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9·11世贸中心遭袭画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2001年的9·11事件都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深刻改变了美国国家心态、也深刻影响并重塑世界权力格局、更使地区安全局势长久处于紧张动荡之中。

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战争为名,常年派兵在海外征战,极大地消耗了国力、拖累了经济、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矛盾、两党政治内斗纷争成为常态,美利坚合众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作“美利坚分裂国”。同时,欧洲、中东亦受到极大冲击。

在欧洲,除了对来自俄罗斯安全威胁的长久担忧,政治正确与国家利益的冲突,让欧盟内部德、法、英、意诸大国及东欧列国并不太可能团结的很紧密,英国保守党政府甚至宁可选择无协议退欧来捍卫自己的传统与利益。而且,欧洲实际上没有足够信心和能力去单独解决任何一场危机。

中东,因为伊拉克战争等事变引发巨大地缘震荡,

萨达姆·侯赛因、本·阿里、胡斯尼·穆巴拉克、穆阿迈尔·卡扎菲等老牌强人纷纷倒下;“伊斯兰国”(ISIS)在战乱中一度强势崛起,叙利亚继伊拉克、利比亚之后陷入持续内战,古老的两河流域沦为炮火横飞、硝烟弥漫的杀戮战场;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与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势不两立;土耳其不可抑制的欲重温奥斯曼帝国的大中东旧梦;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的角力,使地区本来就够多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

在9·11事件之后,对重新规划美国政治军事政策、改变全球地缘局势起着最大推动作用的,是小布什政权的国家安全战略。本文从“惊爆9·11”、“拉姆斯菲尔德的去职”、“美国处在战争中”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2001-2009年这8年期间,美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见的战争内阁的国家安全政策。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初闻9·11事件时的错愕表情

惊爆“9·11”

2001年9月11日上午, 美国航空公司的两架客机遭骑劫,这两架飞机共有156名乘客与机组人员。8时46分40秒,于 7点59分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飞往洛杉矶的11号航班,一架波音767飞机在超低空飞行后一头撞向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北塔),把大楼94-98层间撞了个大洞,在大约距地面20层的地方冒出滚滚浓烟。

8点54分,小布什总统车队到达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市的达玛·布克小学,布什准备参加推行他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活动。当总统走进教学大楼时,特别助理卡尔·罗夫告诉他一架飞机装上了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其中一幢。

就在总统及其随行人员、留守华府白宫的副总统理查德·切尼、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等人还搞不清楚状况,世贸大楼内人员惊惶失措之际,约18分钟后,另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57飞机,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飞往洛杉矶的175号航班,于9点3分11秒再次以极快的速度撞穿了世贸中心二号楼(南塔),并引起巨大爆炸。此后不久,南塔在另一次爆炸后轰然倒塌,当地时间11日10:29分,随着又一声巨响,北塔也在爆炸中成为一片废墟。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遭袭现场

接下来在2001年9月11日9点37分46秒, 于8点20分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飞往洛杉矶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在五角大楼西南偏西5英里处,进行了一个330度的转弯,高度降到2200英尺后,俯冲撞击五角大楼。

10点2分23秒,于8点42分从新泽西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飞往旧金山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第93号航班,飞机开始朝下并翻了个身,伴随着乘客们持续、激烈的反击声, 93号航班以580英里时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香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恐怖分子劫持93号航班原本是为撞击白宫,此刻飞机距离华盛顿特区只有约20分钟飞行航程。

2001年9月11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前所未有的紧急发出了一道全国净空令 ,当日在全美上空飞行的4646架客机立即飞往附近的机场着陆。凡拒不服从命令的客机,根据白宫紧急下达给空军、五角大楼的命令“击落勿论”。

9·11恐怖袭击,是继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对美国本土破坏最严重、规模最大的攻击行动,有2996人丧生,美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全球经济损失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世贸双塔的倒掉,在美国历史与民众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废墟和长长的难以挥去的痛苦阴影。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站在世贸废墟上讲话

2001年9月15日,小布什总统乘直升机抵达纽约世贸中心遭袭现场,在遍地瓦砾、仍在燃烧的刺鼻浓烟以及雨水、消防水袋打湿的废墟中,小布什拿着扩音器讲话。人群中一直有人叫着“我听不到你的声音”,这时,布什的本能反应来了,“我能听到你的声音!”布什回应道,“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也能听到你的声音,撞毁这两幢大楼的人也将很快听到我们所有人的声音!”

2014年出版的一本反恐怖战争名著《国家不安全:恐惧时代的美国领导地位》对此写道:“总统的威信总是在不经意间,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建立,而这一刻正是布什的标志性时刻。最能感动一个国家的,是他面对灾难时,所展现的几秒钟毫无修饰的勇气。”

9·11事件,意味着21世纪历史真正的开始,亦在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与滚滚黑烟、烈火中,为21世纪的全球冲突拉开了序幕……当世界每一次从旧的时代与权力体系向新的时代和权力体系转折之际,常常会因一场突然发生的事件打破现状,爆发剧烈的冲突、动荡、混乱与战争。

从维也纳体系走向凡尔赛体系,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客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朝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射出的两颗子弹,把欧洲及大半个世界推进第一次世界大战长达4年的绞肉机。

从凡尔赛体系走向雅尔塔体系,英、法的绥靖政策与纳粹德国在中、东欧一系列得寸进尺的侵略并吞,使世界在20年的暂时休战之后,1939年9月1日不得不再一次兵戈相见。柏林墙被推倒,冷战终结,全球化时代开始,但是历史并没有终结。2001年的9•11事件,把美国推向了一场最漫长的战争。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卡尔·文森”号航母

2001年10月7日,当游弋在北阿拉伯海的美军“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战斗群向塔利班训练营地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划破茫茫夜空,用21世纪的高科技兵器在一个仍停留于15世纪的战场打响阿富汗战争时,有先见者说,这是一场几乎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敌人和对手不会像过去那样明确的战争、反恐怖主义的战争、可能引发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战争。

9•11之后,小布什政府立即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调整,这个战略的核心是强烈推进民主和自由、确保美国的强大与安全、形成有效的同盟、以反恐怖主义战争为旗帜,把世界重新划分为支持或反对美国的阵营。

这个战略当时最突出的敌人,是2002年1月30日小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里提到的伊朗、伊拉克等国组成的所谓“邪恶轴心”。但随着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先后倒台,基地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内乱不已、伊朗积极推进核建设,小布什政府逐步把现实敌人明确定位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当然,美国还得提防俄罗斯等大国及其它地区的事态。

在饱经伊拉克战争磨难后,备受世界和国内反对势力指责的小布什,慢慢把他领导的反恐战争描绘成“善与恶、自由与专制”之间的大决战。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切尼等人在白宫战情室

2006年8月31日,小布什在犹他洲盐湖城面对3000多名退伍老兵讲道:“美国今天所从事的这场战争,远甚于一场军事冲突,这是21世纪「一场伟大的意识形态决战」。”他说:“作为老兵,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以前的这些敌人,当今的这些极端主义敌人,是作为上个世纪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其他极权主义的继承者。历史已经显示,它们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小布什还说:“美国正在赢得一场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世纪大决战。”

这是继强硬、保守的切尼、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以后,小布什首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出“伊斯兰极端主义”这一概念。这表明,小布什的反恐战争绝不仅仅是军事的,而且是在意识形态、文明层面同极端势力的决战。这样,小布什把反恐战争贴上了类似当年冷战的标签,他将作为反恐战争的开创者走进历史,尽管这场战争的胜利遥遥无期。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军

现在,从历史、思想层面总结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争尚为时过早。因为国家一旦身陷险地,对现实作出反应的战略,首先只能是当前的、应急的、军事和安全性质的;至于这个战略有没有大战略眼光、合不合理,并不能贸然下结论。但是,反思很有必要。

法国《世界报》在2001年9•11之后第二天曾经发表文章说:“现在我们都成了美国人”。而2006在伦敦举行的一次示威中,示威人群打出了这样的标语:“我们现在都成了真主党”。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让塔利班领导人穆罕默德·奥马尔与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于2001年12月从美军对托拉博拉山地的大举围剿中落网逃跑;然后又在2003年3月贸然入侵伊拉克,是其发动反恐战争后犯下的最大战略性错误。

这期间,美军关塔那摩与阿布格莱布监狱传出的虐囚丑闻、中情局关押恐怖分子的东欧秘密监狱和不受法律约束用秘密专机引渡嫌犯等事件,无不为美国的反恐战争雪上加霜,使得美国的传统盟邦也不得不质疑、疏远布什的反恐战略。

相反,以基地组织及后来的ISIS为大旗的极端力量与同情者,不只在约旦河西岸、巴基斯坦边境部落区、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越来越多,在拉卡、摩苏尔、巴格达、巴厘岛、马德里、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许多城市都能见到,他们在信仰道义上,并不害怕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峙。西方国家大城市的机场、地铁、火车站、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在9•11之后越来越频繁的被笼罩在恐怖威胁之中或遭袭。

小布什时代,美国反恐战争胜负的关键,取决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如何体面收场及伊拉克稳定国家政权的重建。当前,特朗普在阿富汗仍面临着18年前类似的严峻考验。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拉姆斯菲尔德与指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弗兰克斯上将

拉姆斯菲尔德:强硬的转身

2004年,美国记者詹姆士•曼恩出了本畅销书叫《伏尔甘的崛起:布什的战争内阁史》,这本书追溯了小布什内阁要员的政治生涯与观念发展史。

伏尔甘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火和锻冶之神,而当年小布什内阁的副总统切尼、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副国防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等,大多是具备数十年国家安全与外交经验的老将,媒体称他们为“伏尔甘”。干满一届国务卿就去职的鲍威尔被视为小布什政府的鸽派代表,拉姆斯菲尔德则被外界广泛当做鹰派领袖及副总统切尼的影响力来源。

拉姆斯菲尔德不仅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指挥者,还是9.11事件后美国军事战略大调整的总设计师。美国《时代》周刊曾在一期封面文章中把拉姆斯菲尔德描绘为“五角大楼的军阀”、《新闻周刊》把伊拉克战争称为“拉姆斯菲尔德的战争”。拉氏还被舆论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杀气腾腾的国防部长,一次回答阿富汗战争空袭目标的问题时,他只简单回应了一个词组:“杀死他们”,在另一次记者会上,拉氏竟一连用了9个“杀”字。

2006年11月7日,当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翌日宣布辞职时,恐怕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国防部长离职像此公黯然离去一样,引起那么大的关注和喧哗。从华盛顿到巴黎、从东京到巴格达,美国的对手与盟友,或弹冠相庆、或扼腕叹息。拉氏的离职,似乎意味着铁血的小布什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与先发制人战略,行至2006年已如强弩之末,小布什政府的全球反恐战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战略,一夜之间站在了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2007年1月10日,小布什在电视演说中向美国公众宣布饱受争议的向伊拉克增兵5个作战旅的计划,并任命陆军上将戴维·彼得雷乌斯为驻伊美军和多国部队最高司令官。彼得雷乌斯是美国军政高层公推的当代最有才能的美军将领与反叛乱专家。

精心研判伊拉克安全局势后,彼得雷乌斯指出:“人的领域最为关键,应保护人。重点应为人员提供保护,而不是将这一任务拱手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他们对眼前的暴力无能为力。”而保护民众唯一的方法是离开美军所在的坚固基地,深入民众所在的社区—这是教派断层线所在,也是最大的暴力威胁所在。

在增兵头一年,美军和伊拉克部队仅在巴格达地区就建立了77个据点,美军一个接一个街区的荡平威胁,在社区之间用水泥屏障隔开,防止自杀式爆炸袭击者随便流窜。彼得雷乌斯总结的伊拉克平叛战略核心是:“保护民众就要住在群众中间,不能远离我们的保护对象,不能藏身在巨大的基地之中。”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福特政府时期的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

拉姆斯菲尔德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国防部长,在美国政坛唯一两度出任国防部长。1975年11月-1977年1月,拉氏任福特政府的国防部长;2001年1月-2006年11月,复任小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拉氏还分别以43岁和69岁之龄,成为出任美国国防部长最年轻与最年长纪录的保持者。

拉姆斯菲尔德个性强悍、意志坚定、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当小布什2001年被美国媒体冠以历史上“最保守”的总统名声组建内阁时,拉氏当然当仁不让了。但在美国遭遇9.11惊天打击时,拉氏的强硬与凶猛领导作风,使他作为危急关头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领导人,显得再合适不过。

拉氏是小布什全球反恐战略的主要设计师和领导人,他与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赖斯一起构成美国国家安全决策团队的核心,也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标志性人物。拉氏在9·11之后迅速制定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计划,并领导美国军队以很小的代价取得2001年阿富汗战争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战场胜利。这两场战争集中体现了拉氏的治军理念,并至此开始由他主导二战之后美国最大规模、最深远复杂的军事战略调整。

拉氏战略的目的是把美军从一支长期为在冷战中打败苏联东欧机械化重兵集团、打赢“两场半战争”作准备的常规军队,转变成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以反恐、应付地区突发冲突、捍卫美国在全球核心地区战略利益及打赢大规模局部战争为主要任务的军队。调整的目标主要是把美军从重装化、大兵团改造成轻装化、小型化、数字化、模块化的精锐军队,并大力突出特种部队、空中精确打击、高科技信息手段的作用。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拉姆斯菲尔德习惯于站着办公

拉氏改变传统军事思想中强调的战略决战方式,而是采用“震撼与威慑”、“精确闪击战”等战略战术,突出美军的空天地一体化、三军协同一体化、精确打击一体化、战场信息一体化、全球军事基地一体化等优势,集中发挥制空权、制海权威力,把空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海军两栖机动作战能力、陆军重火力破袭能力运用到极致,形成美军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速战速决作战能力。

在拉氏军事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运用的“快速蛙跳”、“远程突破”、“左勾拳大迂回穿插”等一系列漂亮的战役动作,令全世界军界大跌眼镜,以极小代价便在最快时间内赢得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胜利。

阿富汗战争从2001年10月7日发起“持久自由”行动到当年11月12日塔利班逃离喀布尔,美军只用了36天;伊拉克战争从2003月3月20日美军对巴格达发起代号为“斩首”的空袭行动到4月8日坦克开进巴格达,只花了19天。

拉姆斯菲尔德因赫赫军功奠定了其在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主要领导人的地位。但军队相对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不太愿意接受新生思维的保守集团,拉氏军事变革得罪了美国军队不少高阶将领和既得利益者,加上其傲慢与冷酷的统驭方式,使其在国内外树敌不少。

古罗马有句谚语:“你在战场上赢得的荣誉瞬间就会消失。”果不其然,美军占领伊拉克后,自大的拉姆斯菲尔德拒不听从幕僚建议,拒不接受军方经过多次军棋推演得出的占领方案,一意孤行只愿派出不到15万人的军队进占伊拉克全境,并将原伊拉克政权军队、安全和警察力量就地全部解散。

于是、伊拉克军队、安全机构的许多官兵、情报人员铤而走险转身变为激进组织骨干,一夜之间无数武器装备流落民间。拉氏更对伊拉克因管制真空造成的蔓延全国的烧杀抢混乱局面视而不见,还轻描淡写的说:“自由就是混乱”。

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在占领伊拉克初期的错误决策终于酿下大祸根,伊拉克人国破家亡、教派冲突愈来愈烈,沦为ISIS等极端组织和中东恐怖主义活动的大本营。到拉姆斯菲尔德离职时,驻守在伊拉克的美军伤亡数字已过2800人,只能据守在全国的40多个战略据点,甚至连巴格达城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2006年,盖茨接替拉姆斯菲尔德出任国防部长。

伊拉克乱局牵扯了小布什政府大部分精力,并沉重消耗美国军事与财政资源,更让美国在全世界失去政治道义上的支持、疏远了欧洲盟邦。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不仅没被美国的反恐战争消灭,还在借机巩固地盘、朝欧洲、亚洲发展。伊朗则趁华盛顿力不从心之际抓紧在中东扩张,并沿伊朗高原穿过伊拉克、叙利亚直至黎巴嫩地中海沿岸,形成了一个“什叶派战略走廊”。

在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在中东、东北亚、南美的对手,显然在组成一个形式不明确但目标确定的反美联盟。小布什把伊拉克看作是美国全球反恐的最主要战场,因此美国在伊拉克的失败很自然被世界看成是小布什全球反恐战略的失败,或是美国在越战之后最大的外交战略失败。作为美国反恐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实际领导人,拉氏自然逃不脱千夫所指的命运了。

其实,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在政治个性上很相似,一样强硬、自负、难以接受不同意见;在战略理念上,一样相信美国的强权力量、相信奉用武力与霸权来解决问题。

在经受9.11、阿富汗与伊拉克战火考验之后,小布什、切尼、拉氏不是对自己的原则产生怀疑,而是更加相信自己对世界事务的看法,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更为团结和惺惺相惜。小布什个性中有很重情义的一面,这使得他在总统任上无论面对多大外部压力都不愿意解雇拉氏,要不是2006年共和党中期选举惨遭失败,拉氏估计会干到布什任期结束。

拉姆斯菲尔德,年轻时以其顽强和搏命做过美国海军全军摔跤冠军,早早进入政界,少年得志,43岁就当上福特总统的国防部长。他的战略思想成形于冷战时期,69岁时复任小布什总统的国防部长,雄心勃勃的领导美军在冷战结束之后的战略大转型。在9·11这一世界性历史事件大关口,他在遭受恐怖分子驾机撞击的五角大楼现场,全然不顾危险身先士卒参加救援工作,紧接着又指挥了美军推翻塔利班政权与萨达姆政权的两场战争。

深陷伊拉克乱局之后,拉氏面对枪林弹雨般的指责,哪怕是在辞职之时也没有软过口,他意味深长的说:“这让人想起了温斯顿·丘吉尔的话,好像是这样的「我从批评中受益匪浅,我无时无刻不受到批评。」”他还说:“伊拉克冲突是一场「不为人理解和熟悉的战争」。对此,公众难以明白。”

而拉姆斯菲尔德的这几句话,最能体现这位给美国的政治军事战略留下了一个强硬背影的老者个性:“你在说好话的同时带上枪,会比你只说好话获得更多的东西。”“如果有疑问点,就不要去做它。” “如果还有疑问点,就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内阁召开国家安全会议

“美国处在战争中”:小布什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

尽管小布什政府早成为历史,但新保守主义显然还没有走进历史,它的战略理念、构想依然在指导美国现时的国家安全战略,并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在小布什时代,伊拉克日益成为美国最大的政治与战略包袱。沃尔福威茨、道格拉斯·费思等新保守主义的强力执行者先后离开了五角大楼;拉姆斯菲尔德颇受将军、议员们的指责;不过切尼始终在白宫参与战略决定,鲍威尔早早卸任,鹰派约翰·博尔顿在联合国出击。

在小布什执政后期,谋求发展核武的伊朗是最大的假想敌,每个国家都在揣测伊朗会不会是华盛顿的下一个打击目标。2001年-2008年的美国,在构成小布什内阁主力的新保守主义者看来,正处于战争之中。而美国执行的战略就是战时的国家安全战略,是为了应对严峻挑战:“极端的憎恨与谋杀意识形态使得恐怖主义滋长,并于2001年9月11日充分展现在美国面前。这一战略集中体现了布什战争内阁最为严肃的职责、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保卫美国的安全。”

新保守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主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写在2002、2006两个版本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之中,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美军的航母、隐形轰炸机、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成为推动这一理论的锐利武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以民主作大旗来改变国家颜色,已有具体实践。冷战形成的美国传统遏制战略、老派共和党人的均势策略被悄悄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与少数铁杆国家结成军事政治同盟及选择性的单边主义。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2003年5月1日,小布什亲驾S-3B反潜机飞抵“林肯”号航母

200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保护国家,抗击敌人,是联邦政府最根本的首要职责。”

小布什政府称,今天,这项任务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敌人需要强大的军队和发达的工业实力才能威胁到美国。而现在,“暗藏的个人组织用不足购买一辆坦克的代价就可以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混乱和损害。恐怖分子有组织地渗透到我们开放的社会并运用现代技术来对我们实施攻击。”

为了挫败这种威胁,美国必须利用拥有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力量、加强本土防御、执法、情报以及各种切断恐怖资金来源的强制措施。“这场打击遍及全球的恐怖分子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全球性任务。美国将帮助在反恐过程中需要我们援助的国家。而且我们将坚持要那些向恐怖分子妥协的国家承担责任,其中包括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因为与恐怖分子为伍就是与文明为敌。”华盛顿要求,与之合作的国家一定不能允许恐怖分子建立新的巢穴,并努力不给他们留下庇护所。

小布什政府强调,国家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敌人已经公开声明他们正在努力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证据表明他们一意孤行。而美国决不容许这种企图得逞。“我们将构筑反弹道导弹及其它运载手段的防御系统。我们将和其他国家合作,制止、遏制和挫败敌人妄图得到危险技术的行为。出于常理和自卫,美国将在这种威胁尚未完全形成之时采取行动。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不能保护美国和我们的朋友。”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及其国家安全班子在他的得州农场度假地

因此,9·11恐袭次年余悸犹在的小布什政府得出的教训是,必须通过最为完善的情报和谨慎行事的作风,来挫败敌人的计划。“历史将会无情地审判那些在危难关头无所作为的人。在我们进入的新的世界中,采取行动是通向和平与安全的唯一途径。”

这一战略明确告诉全世界,美国将根据需要,可以对任何一个有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组织或国家,在威胁还没有形成之前进行军事打击。秉承这一战略,布什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放弃美国延续了60年的以“牺牲民主换取稳定”的中东政策,实行新的中东战略。

按照2002年国家安全战略,其政策前提是,“今天,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和举足轻重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我们遵照自己的传统和原则,从不谋求利用实力获取单边利益。相反,我们努力建立有利于人类自由的均势……”

这里面一句关键的话是:“建立有利于人类自由的均势”。对于新保守主义者来说,这意味着布什、切尼要以美国实力为基础,而不是完全根据利益作抉择,他们与尼克松、基辛格、老布什等老派共和党奉行的现实主义力量平衡外交拉开距离,把传播民主与自由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并使之成为推翻相关国家政权的行动指针。

2006年版的国家安全战略开篇第一句话,更是充满杀气:“美国处在战争中(America is at wa r)”。

9·11事件是小布什团队永远忘记不了的噩梦,世贸双塔在他们的战略视野里留下了永恒的废墟。受狂热宗教信条特别是布什所称“伊斯兰极端主义”驱使的组织、国家;大规模杀伤武器或技术的扩散;及叙利亚、委内瑞拉等这样一些刺头国家,都让小布什寝食难安、心烦意乱。俄罗斯等大国的竞争压力,更是美国必须长期认真对待的挑战。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小布什整个任期都为伊拉克战争阴影所笼罩

2006年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剔除了2002年版中关于“中国、俄罗斯、印度是全球三个力量中心”的说法,而是更加自信于美国的强大。并把“促进自由、公正与人类尊严”、“领导规模不断扩大的民主国家阵营来对抗当代的挑战”上升为战略的两大支柱。

与崇尚美国优先、利益至上的特朗普不一样,在小布什政府眼中,是否同美国站在同一个阵营是最重要标志。而是否同美国站在一起,在美国看来,就是一旦面对危机之时,一个国家是选择做美国的敌人还是做朋友,或是幸灾乐祸。

新保守主义指导下的小布什国家安全战略,把华盛顿当时执行的外交、军事政策,与开启冷战及结束冷战的杜鲁门、里根-老布什所创造的历史联系起来;把“畏缩之路”或“自信之路”看作美国必须面对的两大历史性选择。

在新保守主义者眼中,那些伊拉克战争的批评者都是些被恐惧和困境所吓倒的胆小鬼,只看到形势与任务的艰巨,却没有看到美国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创造历史的重大战略机遇。

小布什发誓,“现在迎接挑战而非将其留给后代,在海外与敌人作战而非等待敌人打到国内,塑造世界而非只是被其改变;影响事件朝好的方面发展而非无助地任由其摆布。”这意味着,面对伊朗核问题,小布什和他的内阁也许根本不相信下一任美国总统有足够的胆量面对伊朗的“核讹诈”。而小布什,曾很有可能作为继杜鲁门之后,第二位对一个国家采取核打击的总统、第一位在任内连续发动三次战争的总统载入史册。

虽然对伊朗的战争最终没有发生,但小布什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争总统。在保守派看来奥巴马政府软弱的对伊朗政策,也在被特朗普政府逐步扭转。

小布什与他的内阁经历了9·11事件地狱烈火般的残酷考验,在政治上经历了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难以忍受的无情蹂躏。他的内阁被称为“战争内阁”,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右翼、以“铁与血”作为战略主轴的政府。

正是因为政治上的保守、9·11事件的巨大冲击、战争的洗礼,他们才具备决心、意志和条件来推行自己的战略。正因为如此,对二战之后国家安全战略做了最大改造,对美军全球军事部署实行了最大调整的小布什政府,在当年及事后看起来,对世界都是如此好战、如此咄咄逼人。

惊爆9·11 美国处在战争中 小布什时期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2019年,小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会面。

而小布什本人的政治形象,通常被美国媒体描绘成“不善言辞、磕磕巴巴、被副总统和国防部长耍的团团转,还实行强硬的单边主义的国内外政策,有损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但是,《国家不安全:恐惧时代的美国领导地位》的作者戴维·罗特科普夫在长期研究布什国家安全战略和遍访各国政要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结论,“

对第43任美国总统的感觉与实情的差距之大,或许超过里根之后任何一个总统的误解。”一位反美的拉美领导人说:“他很直接,也很守信,奥巴马就不这样。”一位中东国家外长则说:“或许发生在这里的事情都得怪美国和小布什犯了错,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今天大家很想念小布什。他不完美,但对朋友来说,他是真正的朋友。”

罗特科普夫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使奥巴马政府后来采取的政策更符合国际舆论对美国的期待,与我谈话的外国领导人也没有任何一个喜欢奥巴马胜过小布什。这不能证明任何事情,不能说明小布什和奥巴马的哪个更好,或者哪个美国更好。”这,或许同样也适用于对特朗普的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