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時期國本之爭的原因真的是因為朱棣更喜愛朱高煦嗎?

璽言春秋


朝史暮想:


永樂年間,朱棣對於太子的選擇,談不上“國本之爭”,相對後來萬曆朝立儲問題的激烈程度和拉鋸時間,朱高熾算是幸運很多了。


但朱棣的確對最終人選是有過遲疑的。原因也簡單,相對朱高熾的溫和,朱高煦的殺伐狠絕,盛氣凌人則更像朱棣,而做父親的往往都喜歡像自己的兒子。


朱棣的確對最終人選有過遲疑。但大體上,朱高熾的太子之位,還算穩固。朱棣對朱高熾有過動搖,也是因為有原因的。


第一,朱高熾體胖,行動不便,且身體狀況一直不怎麼樣。對於是否能夠勝任帝國的統治者,面對高強度的政務工作,朱棣是有擔心的。


第二,朱高熾性情溫厚,但作為一位君主來說,過度地寬厚,就代表著難以馭下。同時朱高熾一直和文官集團走的很近,這使得朱棣非常擔心其繼位後是否存在大權旁落的可能性。畢竟,皇權和文官集團此消彼長的對抗狀態,是貫穿整個封建歷史的。這點,從後來朱棣打壓解縉的事情,就可見一斑。


那為什麼最後朱棣還是選擇了長子朱高熾?朱棣同樣是從務實的角度考慮。


其一,朱高熾有豐富的治國經驗。在朱棣做藩王的時候,很多事情朱高熾就在接手管理了。到朱棣發動靖難造反,常年在外打仗,後方的事情也是朱高熾打理。後來做了皇帝,朱棣動不動就喜歡找蒙古人打架,監國的同樣是朱高熾。這是朱高熾擁有的重要優勢。


其二,朱高熾和大臣走的近,也說明其在朝臣中有眾多擁護者。雖然有難以馭下的風險,但這同樣是優勢。朱高熾的理政風格,做東宮太子時的一眾老師班底,還有朝臣的支持,這些同樣讓朱棣對貿然更換太子人選投鼠忌器。而從朱高熾之前的一些舉動來看,朱高熾和朝臣總體上還是處於一種非常和諧的狀態。


其三,朱高熾的嫡長子身份。這個身份,朱棣既看重,也不看重。不看重,是因為他自己就是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信奉強者為王的人怎麼可能拘泥於禮教;看重,是因為如果他想讓自己後代以後能夠順利進行權力過渡,就必須遵循這條實行了千年的法則。很顯然,朱棣最後選擇了妥協。


其四,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頗受朱棣喜愛。這個加分項是朱高熾獨有的。雖然朱高熾溫和,但是他兒子朱瞻基卻很有英武之風。朱棣就非常喜愛這個孫子,甚至外出打仗都帶在身邊,親自調教。可以說,朱高熾儲君之位的牢固,和自己這個兒子有莫大的關係。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朱棣在朱高熾和朱瞻基之間猶豫過,最後依然選擇了朱高熾作為繼承人。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朝史暮想


永樂時期的國本之爭,是指朱棣的兩個兒子朱高熾與朱高煦為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表面上看彷彿是朱棣因為偏愛朱高煦,想立他為太子,但又礙於傳統禮法,在兩個兒子中遲遲下不了決心引起的,實則不然。

從深層原因來看,這次國本之爭,是朱棣有意挑起的。

朱棣和徐皇后一共有三個嫡子,分別為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

朱高熾是長子,自幼身體不好,但由於是嫡長子,早在朱棣還是燕王時,就被朱元璋冊封為燕王世子。並且,朱元璋對這個聰明寬厚的孫子頗為喜愛。朱高煦,是嫡次子。

原本朱高熾是燕王系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無疑。然而,朱棣通過靖難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篡位成功,於是就面臨了立誰為太子的問題。

按照傳統立法,自然是該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儲君,朝中文臣也普遍是這種想法。

然而,靖難之役中,朱高煦為其父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在軍中也頗有勢力,得到了朝中大部分武將的支持。

儘管朱高熾也曾有堅守大本營北平,以弱勢兵力擊退李景隆50萬大軍的功績,但相對於朱高煦在前線立下的赫赫戰功,顯然遜色了不少。另外,朱高熾身體不好,體態肥胖,行動不便,不為其父朱棣所喜。

相反,朱高煦表現得英勇果敢,朱棣認為他十分像自己。雙方各成派系,朱棣也很是猶豫了一陣子。

不過,在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還是立了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一方面是因為朱高熾身後的文官勢力,二則是朱棣很喜歡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希望皇位將來能夠傳給朱瞻基。

雖然太子名分已定,不過這場國本之爭並未落下帷幕。

朱高煦被封為漢王,但他找各種藉口不去雲南就藩,留在京城繼續謀奪太子之位。這裡面其實有朱棣故意縱容的成分。

總所周知,朱棣從來都不是個寬容的人,若不是他的默許,朱高煦焉敢如此?朱棣之所以如此,乃是為了制衡太子朱高熾。

朱棣是個疑心病很重的人,對太子從來沒有放心過。從他幾次北征回京城,無端責問太子,甚至跟朝臣試探太子在監國期間的表現就可知一二。朱高熾很得文臣之心,這正是朱棣不如他的地方,恰恰也是朱棣不放心的地方。

所以,朱棣才遲遲不讓朱高煦就藩,就是為了監視太子,讓他們相互鬥,從而維護自己的權力穩固。





趣齋文史


對於朱棣來說,繼承人的選擇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還是政權的穩定,個人的情感反而要居末位。

政權延續的穩定

封建王朝的統治階層通常會把皇帝的子嗣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說的就是政權延續的穩定性,朱棣長子據史料記載因為患病身體肥胖行動不便,而次子常年隨朱棣征戰甚至多次救其於危難,兩相權衡朱棣自然會有所顧慮,但皇長孫朱瞻基的誕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局面,不過朱棣本身就是從自己侄子手中奪取的皇位,他也擔心建文帝故事重演,所以老馬認為這才是國本之爭的主因。

勢力的均衡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有鬥爭的地方自然就有利益相關體,在當時就是皇長子代表的文官集團和皇次子代表的武將勳貴集團,朱棣在繼承者的選擇中,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自然要考慮勢力的均衡。

治國思路的轉變

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雖然靖難之役過去時間不長,但朱棣在選擇繼承者時,已經清楚的意識到治國中心已經發生了轉移,明朝已經進入了穩定發展期,文官集團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和最好國家管理的不二人選,因此雖然經過了前面的猶豫,朱棣選擇皇長子其實是必然結果。


老馬飯否


朱棣更喜歡朱高煦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畢竟在朱棣的幾個兒子中,只有朱高煦與其最為相像,而且他在靖難之役中還進行過口頭上的承諾,但這只是表象。我認為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朱高煦代表的文官集團軍與朱高煦代表的武官集團之家的鬥爭,兩個政治利益團體各自選擇了一個代言人,都希望通過扶持各自的代言人上位,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歷史也很逗


朱棣選擇朱高熾 一方面是自古以來都是立嫡長子,朱高熾之所以被立還有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好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