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青海湖在不断扩大,会不会有一天会冲出大山流向海洋?

用户72816132295


自然会有这么一天,毕竟沧海桑田亿万年后会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而数十万年前,青海湖刚刚诞生的时候,与黄河水系相连,是个巨大的淡水湖,那个时候的青海湖就是个最终流入大海的外流湖。

不过成为内流湖后,青海湖逐渐变咸再未与外流河系连接。青海湖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湖泊,而且近年来因周边环境保护得力,青海湖的面积也不断扩大。现在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距离有史可查最大面积4800平方公里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大约距今20万年前,青海湖与如今的倒淌河都最终涌入黄河,是个巨大淡水湖。然而13万年前,青海湖周围地壳变动地层隆起,尤其是其东南部的日月山、野牛山等迅速抬升。如此一来青海湖与黄河之间的水道被阻隔,而当时本来流入黄河的倒淌河被迫改道流入青海湖,从黄河支流变成了附属于青海湖的内流河。

经过十数万年的变迁,青海湖成为了一个地处封闭山间盆地的湖泊,而且周围地区植被越来越悉数,气候越来越干旱,青海湖也由淡水变成了咸水。尽管距离黄河水系的距离并不算很远,可两者之间被高大的山地所阻隔。青海湖湖面海拔3196米,而其周围都是海拔3600到5000米的山地,青海湖想凭“水漫金山”再与黄河相连基本没可能。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面积已经超过4500平方公里,但与其历史最大面积相比,还是小了很多。比如在如今布哈河三角洲湖岸线之后20公里处,发现了古代的湖堤遗址,东部的汉朝察汉城遗址距离东湖岸25公里,而这里原本是湖边的城池。这也能够证明,相比较于古代的青海湖,如今的青海湖还是太小。

几十年来,因为对青海湖流域进行的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活动,青海湖流域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年降水量从30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沙地每年递减3.2%左右。青海湖涵养水土的能力大幅提升,所以面积不断扩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青海湖面积增加的速度还是相当缓慢的。青海湖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周边的降水与河流涌入,比如布哈河就占据了青海湖补给水源的大半部分。然而因为流域内人口增加,能够最终流入青海湖的河水并不多,而当地蒸发量也相当大,降水最终补给量也非常有限。

就像一个用存钱罐存钱的人,如果想要成为亿万富豪怕是很难,除非有意外情况。青海湖想靠自己慢慢存水越过山脉,最后奔流入海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将来有一天地壳再次变化,青海湖与黄河之间的山地阻隔被消除。那个时候,青海湖自然就能再次与海相遇,而且还能变成淡水湖。


澹奕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该湖泊流域近20年来由于降水量相对充足,其面积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8月,遥感卫星测得青海湖面积为4435.69平方公里,较2000年时(青海湖面积约4256平方公里)增加了约180平方公里。

那么青海湖会不会继续变大?大到有一天从当地的盆地地形中溢出,从而奔向大海呢?其实这样的想象无异于天方夜谭,至少一千年中也不会实现。



其主要原因就是青海湖一带的降水量并不多,湖水的多多少少起伏波动是很正常的,1908年时青海湖的面积可达4800平方公里,比现在还要大很多,但是之后又逐渐减少,接着又增多减少,到了2000年时降到了低点,之后又逐渐增多,到2017年的17年中增加了约180平方公里,很难保证地说今后会增多或减少,如果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持续改善,降水逐年增多的话,青海湖的面积也是会进一步扩大的,但是大到从湖盆中溢出还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青海湖的面积至少需要增加一倍左右才有可能。



青海湖的四围都是山区,这些大山围成了青海湖的湖盆,青海湖的水深或需要增加几十或者几百米才有可能从湖盆中溢出,如今青海湖的湖水已经有32米,湖水库容已经有1080亿立方米,增加上百米的水深,青海湖的面积还要扩大很多,蓄水量至少增加十倍左右,这一条件对降水量偏少的西北地区来说是极难实现的。


然而青海湖早先的确是个淡水湖,其湖水从东南方向溢出流向黄河,又通过黄河最终流向大海,我们看现在的青海湖和黄河的龙羊峡水库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而青海湖的东南面地势也较低,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青海湖湖水的确是通向黄河流淌的。

地质学家考察后认为青海湖湖水曾经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这一带水域也曾是黄河支流。只是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大概在13万年前,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并且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卫星湖泊,再后来由于西北地区持续变干旱,青海湖的湖水变少,湖泊面积也变小,并且成了一个咸水湖。



那么青海湖还有没有继续变大,湖水外泄入黄河成为外流湖呢?这个可能性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考量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和降水量条件来看,这一假设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科普大世界


请你们看看这张地势图,如果真的发生青海湖水位上升,以致水漫金山,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你们自己看。



忆在132148276


这个问题表述是有误的,青海湖的面积只不过从2004年低点反弹而已,现在现在相较于1974年水面积还有点距离。例如1974年的青海湖面积为4477k㎡,到2004年缩减到4223k㎡,相比缩小了5.7%。面积持续的萎缩令人担忧,以至于2005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地理》02期发文,担心青海湖的面积萎缩带来水中的盐分浓缩,湖水的矿化度越来越高,进而影响湖中生物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消亡。当时的研究也证明青海湖的水矿化度的确是越来越高的趋势,同时也把青海湖面积缩小归咎于人类的拦截入湖河流的水量用于农畜业生产和气候干旱。

青海湖的面积开始在2004年触低反弹,2016年时湖水面积达到4367k㎡,比2004年增加144k㎡。2018年青海湖的遥感面积为4432k㎡,又增加了65k㎡,离历史1974的面积又进了一步。这次青海湖面积增长原因是青海湖流域的气候由干旱朝着明显的暖湿化发展,2000年以后青海湖地区每年降水增速为3.545毫米,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速度增加至0.12摄氏度。这给青海湖地区带来了更多降水,河流汇入青海湖的水量增加。同时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也取得了不错效应,人类活动的减少对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作用。

青海湖会不会冲出大山流向大海呢?这个问题就不但取决于气候了,还关键在于地质运动是否允许。例如青海湖地区有一条独特的河流,其他的河流都由西向东流,它反其而行之由东往西流汇入青海湖,因此取名为“倒淌河”。

这条河流原来并不是向西流的,而与现在同样汇入青海湖布哈河连结在一起,穿过青海湖流入贵德盆地,然后汇入黄河。也就是说青海湖曾经是外泻的湖泊,湖水汇入黄河。但是随着日月山隆起和青海湖盆的下沉,倒淌河分割成两段,西段向西流汇入青海湖,东段向东汇入黄河,日月山也就成为了贵德盆地和青海湖的分水岭。因此不是青海湖不想冲出大山,奈何大山实在太大。当然如果青海湖抬升,且日月山下沉,随着河流的溯源侵蚀,青海湖就能冲出大山与黄河汇合了。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近几十年青海湖在不断扩大,但是没有超过青海湖历史上的最大面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清海湖不会穿山入海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到2019年则持续增大15年了。目前清海湖的面积为45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1米,最大水深31.5米。如果把现在的清海湖简化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周长目前仅为270.8公里左右。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清海湖周长约1000公里;唐朝时期周长还有400公里,清朝乾隆时减为350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测量清海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五十年代,国家测绘局测得清海湖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七十年代测得湖域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

从2000年开始,国家大力保护生态环境,清海湖的水域面积停止下降,每年都呈递增趋势在增长。跟历史上的最高水位相比,清海湖的水位下降了100多米,要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已经不可能了。清海湖从形成开始就是一个闭塞湖,最大水深131.5米时都没有穿山入海,再发展下去也无法如海。

清海湖处在青海湖盆地内,而盆地面积流域面积29661平方千米,盆地周围有祁连山、青海南山山系。清海是长江与黄河的源头,而长江与黄河都是入海的河流,清海湖距黄河有180km,要清海湖漫过群山进入黄河,那只有沧海变桑田的自然之力可为,人力不可为也!


大秦铁鹰剑士


近几十年青海湖在不断扩大,会不会有一天会冲出大山流向海洋?

确实,青海湖的水域面积这几年是在不断的扩大,但还没有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而关于是否有一天能够冲出大山流向太平洋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清楚青海湖及其周边的地理环境。

众所周知,青海湖古称“西海”,它与东海海域(东海)、南海海域(南海)、贝加尔湖(北海)共同组成了我国古代的东西南北“四海”。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它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和咸水湖,上世纪50年代测得的湖区面积约456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可达21米,总蓄水量约为1050亿立方米,约为贝加尔湖蓄水量的1/225。

由于入湖河流沿岸用水的增加以及气候异常降雨量减少、蒸发加大等原因,青海湖水域面积自北魏以来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这个曾经周长达千里的大湖到了乾隆年间缩小到了350公里,而在此后的270多年里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缩小,到本世纪初达到低谷期的约4256.04平方公里。

不过,随着近十几年来对青海湖流域环境保护的加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到2017年测得的数据为4435.69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179.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较本世纪初提升了约4.05%,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尽管青海湖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加,但仍然没有超出历史最高水平,而且由于青海湖流域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雨量约为450毫米,湖水的补给方式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因此可以水量非常有限。

而且青海湖的水面海拔约为3260米,而其四周是被海拔在3500~5000米之间的巍巍高山所环抱,东依日月山、西靠橡皮山、南临青海南山、北近大通山,如果按照“短板原理”,以青海南山海拔最低点3500米计算,与青海湖的水面海拔高度相差240米,也就是说,青海湖的注水量至少要提高约240/21≈11.43倍,才可能下切大山汇入黄河最终流向渤海,但仅靠现有的有限入水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青海湖近些年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地球大气逐渐趋暖,致使高山冰雪溶化加速,雪线上移所带来的过多水源,而不是自然降水多所形成,是不能永远持续的,随着高山冰雪蓄水量减少,河水流量也将减少,湖面也会逐渐萎缩成高盐分大湖,湟鱼灭绝,天空无飞鸟,将成为又个察尔汗。


银河6132


如水量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那一流域如降水量增加,流入湖中的水大于蒸发的水量,这就可能逐步提高了湖水的水面高度。如湖水水面高度到一定程度,就会溢出一条或多条向湖外流出的河流。如到了那时候,因大量淡水流入湖水又能处排,青海湖可能会慢慢的由咸水湖,逐渐一点点地变为淡水湖。淡水湖对人类的好处要远大于咸水湖,最大的好处可做为耕作灌溉,淡水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也是中国人均远低于,世界平均的水平的物质。当然青海湖的湖水有外溢,流向大海的那一天,咸湖水变淡水湖的时间,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必竟我们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面积有四千多平方公里以上。


大头狼60935581


不会持久的 等多年雪山上的雪由于气侯逐渐变暖化光以后 又会逐渐变小 甚至干渴 现在扩大好像人的回光反照 不可持续 当然会有上百年的时间 就地球演化的历史长河也就相当人的回光反照


何小亢


这个不是好兆头,说明气温升高导致雪山在不断融化,等到融化完了就没有能力存储水了,到时候灾难就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