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獲“大師獎”惹眾怒:一文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

文丨帥呆的易簡君

這兩天易簡君看到一個好笑又好氣的新聞,明星江一燕跑到國外去領了個“美國建築大師獎”,被全網懟上了熱搜。

拿獎也就算了,雖然咱也沒聽過這個獎。關鍵是,人家江一燕覺得自己還真配得上“大師”這個稱號,一點不手抖。

易簡君只能感慨,在大師越來越少的年代,就連明星都扮起大師來了。對那些默默耕耘甘做冷板凳的真正大師來說,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今天易簡君給大家推薦一本《大師巨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什麼樣的人才配得上大師的稱號?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江一燕獲“大師獎”惹眾怒:一文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

狂人黃侃

蔡元培當北大校長的時候,黃侃在北大教書,剛好胡適也在北大教書。黃侃提倡文言文,胡適提倡白話文。怎麼看都不順眼,不順眼就得罵,是黃侃罵,胡適被罵。

先是背地裡罵,比如講課的時候。黃侃說:“白話文與文言文孰優孰劣,毋費過多筆墨。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胡某本人,若用文言文,“妻喪速歸”即可;若用文言文,就要寫:“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11個字,其電報費要比用文言文貴兩倍。”

全場大笑。

然後當面也罵,比如路上遇見的時候。黃侃:“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未必處於真心?”胡適一臉問號:???黃侃:“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就不該叫胡適之(胡適,字適之),應稱“往哪裡去”才對。”

胡適:……

最後當眾也罵,比如一起聚會的時候。這次胡適先說話,胡適:“京劇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馬,用兩把旗子就算是車,應該用真車真馬才對!”黃侃覺得機會來了:“適之,適之,唱武松打虎怎麼辦?”

胡適:……

黃侃狂,是因為有真本事。“周秦古音之研究導源於宋,昌明於清,至章炳麟、黃侃乃總集前人之大成”。簡單說就是,宋代以後,研究音韻學這塊,黃侃和他師父最牛逼,沒有之一。

曾經有個叫吉川幸次郎的日本人在中國留學,喜歡琢磨古書,某天遇到困難,橫看豎看,都琢磨不透,就去請教老師。

問周作人,周作人搖了搖頭,說“你去問胡適吧”;胡適一看,也搖了搖頭,說:“你去問俞平伯吧!”吉川就去敲俞平伯家的門,出來個小巧可愛的富人,直接回了三個字:“不在家!”

有人建議他去問黃侃,吉川不敢,知道他罵人厲害。認識黃侃的人說,你去吧,保證不罵你。吉川就去了。

書還沒拿出來,黃侃就笑了:“你這是宋人夾註。”意思是,這話原來不是這話,是宋朝的一個人在旁邊加了個註釋,後人把他它當成了原話一起讀,是個誤會。

多年以後,黃侃去世了,吉川也老了,都寫留學回憶錄了,還對黃侃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才是真正認真讀書的人。”

江一燕獲“大師獎”惹眾怒:一文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

忍者胡適

講完黃侃,再講胡適。

只看得起自己的李敖,一生罵過3000餘人,唯獨沒罵過胡適半句,還感嘆:“看到了胡適的原配,才知道他的偉大。”

胡適的原配,叫江冬秀,愛打麻將,脾氣暴躁。最暴躁的時候,拿起裁紙刀,直接就往胡適臉上扔,幸好沒中,不然民國少了個君子。

胡適是官宦之家、留美博士、北大教授,有錢、脾氣好、還長得帥,溫文爾雅、君子風度。江冬秀是舊式女人,裹小姐、沒什麼文化、脾氣也大。說門不當戶不對,也不為過。

兩人是包辦婚姻,1917年,胡適娶了江冬秀,終其一生,胡適都沒想過要離婚:“假如我那時忍心毀約,使這幾個人終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責備,必然比什麼痛苦都難受。”

江冬秀是命好,因為她嫁給了胡適。連張愛玲都佩服:他們是就是婚姻裡罕見的幸福例子。

在家裡怕老婆,不代表胡適在外面怕權貴。

1958年,胡適從美國回臺灣,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就職典禮很隆重,連“總統”蔣介石都來了。

當著胡適的面,蔣介石大談“倫理”的重要性,還把新文化運動批了一頓。

輪到胡適發言了,胡適上來第一句就是:“總統,您錯了!”臺下掌聲立馬就來了。

蔣介石賊尷尬,表面笑嘻嘻,心理媽賣批。蔣介石也搞笑,回來就把心情寫在日記本上:“今天實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橫逆之事。……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謬至此,真是一狂人。”

這樣的胡適,又有幾人做得到。

江一燕獲“大師獎”惹眾怒:一文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

傲骨陳寅恪

1925年,清華學校改製為清華大學,設立國學院,由吳宓擔任主任,聘請大師,主持籌備事宜。先後到校的有王國維、梁啟超和趙元任,都是響噹噹的大學者。

還差一位,梁啟超向校長推薦陳寅恪。

校長不答應:“他是哪一國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校長:他有沒有著作?梁答:也沒有著作。校長: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那就難了,梁啟超火了:“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價值。”

校長一聽,不再猶豫,請。於是就有了後來清華園“四大導師”的傳奇。那一年,陳寅恪37歲。

陳寅恪上課有個原則:“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人稱“四不講”教授。

不少教授慕名前來聽課,包括朱自清、馮友蘭、吳宓等。吳宓是陳寅恪的忠實粉絲,風雨無阻,陳寅恪上課的時候,他就拿個小本子,坐到教室的最後排,像個小學生,抬頭看老師,低頭做筆記。

上完課後,陳寅恪問吳宓,我講得對不對?吳宓連忙點頭應答,您說得對,您得的對。

江一燕獲“大師獎”惹眾怒:一文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大師

要真大師,不要假大師

在民國,這樣的大師數不勝數,永遠的蔡元培、暴躁的傅斯年、頑皮的金嶽霖、血性的聞一多、踏實的費孝通、奇怪的辜鴻銘、大膽章太炎、瘋狂熊十力、狂娟的劉文典、痴情的沈從文……

貫穿中西的學人風骨,深切沉重的現實關懷,及純粹偉大的高貴靈魂。正是他們,撐起了一個時代的光輝,也塑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不但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學術著作,還有傳播知識的使命和擔當,更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省思和探索。

不是因為你花了點錢,請了個設計師,蓋了棟樓,你就真的成“大師”了。回去好好掂量掂量,是否真的具備這三項資格,再出來炫耀不遲。

我們需要的是真大師,不是假大師。

為什麼要讀大師?胡適的答案最有說服力,一個人在成長中就應該多讀名人傳記,以激勵生命,引領人生。

這也是《大師巨匠》的初心:主要意在提供一些前輩努力的足跡,供青年有志之士得以有所參酌,有所借鑑,有所學習。

讀什麼樣的書,和什麼樣的人並肩而行,大概率你就能成為什麼的人。

喜歡胡適,你會變得儒雅大方溫潤如玉;喜歡吳宓,你會變得全神貫注鍥而不捨;喜歡魯迅,你會變得嫉惡如仇一針見血;喜歡黃侃,你會變得不拘小節風騷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