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岁的男孩看《平凡的世界》,看的如痴如醉,目前看完第一本,他能看懂什么?

3692587528


我儿子大班暑假毕业,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完了……没有拼音标注,都是汉字


123滴答滴答


先说点我自己的经历。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特别喜欢看书,我爸最小的弟弟比我大一轮,那个时候他正上高中,我爷爷和三爷爷都是退休教师,比起村子里其他同龄人家里真的有很多书,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喜欢看课外书了,就是很杂。爷爷是养鸡的书,三爷爷是各种老式字典,词典,老爸是各种长,短片小说,还有神话故事,我小爸就是他的高中课本。那个时候的自己求知欲特别强,没事了就在家翻箱倒柜找书看。那个时候的农村做饭用的是土灶,生火的时候要用纸去点火,柴火堆里总有被丢弃的费书残书之类的,我妈做饭的时候老叫我去烧火,我就老在那个时候翻柴火堆,找那些残缺不全的东西看,现在都还记得有《杨家将》,《欧阳海之歌》,《岳飞传》。

那个时候我的思想是匮乏的,求知欲有特别强,在家能找到一本完整的书真的特别高兴,也就是那个时候养成了看书的习惯,知道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记得刚上初中来了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就是问我们谁能说出《红楼梦》里十二钗人物,结果就我一人知道(这个刚好是放暑假期间我翻看了我小爸的高中课本)。然后,老师就鼓励我们读课外书,多去理解,多去记忆。

现在四十多了,虽然当初没上出来学,但是喜欢看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对文字也比较有感觉。你的娃喜欢看书,真的是个好习惯,除了有写作方法,人物描写,叙述事件,还有一系列的人物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个有些不是看电视都能看出来的),这些对他的阅读,理解,思考包括他自己写作文都是有帮助的。作为家长孩子喜欢看书应该鼓励,但是相对来说也要替他把关,毕竟只有十来岁,什么样的书籍适合他的年龄段来看也是很重要的。

回答的比较粗浅,望见谅。😄


惊鸿一瞥34


首先,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人们的生活、工作、思想,在那个特有背景下,面对贫穷,苦难,广大劳动人民不甘于现状。用勤劳的双手不断摸索,进取,为得是将黑面馍变成白面馍。是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现代的孩子是很难理那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只有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才能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

记得我初次读平凡的世界是九二年,那时我二十二岁,一口气连读几遍。每一次都会泪流满面,我觉得孙少平一家的苦难生活,就象描写我自己家庭一样,孙少平的出身,性格,经历就像是我自己一样,(我十五岁既缀学下地劳动,十六岁干建筑,十七岁干装工并因此受伤)。贫穷使自己既自卑又过分的自尊。

现代的孩子基本都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吃得都是白面馍,估计那种黑面馍见都没见过,别说去吃了。由其是城市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苦难,他又怎么能够理解认识这种生活,犹如不吃梨子,永远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








dinghaitao


十岁的孩子,理解 能力已经超强了,而且对一些片断的感悟,应该比成年人更感动,更为铭记于心。

我在四年级 的暑假,也就是十岁吧,我曾在一个邻居姐姐那里看到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我记得还是一本大书那样的呢,我一看就被吸引了进去,我趴在她家床上,一下午一动没动,就把整本书看完了。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多年以后 还对其中的人物,永远记得非常清楚。

至于《平凡的世界》,本来就是一本非常浅显易懂的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适合读的。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理解。

他该看懂的都能看懂!


Longsuixinyuan


我小外孙女小学五年级就读了巜平凡的世界》《京华烟云》。还和我交流,我觉得她看懂了基本内容。我水平有限,大体给她讲了两本书的时代背景。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和过去没法比。记得我上小学学乘法口决,老师让我们准备了冰棍棒,小树枝,还有手巧的家长用纸捻成纸棍。每人一百根。学了好长时间,仍有学不会的。小外孙女学的时候,老师说下学期学乘法,假期里把乘法囗诀都背过。当时我就很担心,不理解乘法的意义怎么背口诀?结果担心很多余,她很快就背过了,并大致理解了。老皇历看不得了。


用户岁月如歌Samantha


想必他是读懂了!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人,七十年代上小学,那时候课本供应不上,经常拿毛主席语录当语文课本学。特定时代下,书极少极少,不知是何缘故,我们兄弟在认字不多的情况下,但凡见到有字的纸就要拿上看一看。记得三年级时,也就不到十周岁的时候,偶然翻到一本没头没尾的卷曲的有关红军长征的书,全是繁体字,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硬是认得了了不少繁体字。


昆仑山下八百里


我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语文课本的节选。

就是学校开饭的那一段,吃菜分三个档次,馒头也是。当时不禁一股心酸。当看到一个女同学也是如此,男主内心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后来,看完全本,才知道发生在黄土高原的人们,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怎样发生的,或者过的怎么样,这就是生活,日子还得过下去。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发生过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样说历史


小说小学二三年级完全可以看并根据他自己的感悟理解。我自己在十岁左右(1974年前后)看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及《征途》等作品能深深被吸引。记得当时的工农兵学员看到时,惊叹我能看这么厚的书。我的同学蒋秋野(他母亲在图书资料室,当时我们看不到这些书)当时已看四大名著和《封神演义》。他不但能看甚至能够记住。每天中午都会绘声绘色地和我讲述这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沉迷其中。现在的小孩看平凡的世界更是没有问题。


王忆平wyp


平凡的世界文字没有很华丽,就和他的书名一样,朴实无华,大段的心理描写,突出了人物性格,清节也是跌宕起伏,小孩子看起来也是如饥似渴,我家孩子看第一部也是两天就看完了,这个看起来不是太有难度,就是里面有些成人情爱描写有点难解释😁😁


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我孙子今年十岁读小学五年级,他的语文老师推荐的阅读小说,其中就包括了《平凡的世界》,他既然很认真的用10多天把上中下三册全部看完。

通过和他的交流,觉得他基本看懂了平凡世界的大概意思,但是其中关于爱情,人生的苦难经历,他这个年龄是一下子领会不了的,我的意见是,老师推荐的书,在这个年龄段不要看小说的思想内容,主要是看他平凡的写作手法和对人物对大自然的描写方法。

我个人认为他的语文老师很奇怪,五年级的学生推荐的必须读的书,我觉得不太适合孩子阅读,有什么《明朝那些事》、《康熙大帝》、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等。我给孙买的书是《老人与海》、《红岩》《我的童年》《昆虫记》、《绿野仙踪》雾都孤儿》、《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特的网》等等,主要是培养他热爱文学,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五年级的时候,恰逢文革时期,书籍贫乏 读的是《半夜鸡叫》、《红旗飘飘》、《王若飞在狱中》等等。后来在小学时期逐步读了一些当时能找到的小说,什么《沸腾的群山》,《湘西剿匪记》、《金光大道》。我逐渐长大以后,读了大量的中国当代小说、苏俄小说和中西方的古典名著,这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我都还记得,虽然大学读的是工科,从事的是技术工作 但我喜欢阅读小说和看杂书的习惯,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