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在怒江大峡谷深处,一条晶莹剔透的“玉龙”从天而降,穿越在苍莽的林海和幽深的峡谷之中,这就是独龙江。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独龙江边有个乡,因江得名“独龙江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独龙江畔的人们如“桃花源记”般,过着千古不变的近似原始社会的生活。独龙江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新中国建立前夕,独龙族同胞所在地区的社会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靠竹、木工具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靠采集和渔猎添补家用,靠“刻木结绳记事,鸟语花开辨时节‘’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独龙族人民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被称为“直过民族”。那么,究竟什么是直过民族呢?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1951年底,北京的红色电波越过千山万水,飞过怒江峡谷,传到独龙江畔。时任贡山县县长的独龙人孔志清,受到中央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民委扩大会。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孔志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南海,到了怀仁堂,那些闪闪发光的灯,神奇无比,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灿烂。1952年元旦,那是孔志清永远难忘的日子——他真正来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

独龙人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迁徙到独龙江的,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独龙人最古老的家乡。全国民委扩大会上,毛主席伸出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握住了孔志清的手。千言万语涌到了孔志清的心头,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激动。

孔志清,不仅是独龙族第一个到北京的人,是第一个见过新中国开国领袖毛主席的人,也是这个民族第一个和毛主席握过手的人!他说:这是他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事。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孔志清在北京,告诉总理,在旧社会,反动统治者歧视我们,侮辱我们,把我们当野人,称我们是‘俅子’、‘俅夷’,把我们居住的地方叫‘俅江’。

孔志清的话激起了周总理心中一阵阵的波澜,总理问道:“你们是怎样称呼自己的?”

孔志清告诉总理道:“历来我们都自称独龙人。我们聚居的地方叫独龙江。”

总理听了,开心地笑了。很好,就按他们自己的称呼定族名,可以说这是最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个族称了。于是,周总理用非常坚定的口气说:“一切歧视少数民族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过去那些侮辱性的称呼,一律废除!你们自称独龙人,这是一个很响亮、很有意思的族名。今后,就按你们的意愿,把你们民族的族名,定为独龙族!”

在云南最偏远的地方生活的这个民族,总理亲自命名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在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一个带“龙”字的民族诞生了,这是独龙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想了解云南更多的信息,就赶紧关注小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