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拾落穗的律法:为什么地主不被允许将所有收成都收走呢?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要了解这是怎样一个社会,最好的经文之一是《申命记》15章。在这里,我们读到两节经文,乍一看它们之间好像存在某种张力。11节说,“既然在地上必有穷人存在,所以我吩咐你说:‘你总要向你地上的困苦和贫穷的兄弟大伸援助之手。’”

在这之前,我们读到:

“在你中间必没有穷人,因为在耶和华你的神赐给你作产业的地上,耶和华必大大赐福给你。只要你留心听从耶和华你的神的话,谨守遵行我今日吩咐你的一切诫命。(申15:4—5)”

尽管看上去好像矛盾,但实际上并不是。围绕4节和5节的内容是一套被称为shemitta的律法,它来自于希伯来文“释放”一词。在这一章起始,我们读到:

“每七年的最后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方式是这样:债主都要把借给邻舍的一切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兄弟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申15:1—2)”

这里命令要让任何负债的以色列人,在每个第七年的时候都应该得到债务豁免。这项律法不仅要求债主不再索债,而且还让债主归还所有为抵债而收取的抵押物。抵押物一般是一块土地,债主用这块土地的收成来抵债。2这条豁免律法是一项强有力而且很具体的公共政策,其目的就是挪去造成贫困的主要因素,即长期的、沉重的债务。

接下来在7—11节中,圣经使用了很多希伯来文的强调句式,在英语中只能用许多副词来表达,比如说“大大地”(第4节),“完全地”(第5节),“随意地”(第8节)和“慷慨地”(第10节),大声疾呼人们给予并且帮助穷人,直到他们不再缺乏。

但是,在耶和华你的神赐给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在你中间如果有一个穷人,又是你的兄弟,你对这穷苦的兄弟不可硬着心肠,也不可袖手不理。你一定要向他伸手,照着他缺乏的借给他,补足他的缺乏。(申15:7—8)

穷人获得的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施舍”。相反,我们要借钱给他、帮助他,让他完全脱离贫困。向穷人施行的慷慨之举,只能在这人不再缺乏以及可以自食其力时才能停止。现在我们才理解这段经文为什么会说“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上帝对穷人关切极深,因此他赐下许多律法给以色列,如果得到施行,就可以完全消除一切永久性的贫困阶层。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除了豁免律法之外,以色列还有“拾落穗”(gleaning)律法。地主不能将他们田间所有的谷物收成拾取净尽。他们必须留一些让穷人自己去拾取(利19:9—10;23:22)。换言之,他们必须自愿地限制他们的盈利行为。但是,拾落穗一般不被称为慈善之举。它让穷人可以不倚靠别人的怜悯而自食其力。但是在另一方面,《申命记》23:24—25也保护地主不因有人过度拾取麦穗而受亏损。圣经没有任何阶级偏见,绝非把富人视为恶人,而看穷人总是有美德的。

如果我们把积极慷慨的要求和这里对谋利和财产使用的限制结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上帝为什么会说“你们中间不会有穷人”了。这并不等于说不再有人继续陷入贫困。但是,如果全以色列社会全心遵守上帝的律法,他们中间就不会有持续性的、长期的贫困现象。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政体了。我们一直主张的观点是,旧约中的一切诫命都仍有某种效力,但在应用上要特别谨慎。例如拾落穗的律法。我没有听说过谁相信圣经要求基督徒把旧约的拾落穗法用在美国社会中。但拾落穗法向我们显明了上帝对我们的社会关系所存的旨意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地主不被允许将所有收成都收走呢?上帝不希望他们从土地里榨取全部利润,然后以为借着捐献,自己就尽到了促进整个社区福祉的责任。拾落穗法让穷人可以自食其力——不是借着接受施舍,而是借着他们在土地上的劳作。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今天的商业雇主可以怎样遵守同样的原则呢?他们不应该借着向消费者制定最高价格并支付工人最低工资,从生意中榨取最大化的利润。相反,他们应该愿意支付高工资并制定低价格。这实际上是在与雇工、消费者以及他们周围的社区分享企业的利润。这样做总能建立起一种更有活力、更强大的社区。一个政府应该怎样遵循拾落穗的原则呢?政府可以优先实施那些鼓励努力工作和自力更生,而不是让人产生依赖性的方案。

另外一个例子是保罗如何把《出埃及记》16:18应用在《哥林多后书》8章。在旷野,上帝用吗哪供应以色列人的物质需要,人们要早上起来收取吗哪。虽然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拾取吗哪,但所有的吗哪都是公平分布的,人们可以按需取用,使得无人收取太多,也无人收取太少(出16:16—18)。

任何私自囤积的吗哪都要腐坏,变成腐臭、充满蛆虫的东西(出16:19—21)。

在《哥林多后书》8:13—15,保罗将此解释为我们在使用上帝所赐物质供应时应当遵守的一条原则。他将我们的金钱比作吗哪。保罗教导说,我们拥有的金钱是上帝的恩赐,正如吗哪是上帝给旷野中以色列人的恩赐一样。


以色列是一个与上帝立约的神权政体


内容选编自:《慷慨的正义》

《慷慨的正义》是美国的提摩太·凯勒所著的书籍,由上海三联于2015年5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