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得小镇青年者,得天下。

华语电影市场中,谁能俘获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的芳心,谁就能黑马逆袭,成为10亿+,N亿+。

电影质量是很重要,但只要题材、内容符合小镇青年的口味,往往都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还能弥补故事的薄弱之处。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西虹市首富》、《战狼2》、《前任攻略3》,多部商业大片在小镇青年的助推下创造了票房奇迹,赚了个盆满钵满。

巨大收益面前,导演、出品方竞相折腰,推出适应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商业电影。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可通杀华语、北美、西欧市场、适应力极强的华裔导演李安却背道而驰,放弃广袤的电影市场,开拓起技术的新边界。

用超前的“120帧+3D+4K”的超前模式挑战全球影院的放映设备。

上周五,李安新作《双子杀手》上映。

《双子杀手》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北美上映后,好莱坞影评人的如潮恶评,MTC均分33,烂番茄新鲜度只有可怜的29%。

好莱坞遇冷,中国市场也甚是凄凉,上映一周,票房未突破两亿,豆瓣勉强破7,仍是李安电影中不折不扣的低分。

对于十亿投资的大片来说,这一成绩不仅回本无望,还赔上来了李安一贯的好口碑。

让他如痴如醉、热切追逐的高帧率,终究未能打开全球市场,勾起普通观众的观影欲。

1:陌生的技术

2016年,世界上第一部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

人物细微表情的捕捉,细入发丝的物体运动,泪水从眼眶到缓缓低落,24帧不能捕捉的细节、无法实现的效果被120帧轻松搞定。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可惜的是,高帧率电影有了,但多数影院的解码能力却还停留在24帧,无法解码李安的“美”。

少数60帧的影厅也被标注为影城特色,能解码120帧的更是屈指可数。

三年后,支持120帧的影院多了,60帧电影也成了家常便饭,可高帧率电影依旧只存在于李安的世界。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格拉咖啡店地下室,向观众播放了他们制作的电影《火车进站》。

虽然被屏幕中的动态画面吓得四散而退,但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电影技术的魅力。

直到今天,技术仍是是电影无法回避的问题,从幻灯片式的照片连放到现阶段通用的24帧,再到60帧和李安钟情的120帧。

帧数的提高,电影技术的进步,让电影人的梦更美了,更梦幻了,让观众有了更美妙的观影体验。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如同初入市场的3D电影,观众对于陌生技术的接受需要时间,影院也需要设备更换的时间与费用。

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推广需要先驱者们不断实践、改良,用新技术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电影。

显然,李安做到了,新作《双子杀手》的画面完成度、观影快感要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成熟的多,技术与故事间也有了互动。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影片一开场,李安就借助高帧摄像机,为观众创造了一场高能狙杀。

好莱坞大片中,类似狙杀的戏份并不少见:数百米乃至公里外的楼顶,冷血杀手扣动扳机,目标应声倒下。

《双子杀手》中,射击前狙击枪望远镜里的一闪而过的火车被拍下,射击时威尔史密斯手指的毛发的颤抖清晰可见,射击后杀手细微的表情变化也被清晰捕捉。

24帧无法实现的紧张、压迫感溢出屏幕。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还有影片后半段酣畅淋漓的枪战、影片结尾克隆杀手出场,李安都将技术与故事完美融合。

高帧率的应用场景也有所扩展,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简单文戏扩展到动作3D,有了大范围商用的可能。

2:熟悉的李安

技术的魅力自然不用赘述,但对普通观众,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无法享受满血模式的观众而言,故事有没有吸引力更为重要。

毫无新意、流于表面、令人失望,影评人口中平庸成了《双子杀手》的最好注解。

若没有新技术加持,他们甚至会将它归类烂片。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如此清一水的差评真的来源于影片的故事吗?

绝对不是,翻看《双子杀手》的编剧团队,你甚至会赞叹这堪称豪华的团队。

创作《权游》剧本的戴维•贝尼奥夫、《饥饿游戏》的编剧比利•雷、《雷霆沙赞》的编剧达伦•莱姆克,随便一个都是好莱坞的顶级编剧。

即使三位大咖的创作思路有差异,深谙中庸之道的李安也有足够的能力调和这些矛盾。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其实,影评人的失望源自于观影预期与观影感受间强大的落差。

为了试验新技术,李安选择用最为稳妥的方式制作《双子杀手》,故事延续了好莱坞电影的一贯风格。

中规中矩,魅力稍显不足。

除了扑街的《绿巨人浩克》外,他几乎从未失手,即便票房不佳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让PTSD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街知巷闻的热门话题。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相较之下,《双子杀手》就成了“平庸”、“让人失望”的电影,但仔细咀嚼、回味,四平八稳的故事之中依旧藏着那个熟悉的李安。

大反派克雷收养了小克,虽然动机险恶,但却真心付诸于这个孩子,培养他成为最好的杀手。

父亲用自己的意念控制儿子,儿子却根据自己的是非判断,反抗强权父亲。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除了养父与养子外,年仅半百的亨利与23岁的克隆人小克也形成了父子间的感情。

见多识广的亨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引导小克做正确的选择,避免和自己一样固执,以至“孤独终老”。

小克却依旧我行我素,做着与23岁的亨利一样的事,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做着固执的自己。

遇到小克前,亨利不敢照镜子,不愿看到苍老的自己,遇到亨利后,亨利又找回了固执的自己,找回了自己的良知。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先用东方人的深情不遗余力的描述父子情深,再用西方的理性视角结构、反思父子深情,甚至不惜对抗父权。

如此父子深情,除了熟悉的李安,谁也拍不出。

3:“撕裂”的电影

《双子杀手》并非首部采用高帧率的电影,但关于影片的话题讨论中,新技术成了不可避免的词,甚至超过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一方面,高帧影院数量的增加,让普通观众有了欣赏高帧的机会,更愿意参与讨论。

更为重要的是,《双子杀手》中老派好莱坞故事与新潮技术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借助新进的特效技术,观众又一次欣赏到了威尔•史密斯英俊的面庞,感受到了超越时间的青春感。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惊艳只停留在人脸之上,小克的故事和几十年前的威尔•史密斯没有丝毫差别,依旧是老派的好莱坞杀手。

高帧率下,原本可以模糊过的痕迹也被无形地放大,多了塑料感与特效感。

小克是真实的,但真实到虚幻。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作为一次新技术尝试,《双子杀手》是成功的,带给观众的观影快感也是24帧电影无法创造的。

但,如果将动辄百元的影票与老掉牙的杀手故事考虑在内时,新技术的吸引力显然无法满足影评人对李安的超高预期,弥补观众对于故事的失望。

周票房不足两亿,口碑两极分化,李安新作《双子杀手》扑街了吗?

抛开高帧率,60帧3D、24帧2D版本的《双子杀手》仍旧是一部合格的、值得一看的好莱坞电影。

当然,它也仅限于合格。

码字民工:小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