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祕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桐城,古稱桐國,別稱同安、文都,素有“天下文章出桐城”

的美譽,自公元757年定名為“桐城”以來,已有1200多年曆史。桐城市地處安徽西南部,由安徽直轄,安慶代管,總面積1472平方千米。截止2018年底,桐城市總人口75.4萬,地區生產總值300.4億元。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桐城境內著名景點有六尺巷、孔城老街、桐城文廟以及嬉子湖等。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桐城市與長江之間還隔著安慶迎江區,那麼桐城市是如何做到通江達海,擁有港口碼頭呢?

那就是需要一塊”飛地”。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鱘魚鎮,是桐城市的飛地,總面積2.81平方公里,位於桐城市東南部,地處長江之濱,通江之咽喉,與樅陽縣縣城僅隔一河,距離桐城市區65公里。鱘魚鎮之所以成為桐城飛地,是行政區域調整導致的。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解放後,樅陽縣從桐城縣劃分出來。七十年代末,桐城羅嶺鎮、楊橋鎮相繼劃入安慶宜秀區,後來鱘魚鎮就成樅陽縣城隔壁的桐城飛地。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鱘魚鎮雖然“袖珍”,但是地位不可忽視。鱘魚鎮緊靠長江邊,這裡是桐城通往長江的唯一咽喉要道被保留下來。據相關資料,鱘魚鎮依靠航運、“碼頭經濟”和“灘頭經濟”,人均財政貢獻和人均純收入連續8年穩居桐城市第一。

遠離長江的桐城市,通江達海的秘訣竟是靠“飛地”實現逆襲

現在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已經開工,鱘魚鎮作為這項重大水利工程的源頭,假以時日會發展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