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梅:三尺讲台,逐梦人生

【人物名片】

教书育人楷模 | 许崇梅:三尺讲台,逐梦人生

许崇梅 在工作学习中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政治觉悟,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管理工作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实现精致教学。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她无怨无悔地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爱岗敬业,立足三尺讲台,知行统一,践行爱心教育,倡导“精、细、严、实”工作作风,提出“合作大于竞争”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

教书育人楷模 | 许崇梅:三尺讲台,逐梦人生

从教24年,用爱坚守,润物无声;三尺讲台,逐梦人生。

一、 视生如子成才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许老师孜孜之追求。24年的教学生涯,英语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各种角色轮番担当,许老师视生如子的初心不改。

在学校里,学生就像她的孩子,陪伴就是最好的爱。

孩子们常唤她一声“许妈妈”。清晨,她时常伴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夜晚,她又常常披星戴月最后一个回家。她顾不上自己即将高考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来不及照料年迈的老人,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这是极致的深情;是无悔的选择。“幼吾幼及人之幼”是最好的诠释。

开学第一天,许老师又早早来到学校,出现在校门口迎接一个个孩子的到来,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个拥抱,孩子们得到了来自“许妈妈”的第一份肯定,脸上都露出灿烂的微笑,那时的许老师脸上也满是幸福。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阔别假期再见到她心尖上的孩子们,许老师总毫不掩饰地去表达对孩子们的想念。家长迎上来也跟*老师热情拥抱,嘴里说着:“老师,又见到你了,真好。假期孩子天天嚷嚷着想您了,现在终于开学了,终于见到她心心念念的妈妈了。”只见孩子羞涩地将脸依偎在*老师的胳膊上,许老师抚摸着孩子的头,说:“我也好想你们,几天不见,甚是想念。”这种见面每天都有,有她在,孩子们的心就踏实,家长们的心就安稳。

海曲中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很多家长无暇顾及或辅导孩子课后学习,*老师主动带领老师们承担起了课后服务工作。有一天,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几个因家远未被接走学生来到办公室,一进门就说:“老师,你又没回家。”许老师忙起身招呼孩子们坐下,牵着他们的手说:“一会儿就回,不着急,最近状态怎么样?”就这样,孩子们的挂念,成了许老师的嘘寒问暖。

“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是许老师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所以许老师时刻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用爱坚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得,许老师的班里有个“小混世魔王”,由于单亲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和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出内向、撒谎、厌学和暴躁等问题,家长们不喜欢他,同学们排斥他,但*老师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以言导其行,以爱动其心,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爱,让他认为自己是被重视的,是被疼爱的。孩子没钱吃饭的时候,*老师以孩子妈妈的名义,悄悄地替他充饭卡,让孩子觉得家庭是爱他的,化解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膜。一次这个孩子与其他班级的学生发生冲突,孩子突然暴怒,推翻课桌,拿起书准备打架的时候,*老师及时制止,扶住孩子的肩膀,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温柔中又坚定地让他冷静下来,拉到没有人的角落里听孩子阐述整个事件的过程,然后和孩子心平气和地分析整个事件,通过慢慢疏导,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冷静下来,改正错误。这个被大家一度放弃的孩子,在*老师三年无微不至的关心教育下,改掉了之前撒谎、厌学和暴躁的毛病,变得开朗自信了,成为了后期班级的学习的榜样,成为了班级的学习凝聚力之一,并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许老师总能洞察孩子们敏感脆弱的内心,及时发现他们的小情绪。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只因心中有爱,所以执着付出,用爱坚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 脚踏实地教学梦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以大爱之心对待学生,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原野;以精致之心对待课堂,学校就有了“精致教学”、“高效课堂”。

学校的发展,生源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她主导的“精致教学”、“高效课堂”应运而生,日渐成熟。

“初中生学习内容多、压力大,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轻松掌握知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高效课堂“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组学习的学习模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不二选择。

温故知新——导学释疑——巩固提升——检测反馈——延伸拓展,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起点准确、探究有效、注重应用、有效学习、整合衔接。

小组合作学习能积极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合理分工、有效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小组合组学习的学习模式的建构让海曲中学的课堂教学更规范高效。

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她即是推动者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

2019年举行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示范教学。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在她的英语课堂上,她鼓励孩子们要“大胆开大口”,她的课堂上孩子们能够大胆的唱、大胆的跳、大胆的演,孩子们可以尽情的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真挚的激励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对英语的热爱,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她鼓励孩子们要抓住一切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孩子们用激情和自信去面对一个个挑战。她所辅导的大型英语歌舞剧《音乐之声》,曾获日照市第二届青少年双语比赛初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深挖内涵、扣经问道形成了海曲中学的教学特色。

从2016年海曲中学建校建制,到2019年6月,学校将迎来首届学子的中考毕业。面对来自各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一名分管初三毕业班的业务校长,她更是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她与毕业班的全体教师们发扬顽强拼搏精神,群策群力,一起探索毕业班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形成学校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面向全体学生,保优生,抓中层,促差生;强化常规管理,正学风,抓课堂,求效率。上至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下至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团结一致。课前学科组的集体备课、课堂上精讲精炼及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信念、课后针对性的培优补差辅导、考试检测之后的数据分析、问题反馈、应对措施是全体教师的工作常态。邀请市区教研专家、名师到校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带领部分未送过毕业班的年轻教师们到市区名校拜师学艺,取得真经。老师们的孜孜不倦、真抓实干,在前期进行的中考体育、信息、英语人机对话、理化生实验中的成绩中已见明显成效。对于每一科目的考试,她总与学校领导班子一起制定考前训练方案、详细的的考试工作方案。考试期间,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受到市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 甘为人梯铺路梦

“用爱坚守,俯首奉献,甘为人梯”是许老师的多年来一以贯之。

俯首奉献,甘为人梯为成就学生的人生梦想奠定了基石。

已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的刘奕彤,在上研究生期间,曾经作为一名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到英国任教一年。她说:“初中时*老师在英语学科上对我们的熏陶,对我们的启迪,能让我更加自信的走出国门。也坚定了我做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信念。”

担任班主任期间,有次刚接到一个成绩全年级倒数的毕业班级。有些教师背后说:“她真傻!班级成绩这么差,应该让领导知道”。她没有去找过一次领导,也没有对学生说过一句气馁的话,而是在第一节课上真诚的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同甘共苦!”在毕业班工作期间,她坚持每天清早五点三十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读书学习。孩子们读书时,她就拿起拖把默默地拖地;从办公室拿来暖水瓶默默地为一个个用心读书的孩子们倒上热水……,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机敏、爱心、包容、亲和力以及管理上的母性柔性特色,教育、说服、影响着孩子们。慢慢的,学生们变了:教室里洁净的没有半片垃圾;自习课、饭空期间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寒冬腊月在将近零下七度之下的凌晨五点,在班长厉宗杰的带领下教室里已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慢慢的,家长们感激的电话一个个的打来;慢慢的,学生们的成绩在飞跃的进步着,班级的各项考评也已在全校名列全茅,在中考中该班升学率高居全校第一名,她所教班级英语学习成绩也由接班前的倒数变为第一名,创造了学校班级转化和中考高升学率的典型,在全体教师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俯首奉献,甘为人梯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供了支持。

2016年冬天,她带领学校的年轻教师一行远赴诸城的龙源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寒假期间带领老教师分组指导青年教师熟悉初中教材,并精心备好下学期教学内容;2018年暑期邀请外校专家和本校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专项培训,加强了科研队伍的建设,促使教师稳步提升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近两年来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让青年教师观摩省、市、区等优质课活动,开拓青年教师的视野。让青年教师与城区优秀学校对接,带领本校老师分别与新营中学,北京路中学、日照港中学、金海岸中学等实行集体备课,外校一周式跟班学习,让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研讨课组内磨课”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课堂,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开发实施青年教师自我成长行动课程,助力成长。为教师成立专门的教师自我成长档案,组织教师填写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引导新教师借力专家指导、参与同伴互助、结合自我反思,提升专业素养,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动员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理念、有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了学校的发展,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组织成立学科振兴小组,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和学科振兴成员推门听课,认真听评,帮助青年教师打磨课堂,悉心指导,积极开展教师大比武,同课异构大比拼,快速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逐渐地,不少青年教师开始在市区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2018至2019年韩冰、赵欣、焦秀敏等老师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均获前三名成绩;九名教师即将参加全区优质课评比活动;八名教师获市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奖项。年轻教师范鑫在东港区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数学组第4 名的好成绩。

四、执着探索教研梦

在学校里既是管理者又是引领者,既是实践者又是探索者。24年的实践、24年的探求、24年的总结、24年的研究,一项项教科研成果见证了她的成长。

两次获区英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次获全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选中二等奖;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活动,被评为全国英语奥林匹克优秀辅导课教师;多次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指导教师奖和英语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发表。

主导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开展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案列研究》(项目编RZKCZY009)经专家组评议,通过鉴定,已结题。主导的山东省教研课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2017年12月顺利结题。

校本课程的研发卓有成效。主持参与研发了校本课程《海曲子午书简》、《趣味物理》、《生活中的地理》、《农民画》等16门。

五、逐梦路上结硕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教以来,因教学成绩优秀、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她先后获得东港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 “最受尊重的教师”,日照市“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从教24年来,一片痴心行走在教育的这方沃土上,成就教育之梦永远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