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別走,康樂路等你

放學別走,康樂路等你

西

青春×記憶×學生時代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總會有那麼一條街貫穿你的青春路。

如果讓你重回那條街,你會想起什麼?是學校門口的雞柳夾饃,是永遠擠不上去的13路公交,還是當時一起與你並肩的那個少年?如果你已經有一些忘記;如果你還願意記起;如果泛白的校服依然可以翻湧起你內心沉睡著的年代;如果梧桐濃郁的樹蔭還未曾完全走出你的夢境。那麼今天與我一起,再走一次那條青春路吧!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在東郊有一條裝滿了青春故事的路,它叫做康樂路。

參天的梧桐,不高的樓房,店鋪舊舊的門臉,以及穿著各色校服、嘻嘻哈哈走在回家路上的青蔥少年,在冬日陽光的襯托之下,都變得格外耀眼。畢業多年再次回到這條街道,回憶瞬間被勾起。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康樂路上集中了西光,黃河,華山……大大小小多所學校,一部分人的學生時代全部在這條路上度過。從門口依次經過,彷彿又恍惚看到晚自習教室透出的燈光,講臺上老師高亢的講課聲,課間各種嬉笑打鬧聲,放學鈴響起後,一起衝出校門吃飯的時光。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對於西光中學的學生來說,最值得驕傲的不是和許巍,郭文珺是校友,而是每天可以自由的出入“白宮”。這個常常被調侃的建築,只有康樂路上的學生才知道,他實際上是個衛生間,不過在畢業的時候會和廁所拍照這種事,大概也就只有西光學生會做出來,他們可能會在之後回憶往事時說一句:好想再上一次白宮啊!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除了初中部的白宮,高中部的斜塔也應該是西光學生最難忘的記憶吧?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早上圍著黃河魂雕像晨讀的學生,是黃河中學最美的景色。郎朗的讀書聲,充滿朝氣的臉龐,可是中間也不免夾雜著一些不好好讀書的學生。偷偷咬口菜夾饃,看老師過來趕緊用書把嘴擋住,或者是偷偷拿出MP3,耳機從高領衣服的領口伸出來,和同學一人一隻耳機分享昨天新下載的流行歌曲。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印著黃河校門的定製作業本和黃河專屬的存車牌,你還記得嗎?當年你們一個單詞抄寫幾遍?在車棚有沒有發生一些關於青春的故事?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華山中學門口第一家雞柳夾饃最好吃,炸的酥脆的雞柳配上酸甜可口的番茄醬,夾進熱騰騰的荷葉餅裡,來不及吃早飯帶一個去教室,課堂上偷偷把頭埋進桌鬥咬一口,幾分鐘就能消滅掉。第三家賣關東煮的阿姨,那句“來,阿姨送你個豆腸”真的相當魔性,每次憋笑著買完,和最好的朋友一邊聊著一邊吃,最後一定要喝一口紙杯子裡熱熱的湯,全身都暖和起來了。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現在門口的小商店都拆了,但是記憶永遠留在心底。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當年那件紅白校服是多少人塗鴉的畫板,睡覺的枕頭,下雨的雨披......他總會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畢業後每次在街上看到穿這件校服的學生,總會有種親切感。聽說現在校服已經換了,但是那件畫著哆啦A夢的校服,至今珍藏。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不長的一條街珍藏著許多人學生時代的回憶,化作一個個特有的青春符號:馬奎、張軍、潤澤、龍行、華山俱樂部、傑座、天賜……那時候的快樂很簡單,早上排隊吃一碗胡辣湯就很開心,下午和朋友翹課開黑就很歡樂,放學來一杯校門口的關東煮就很幸福。而現在,卻在想著要是能夠回到校園,坐在當時最厭惡的課堂,那該有多幸福。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每週五下午一定會去的大眾書屋依舊還在,當時用僅有的零花錢淘幾本漫畫party、最小說,就像撿到寶一樣開心。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轉角服飾,好像從很多年前就一直在,店裡的衣服總是緊跟潮流,柔軟的韓範毛衣,帥氣的牛仔外套,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通常老師說的“某某練習冊你們自願購買”,那些當真的同學你太天真了,哪次不是大家組隊去教育書店買好,回家按課時完成。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教室後邊總會有一個袋子,用來收集平時同學們喝剩的飲料瓶,隔段時間值日生抬著去回收站賣了,然後再把零零整整的幾塊幾毛錢充進班費裡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當年最羨慕的就是不用在學校上文化課,出去學美術的同學,一個假條就能輕鬆地進出校門,每次想跟著偷偷混出去的時候都會被門衛大爺發現,然後痛批一頓。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便民早市的雞蛋灌餅是大家的最愛,在煎餅攤前總能聽到“阿姨,要5個,夾火腿”,當時單純的友誼就是你幫我帶個煎餅,我幫你帶個胡辣湯。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永遠擠不上去的13路,是多少人的噩夢?當時多少人都在想:如果家在學校附近,那該多好啊。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買的各種樣子的筆記本永遠都捨不得用,最後越攢越多,現在翻出那些印有鐵塔和憂傷文字的筆記本,真的對當年的審美表示深深的質疑。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馬奎胡辣湯作為東郊胡辣湯的扛巴子,不論春夏秋冬,店門口總能看到大排長龍的人們,有時候隊尾已經拐到了馬路上。坐在馬路邊吃胡辣湯,“大板凳+小板凳”已經成為了康樂路多年來熟悉的一景。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大鍋裡的胡辣湯冒著白色的霧氣,伴著濃郁的香氣,勾起人們的饞意。阿姨一手掌勺攪鍋,一邊問大碗小碗?動作嫻熟地盛好,淋辣椒,順帶著遞上一塊餅。綿軟的土豆和飽滿的肉丸牽動著每個人的胃,一天不喝舌尖就索然無味,再配一塊餅,那個感覺美滋滋。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現在馬奎胡辣湯搬到了不遠處的新店面,環境更好,味道也依舊正宗,但是總覺得少了一些關於情懷的東西。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這條路承載的不僅有學子們的青春,還有職工們的歲月。學校裡的學生們嬉笑打鬧,爭爭吵吵度過青春的豆蔻年華;老街坊裡的老人們慢慢悠悠、搖搖晃晃享受晚年的悠然時光。街道兩邊小區林立,十六街坊、十七街坊、九街坊、十街坊……多是上了年代的樣子,飽經風霜。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這些各種用數字命名的街坊,也不知道遵循著怎樣的原則,只知道他們都是各大軍工企業圍繞工廠而建的生活區。提到這些軍工企業更是在學生間被傳得神乎其神,

“聽說當年打仗用的子彈就是某某場造的,特別猛”“有人說那天晚上看到一排坦克從康樂路上過去”……學生間真真假假的傳言,給這幾個工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老街坊裡的居民絕大多數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些工廠,辛勞了一輩子,現在享受著自己晚年的悠閒時光。或是在院子裡散散步,拉拉家常,或在家開個小飯桌,為那些中午回不了家的小孩,準備溫暖可口的午飯。對那些小孩來說,這幾個街坊就像自己的第二個家,街坊的角角落落都佈滿了他們的腳印。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放學後的涼亭就是孩子們的世界,有三五紮堆吃著零食說八卦的女生,還有一些偷偷摸摸學大人抽菸的男孩子,中間夾著幾對小情侶,和抄作業的不良學生......直到天色漸漸變暗,這些學生們才慢慢散去,街坊裡恢復平靜。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在康樂路,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後山。老人在這裡鍛鍊,情侶在這裡遛狗,學生在這裡打架,完全不同節奏的幾種場景,在這裡卻顯得格外和諧。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這個被東郊人叫做“後山”的地方其實是一座巨大的古冢,叫做韓森冢,至於冢主究竟是誰,至今仍無法解開籠罩在其上的重重迷霧。如今,這裡雖然已經被一棟棟現代化的高樓所包圍,荒草叢生卻人氣不減,塊開闊的場地成為了周圍居民休閒娛樂的“後花園”。老人們會結伴來這裡晨練、散步,天氣好的時候還有人會來這裡放風箏,大冢就像個集市一樣,熱鬧非凡,攤販們的叫賣聲,孩子們嬉戲打鬧的歡笑聲在空中迴盪。

對於康樂路上的學生來說,韓森冢不僅是學校附近的一處地標,更承載了許多人的青春與回憶。但所有的回憶與情感化作一句:放學別走,後山見!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青春美好,但總有走到頭的時候,就像這短短的康樂路,伴著微風走到盡頭,彷彿重走了一遍青春,再回頭髮覺青春已經如車流一般離我們遠去。

年輕的少年少女們在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出了青春和熱血,那些蘊含在心底裡的夢想的種子,也在這條道路的延伸中,不斷萌芽成長。但散落在這裡的青春永遠不會消失,相信只需要一種美食味道,一段熟悉的音樂,或者是一個似曾相識的畫面,那些青春的故事就會自動浮現在腦海。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你有多久沒有聯繫老同學了?又有多久沒有回學校看看老師了?找時間坐一次擁擠的13路回到康樂路,重走一次青春路怎麼樣?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合作 / 18629240772

YOU MAY ALSO LIKE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放学别走,康乐路等你

宜家

冰峰

請 在 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