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自由泳的學習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從練習打腿開始,再到練習划水和換氣,最後練習打腿與划水的配合;全浸的教學方法是從身體平衡開始,到身體側轉練習,再到划水練習,最後學習換氣,兩種方法各有優勢和不足。

事實上,全浸教學是將傳統教學沒有明確說出來的身體平衡、動力鏈等內容作為專注點,將自由泳的遊進過程進行了細化分解,省去了傳統教學下泳者個人自悟的過程,從而成為最適合成人學習自由泳的教學方法。

如果以學習一門武功來做類比,自由泳要學得好,需要做到內外兼修,內功為基,外在的招式也應找到精進的方向,唯有如此,自由泳技術才能不斷進步。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1、一切動作的前提是身體平衡與形成合力

身體平衡自不必說,很多泳者在沒有練習基本的平衡能力之前,急於游泳,站在水中看,他們的體位呈現傾斜姿態,幾乎是上半身拖著下半身在遊,遊得又累又沒有效率。

身體平衡練習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分享過,這裡重點講述身體動態平衡的練習方法。

雙臂向前伸直,平趴在水中,核心部位用力,讓身體從平趴轉成側身或是仰面朝上,體會核心用力的感覺,接下來,一條腿向下打水,使身體轉動成側身,注意穩髖和打腿帶動身體側轉的關係,最後,核心用力啟動身體側轉的同時,一條腿向下打水,兩者結合完成身體側轉。

注意,如果雙臂向前伸直時做以上練習遇到困難,可以將雙臂放在身體兩側,手掌貼著大腿根部,難度會小一些。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2、自由泳遊進時的兩側

從頭經過脊椎到臀部的身體中心線,將身體分為左右兩側,一側為支撐側,一側為動力側,自由泳的遊進過程就是支撐側負責保持平衡,動力側負責加速提供動力,兩側交替輪換的過程。

這個前進過程與踩滑板車沒有什麼區別。踩滑板車時是一隻腳站在滑板車上,另一隻腳負責蹬地,蹬地提供動力,站立提供支撐,在蹬地的一瞬間,身體重量很快地轉移到站立的那條腿上,這樣滑板車才可以滑得更遠。

自由泳也是這樣,在向後推水的同時,身體重量要隨著身體側轉快速地轉移到支撐側,這即是全浸游泳教學強調重心轉移的由來。

當然,身體中心線非常重要,自由泳時頭部的穩定性是關鍵中的關鍵,如果滑板車的車把的作用一樣。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3、動態平衡需要拉與推形成合力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下半身永遠比上半身有力強壯,任何運動如果捨棄了下半身的參與,就後勁乏力。

游泳了不例外,雖然說自由泳手臂划水提供前進動力的95%左右,腿部打水提供前進動力的5%左右,但這並不是說這5%就可有可無,因為如果沒有良好的腿部打水,它可能會拖累掉大部分的划水動力,手臂划水的一大部分力量被迫去用於維持身體平衡,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動態平衡就是在核心部位主導身體側轉的同時,腿部打水加速身體側轉,從而使得身體重量更快地向支撐側轉移,與此同時,動力側手臂加速推水,以快速遊進避免身體下沉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下半身還沒有來得及下沉,重量就被轉移到支撐側,變成遊進的動力了。

回想一下踩滑板車的過程,如果身體重量不轉移到滑板車上,即使腳在地上使勁蹬,滑板車也無法快起來,重力才是動力發揮作用的前提,顯而易見,給空塑料袋裝上有重量的東西會扔得更遠。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泳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