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柱上實現生命奇蹟的人“荊門好醫生”王丹

年少時,他懷揣著醫生夢,立志做一個對人民健康有用的人。工作後,他成為荊門二醫脊柱外科的一名醫生,為眾多患者解除脊柱的病痛。他用自己的勤勞奮進,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在脊柱上实现生命奇迹的人“荆门好医生”王丹

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10多年來,王丹工作中大多數時間都在手術室裡度過的。他擅長各種脊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脊柱及四肢創、頸肩腰腿痛、脊柱退行性疾患、脊柱微創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對脊柱腫瘤,先天性脊柱疾病及畸形,脊柱原發及繼發相關疾患有較深的研究。

作為一名脊柱外科醫生,他手術中常常和患者的“脊樑骨”打交道。

在脊柱上实现生命奇迹的人“荆门好医生”王丹
在脊柱上实现生命奇迹的人“荆门好医生”王丹

有人說,脊柱外科醫生是“終日在懸崖峭壁上行走的人”,因為脊柱方寸之間集中了大量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手術操作時若辨識不清,極有可能造成神經、血管、脊髓的損傷,嚴重時可致癱、致死。而王丹則正是在脊柱上實現生命奇蹟的人。可以說,他手術中的每一刀,都關係著患者的終身幸福。

對於脊柱外科醫生,既需要耐心、細心、愛心,又要腦、眼、手的靈敏配合,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一直以來,王丹虛心好學、刻苦鑽研,苦練基本功,學習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了常見病、多發病的常規診療方法。

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他先後到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奧地利維也納多瑙醫院等多家國內、國際一流骨科醫院學習。同時,他積極參加省市各類技能大賽,在比賽中不斷錘鍊自己的技術。由於專業技術突出,他分別於2008年、2013年獲得“荊門市醫療急救技術能手”和“全市衛生系統技術能手”稱號。

作為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荊門二醫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醫院科室和醫護人員個人的發展。這種跨越式發展不僅需要勤奮、奉獻,更需要不斷創新。王丹就是二醫眾多創新者中的一位佼佼者。

他率先在荊門明確提出脊柱動態不穩定理念,並開展課題應用臨床,提高脊柱外科診治水平。

他率先在全市開展快速康復醫學及快舒康復醫學工作,積極建設無痛病房、無血病房、無菌病房、無栓病房,通過醫療護理各個環節的預判、優化和積極處理,從而達到病人無痛、無血、無菌、無栓、快速、愉快康復,提高患者滿意率,縮短治療時間,降低醫療總體開支。

他積極開展推廣各種骨科微創新技術:各類脊柱阻滯技術、椎間盤鏡技術、椎間孔鏡技術、椎體成形技術、椎體後凸成形技術、微創鋼板及髓內固定技術、經皮椎弓根內固定技術、腰椎MIS-TLIF、OLIF技術、經皮微創治療跟腱斷裂、跟骨骨折微創手術入路等,降低骨科患者痛苦,減少併發症。

脊柱畸形矯正手術是脊柱外科公認難度較大的手術。對於王丹而言,這樣的救治案例已經不勝枚舉。

曾有一位母親帶著女兒專門找到王丹,女兒因為脊柱側彎,從小自覺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性格也因此大受影響。

入院以後,王丹綜合考慮患者畸形的嚴重程度、生長潛能、雙肩、軀幹的平衡以及及脊柱活動度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制定了精細地手術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手術後,除了兩側植入的螺釘,X光片上的女孩脊椎與常人已並無兩樣。

“雖然手術風險和難度極大,但在我內心仍不斷要求自己,追求百分百的手術成功率。”工作中的王丹,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即便手術成功,但患者仍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那就不能算治癒。”

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之餘,王丹還連續10餘年開展各類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把先進技術、先進理念介紹給更多的人。

他制定了一套荊門骨外科質控管理標準和管理流程,嚴把骨外科醫療質量關,通過培訓、規範、督導、監控,積極提高荊門地區骨外科整體技術水平,造福著荊門百姓。(廖亮 鄭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