說過依姐吃飯慢的問題,我才在家整改了一番,如果沒改觀,那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了。沒錯,即使是我也不是事事有辦法的。只要不是吃飯問題,就是衣服洗不掉也沒關係。

就在我慶幸的時候,老師又說:“不過今天依依被罰站了。”

漂亮,我就知道,我這個閨女一定有後手。

原來,她今天隔著桌子跟小朋友隔空“對罵”來的,老師再三勸阻,依舊不行,於是就讓兩個小朋友罰站了。可氣又可笑的是,對方一個小男孩哭得稀里嘩啦,依姐卻跟沒事兒人一樣,摳摳這裡動動那裡。

不知道為啥,我腦海中的蹦出的第一個詞竟然是“寡廉鮮恥”,雖然這麼說一個3歲+的小孩非常不合適,但在那當下,氣的我就只能想出這一個詞。

話說,依姐的詛咒敏感期來的早且特別長,這跟有個哥哥關係很大。出口成“髒”的確是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孩子說髒話到底要不要管?不能總拿詛咒敏感期來說事兒),我可以理解但現在看來不能放任不管了。

因為依姐在上舞蹈課,所以我默默記下了這件事,就匆匆帶著李大榮去上書法課了。當晚,我原本主要想說依姐的問題,但後來的突發情況,讓我把火力集中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想當年,我年輕時候早戀都沒讓老師找過家長,誰曾想,老了老了,不竟然讓老師排著隊地來跟我告狀。真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想到這裡不禁心有慼慼。

如果你不生老二,就永遠不會理解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狀更比一狀強的心塞。夜晚的時間那麼有限,雙雙出岔子的時候,我還得分主次來教育,次矛盾就點到為止,主要矛盾集中火力。一晚上能搞定一個,已經算高效。

我教的是你,其實遠不只你

依姐在不斷長大,她從一個只會咿咿呀呀找奶吃的小娃娃,變成了一個揹著小書包上學去的大姐姐。我對於她的教育重心,也不再是吃飯、行走、如廁等等這些生存本上了,她也到了要樹立三觀的年齡了。

所以從這個學期開始,我怎麼要求大榮,便會開始怎麼要求她。既然站在同一個教育目標下,那麼我在教育其中一個的時候,其實是希望另一個也接受教育的。

就比如,小班每週都會教幾句三字經,學完老師會要求背誦併發視頻。每次我都會固執地給依姐解釋每個句子的意思,三字經裡有很多有意思的典故,不知道的話,無異於背天書。

姥姥奶奶們其實都不理解,3歲的小孩,你解釋了,她就能聽懂嗎?費那口舌幹啥,還不如早早背完收攤。

一方面,給依姐解釋意思,我認為是對背誦有幫助的。即便是有些內容,比如五行、三綱之類的,解釋了她似乎也理解不了,可有些淺顯的,總能理解一些。依姐不會永遠停留在三歲,隨著知識的積累,總會有後知後覺的時候。

另一方面,也是解釋給大榮聽的。或許有些事情妹妹理解起來有困難,但對大榮來說就不困難了。教妹妹背誦的同時,大榮也會不自覺地背下來。

前兩天,妹妹因為頂撞長輩,我質問她“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你背這些都忘了嗎?”

只聽李大榮在一旁幽幽地說:“對對對,還有融四歲,能讓梨……”

我見中心思想要被大榮帶跑偏,趕緊大手一揮說:“你打住,上面四句你妹都沒消化掉,你那攤兒就別說了……”

PS:融四歲,能讓梨,後面是,弟於長,宜先知。言外之意是,你也要記得尊重哥哥哦……

所以,如果我不解釋孔融讓梨和黃香溫被,他們單憑那三個字能知道是個啥嗎?還可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引經據典造段子嗎?

教哥哥背古詩的時候,我也同樣會給孩子們解釋,這是個什麼感情色彩的詩,在什麼背景下寫的,描繪的是什麼樣的景象,表達的是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妹妹或許記不住多少,沒關係,她才小班而已,等上到大班的時候,我相信她會比其他人更能理解這首詩,背起來會更快。

所以二胎家庭的教育,通常是double的累,因為分別輔導作業真的是很繁重,但同時,孩子們吸收的養分也是double的,不論是哥哥的作業還是妹妹的作業,都能變成另外一個孩子的財富。


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所以教一個永遠不只是教一個。

批評教育,其實是安撫另一

隨著老大的不斷升學,老二進而與哥哥進入了同一學習體系中,你會發現,老大開始狂熱地嫉妒這老二。

因為,老大的課業壓力註定永遠會比同一時期的老二繁重。無論是上興趣班,還是寫作業,老大都會表現出無與倫比地嫉妒老二。


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李大榮有天氣急敗壞地大喊:“你這個臭妹妹,等你長到4歲,我就讓媽媽給你報舞蹈班、美術班、英語班、搏擊班……一大堆班,忙死你!哼”

妹妹其實一臉懵逼,可能心裡還想說:哇塞,我巴不得媽媽陪著我去上這些興趣班呢~

在給李大榮輔導作業的時候,他時常會表露出來的情緒是“憑什麼妹妹可以在家玩,我就得學這學那還要寫作業!”我會懟他說:“你三歲的時候,我也沒讓你學這學那寫作業啊!”

相信,這個道理,大榮是懂的,但他內心是不甘心的,因為他當下看不到妹妹日後作業繁重的樣子,只看到了妹妹現在開心的帶著小豬小羊小奶牛滿屋子亂跑,而自己卻被我各種擦了重寫地嚴格要求著。

為了平和哥哥的妒火中燒,當妹妹在做她為數不多的背誦作業時,我都會是不是地提起哥哥當她的榜樣,給哥哥帶個高帽,平復一下他的不甘心。

同時在妹妹不好好背誦的時候,也會嚴厲的批評,我承認有時候會誇張一點,目的其實是讓哥哥明白,媽媽對於你們兩個人的要求是一樣的,對妹妹也一樣嚴格。

通常,在訓妹妹的時候,哥哥都會表情複雜地趴牆角聽著。

一方面,對妹妹被批評有一絲絲幸災樂禍,一副李依依你也有今天呀的醜陋嘴臉。

另一方面一方面看到妹妹委屈的樣子,也會心疼,有時我批評完了,哥哥還會跑過去拍拍依姐,一副沒事兒了,哥是過來人,你只要記著下次別再幹了就成。


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轉念想想,妹妹也蠻可憐的,經常變成安撫哥哥的炮灰。可是,在二胎家庭裡,哪裡會有絕對的公平。身為兄妹之間,原本就是應該相互照應,互相扶持的。

一個女主人能夠維持一個家庭的和諧,在我看來就已經了不起的存在。二胎媽要做的是柔軟地去維持平衡,而不是剛正不阿地維護公平。

我在做每個決定之前,都會先想一下,這麼做老大會是什麼反應,會給老二同時造成什麼影響。一句話說出之前,往往在腦子裡已經跑了上千公里,做出了一整面牆的思維導圖來設想每種不同的可能和後果。

古代君王要學會權謀之術,要將大臣玩弄在股掌之間,臣子才能安分守己為國效力。而現代的家庭,就是個微縮的朝廷,馭夫、馭子全靠老孃心裡的老謀深算。

我承認,我有太多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很無奈,有時我也會覺得自己功利得討厭,小孩子是那麼單純,為什麼總要跟他們鬥心眼,講效率?

可我,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像養一個孩子那樣遊刃有餘。我在跟其中一個講話的時候,往往另一個正在扒著我的胳膊大喊:“媽媽!媽媽!媽媽!你聽我說!”三天不洗衣服,便已經是別一個孩子家一週的工作量了。

我得承認,我無時無刻不在盤算著一舉兩得或者一箭三雕的事情,因為one by one太浪費時間了。既然選擇生二胎,就不能再用一對一的思維了。

有些事兒,真的只有二胎媽才能明白,我們一邊打著雞血,告訴自己我一定能把兩個孩子養好,我生兩個沒錯,你看他們彼此照應的樣子多有愛!人生贏家妥妥的!


有些事,只有生了二胎以後才能懂


一邊又要戰戰兢兢,在教育的問題上,人人都是有侷限的,當下的一個選擇,很有可能在十幾二十年之後才會印證是對是錯。同一個媽,同一套教育理念,一毀就是毀倆,責任重大。

二胎媽是當了媽這個集合中的子集合,不是生了孩子的都能理解的,包括我們上一輩,因為都是獨生子女的關係,他們也往往沒辦法很好地去解讀如今二胎群體。

所以,雖然我依舊不知道開頭搭訕的媽媽到底是誰,但是每天碰到都會點頭打招呼,不忙就聊上兩句。這種不用說太多就懂的惺惺相惜,是我每天送園接園路上的一點小小的慰藉。


關注微信公眾號【榮榮媽養兒記】,更多育兒好文和超低價團購等著你。看一個普通二胎媽如何哭著笑著跟帶大孩子,最接地氣的育兒乾貨,保證不同於一般的妖豔貨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