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共入围55部作品,其中大多数影片基于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与参与观察,作者多元、主题开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对这个时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的影像守望。视觉人类学观察近期将对部分入围影片进行简要介绍,期待这些民族志价值非凡的影片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观众群体与更长久的生命周期。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大利》取材于贵州榕江大利侗寨,拍摄一年,反映大利侗寨人们的传统本味习俗与生活。侗族是歌的民族,在他们的歌中,我们能体会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丰富与细腻。

本片以杨成方寨老的点滴生活贯穿全片,除了以重建设风雨桥、住房和侗族特有的牛腿琴制作与演唱为线索,带入大利侗族的各种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他们的歌,乐器,食物,家庭,老人与小孩,节庆等让你感受到原生态的侗族生活气息,也体现到一定的现代文化带来的改变,这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正在交汇的时节!

我们不知道传统的文化还能存留多少年,现在记录下历史,留存后人!谨以此片献给所有还保持传统乡土生活的人们。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杨建芬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居民,她的独生女儿在汶川大地震中丧生,她一度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杨建芬的父亲看到自己女儿的情绪日益消沉,倍感担忧。

几番权衡之后,他和家人做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孙女,也就是杨建芬亲弟弟的女儿方杨维莉过继给杨建芬做养女,本意是让方杨维莉陪伴自己的姑妈(三娘)尽快度过这场灾后应激障碍的难关。

养女方杨维莉的到来,给这个沉闷悲伤的家庭氛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起初的一段日子里,方杨维莉洗衣做饭样样都行,杨建芬两口子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不住的夸奖着方杨维丽,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亲生闺女方娟的影子。

随着二人相处的时间增加,她眼见方杨维丽的一些小缺点慢慢的暴露出来,就更加思念起亲生女儿方娟来。并且在日常中开始时不时的拿方杨维丽跟方娟做比较,这让方杨维丽很是苦恼,她在家里洗衣做饭的次数越来越少。

就这样,这个才刚刚安定了没多久的家庭,又慢慢充满了火药味,家庭矛盾越来越激化,就像火药桶一样,一触即发……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彝族克智是国家级非遗名录,内容广博,涵养天文、地理、历史、传说,形式自由洒脱,天马行空,旁征博引,是彝族民间古老智慧的象征。

凉山州美姑县尼哈乡尼哈村7岁的彝族少年吉则尔曲是近几年凉山彝区涌现出的少有的能够流利演说克智的少年。本片讲述了吉则尔曲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涵养克智艺术的非遗水土以及他学习克智艺术给他家庭带来的深深困惑。

克智艺术的传承、传播在广大彝族社区日益空心化、空壳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濒危处境。

吉则尔曲的父亲在彝族老人古老的智慧里找到的答案是坚定两腿走路的信念,既要培养儿子努力学习克智艺术,力争成为克智高手;同时也让尔曲接受更好的现代教育,传承传播这一古老艺术,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十世班禅大师曾说过,“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牦牛与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生死相连,牦牛与藏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乐都区海拔3000多米的农牧区,生活着一户与牦牛世代相伴的藏族人家。从六岁起开始放牛,与牦牛共同生活了四十几年的阿爸,将来会离开牦牛,搬去县城居住的奶奶、考上重点高校,面临现代与传统、汉文化与藏文化交融的小女儿……

传统的牧民生活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发生改变,在人与牦牛的相处中,藏民千百年来的文化信仰是否也已经被悄然撼动?小女儿从现代化的高校重返家园,她与牦牛的情感又从何谈起?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柳琴戏是流布于豫鲁苏皖的稀有剧种,柳琴戏的音乐配器为民间俗称的土琵琶。因成本、音色等种种原因,半个世纪以来,乡民们一直自行研发做琴的门径。

时至今日,柳琴戏已淡出村野,做琴也后继无人。居住在姜庄的老艺人秦化光,是今天屈指可数的手工制琴者。这个盛夏,年近古稀的秦化光决定制作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把柳琴……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一缕丝绸,为中国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一架织机,铺开经纬分明的商业版图;一种工艺,记载真正的“中国质造”;在过去的100年里,“黄金之纱”曾随着战争、消费习惯的改变而销声匿迹,又随着改革开放焕发生机。

用个体生命照见大历史的方式,挖掘一件国际高级定制服装背后,中国人的制造王国。以“黄金之纱”的制造过程为线索,让“黄金之纱”的制造者们逐一亮相。

讲述在“世界工厂”的大环境下,中国广东,依然保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默默无闻,生存在行业的最底层,但都身怀绝技。正是毫不起眼的他们,秉承传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制造出世界最昂贵的丝绸之一——香云纱。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生活在江西省婺源县的汪宣烈,现在是手工花灯的非遗传承人,以他与走马灯为切入点,在现当代社会背景下,寻找出传统手工艺品的生存出路。“传统文化”和“匠心精神”带给很多传统手艺人的,除了荣誉也有压力。我们这次作为一个倾听者,去听听民间的手工艺人汪宣烈的心声。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这是一部走进海南黎族最后一个纹面师的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她生活在偏僻的村庄,不为人知的角落。她们不是渐渐的淡出我们的视线,而是在人们的关注中从未真正的存在。瘦骨嶙峋的她却忍着病痛挑水、洗衣,在苦海无涯的生活中,她却能够笑唱山歌、面对生活、感恩社会。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广西西林县八大河村位于桂、滇、黔三省交界的南盘江畔,壮族人世代聚居于此。在生活劳作和节日庆典等场景中,壮族妇女身穿的衮服成为最显著的民族标识。

时事境迁,流行服饰商铺林立街头,但壮族传统裁缝铺仍然在夹缝中得以坚韧生存,其背后蕴藏着西林壮族民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壮寨裁缝创新传续的力量。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传统技艺的延续需要内生动力。

裁缝手艺不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和情感深厚而绵密的传承。

壮寨的郎坚美裁缝演绎了“生计、融合、坚守、创新”的故事,她用针线缝纫维系生计,同时传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在不同身份的转换中将壮族传统与他族和现代技艺相融合,在创新中激活了壮族衮服的生命力。民族技艺和记忆浸润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践行和坚守中,焕发勃然生机的未来可期。

入围影片简介(一):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属于直过民族,直过民族指的就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本片的拍摄地点选择在独龙族人口聚居密集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从该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出发,反映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独龙族人民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