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文登市中國的“東方紅”——紅色文化根據地,每一次來文登,都有不同的感慨,在金色秋天,走進文登,第一站,就選擇了天福山,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就在天福山,於是,去探尋天福山起義遺址......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天福山四周蒼松翠柏,古木參天,一派莊嚴肅穆。一座用漢白玉及青石精工建造起雄偉壯觀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聳立在天福山間,紀念塔上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郭沫若手書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在臨時會址東部拾級而上的山頂上是三軍豎立義旗的地方,秀麗典雅的"紅旗亭"供中外觀眾觀光遊覽;順"紅旗亭"旁蜿蜒而下的山路至山底水庫旁,有當年"三軍"戰士親手挖掘出的一眼清澈甘洌的"天福泉井"。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如今,天福山已成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森林公園,來此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觀光遊覽的客人絡繹不絕。歷史銘記這一天,1937年12月24日,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同志領導和發動了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天福山起義創建了膠東第一支抗日民族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這支軍隊如燎原之火,在戰鬥中不斷髮展壯大,成為中國地方抗日戰場上的一支勁旅。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這是天福山起義時膠東特委臨時會議遺址,遺址內陳列著一組重現會議場景,特委書記理琪發佈起義動員令時的起義會場舊址。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為紀念天福山起義,山東省人民政府把起義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建起了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坐落於起義遺址五間茅屋西側160米處。四周蒼松翠柏,古木參天,一派莊嚴肅穆。紀念館堂式建築,長49米,寬23、5米,紅瓦白牆,掩映在濃綠之中。紀念館建於1973年。館內珍藏著天福山起義的珍貴文物,革命烈士事蹟、圖片、遺物等。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紀念館已成為青少年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滄桑歲月、接受優良傳統和老幹部、老黨員寄託哀思、振奮精神、激勵鬥志的思想教育課堂。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天福山起義創建了膠東第一支抗日民族武裝,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成為中國地方抗日戰場上的一支勁旅。從此,天福山起義聞名遐邇,也留下了為強我中華奮鬥不息、為抗日救國不惜犧牲、在艱難逆境中勇於奮進的"天福山精神"。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紀念館內圖文並茂、翔實完整地記述描繪出中共膠東黨組織領導人民進行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史和起義部隊由弱到強,南征北戰,英勇殺敵所走過的光輝戰鬥歷程。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天福山幽靜遠闊,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膠東特委在此舉行了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特委書記理琪同志根據北方局的指示,利用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圍良好的群眾基礎,經過周密組織,於1937年12月24日,發動了天福山起義,打響了膠東抗日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天福山起義為膠東人民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創建了膠東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這支軍隊如燎原之火在戰鬥中不斷髮展壯大,成為中國地方抗日戰場和解放戰場上的一支勁旅。即後來為新中國的創建立下卓越貢獻的27、31、32、41集團軍的原始火種。從此,天福山起義聞名遐邇,也留下了為強我中華奮鬥不息、為抗日救國不惜犧牲、在艱難逆境中勇於奮進的“天福山精神”。現珍藏於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的火紅軍旗,當年就插在天福山頂峰。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82年前,膠東大地風雨如晦、苦難深重,他們毅然舉義,打響膠東抗日第一槍,八十餘人,三十餘槍,篳路藍縷、開闢草萊,後十年間,竟以一局處海隅的地方武裝,一躍而成席捲東土、問鼎天下的雄師勁旅,成就中國革命的一段英雄史詩。多少年來,歷史不會忘記,當年的英雄故事如春風般吹過膠東大地的山崗和田野,走入膠東兒女的心中,走入我們一代代的課堂裡和書桌上,在我們的心中深深地銘刻。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

一部英雄史詩又成為一部現代的革命啟示錄,這部啟示錄予後人中國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中華民族要崛起和進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支抗日武裝,從天福山打響膠東抗戰第一槍已成中國革命的歷史傳奇。英雄不朽,傳奇永續,革命大義,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