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民國大總統馮國璋見識過依蘭“上元節”

  關於黑龍江省依蘭縣城“上元節”的記載出現於光緒二十一年出版的《東遊紀程》,主編是清末名將聶士成,在與聶帥一同來到三姓的還有一赫赫有名的人物馮國璋,只不過馮國璋這個民國大總統,當年的身份還是一個聶士成的隨從學生。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民國大總統馮國璋像

  《東遊紀程》書中寫到:“上元佳節,三姓城最重,民間皆舉燈,官因遍查之。一家不燃燈,即罰茶點蠟燭以為戲。至夕,比戶懸燈,人滿街道,爆竹之聲,連宵達旦。”元宵佳節“鬧花燈”是依蘭城最注重的傳統節日,到了正月十五這天依蘭城內通宵達旦地湧動著歡樂的人群,夜晚更是燈火輝煌,亮如白晝,爆竹沖天,沿街的商鋪和人家沒有不懸燈結彩的。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東遊紀程

正月十五鬧花燈扭大秧歌

  不知道從上世紀的何時開始,依蘭城元佳節“鬧花燈”的習俗隱匿在歲月的長河當中,取而代之的是正月十五“扭秧歌”。上世紀八十年代,依蘭縣組織的元宵節“秧歌大賽”甚是熱烈、火爆。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後面的樓房是依蘭縣電影院

  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說: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南北各地。逐步演變成燈會、年節中必須表演的習俗。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高蹺挑花籃在街道

  解放前,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城鄉群眾組織各種形式的秧歌隊,有龍燈、旱船、高蹺、背歌、臺閣、耍獅子、老漢推車等,到街頭表演,為機關、商店拜年。各商戶門庭,大街小巷,懸燈結彩,鳴放鞭炮。人們紛紛湧上街頭觀燈、看秧歌。四鄉的秧歌隊,走村竄鄉去表演。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地蹦子秧歌在夾信子

  解放後,由老八路帶來的翻身秧歌,於1947年土地改革期間流行於城鄉。男女老少組成秧歌隊,披紅掛綠,踩著三八鼓點(走三步退一步,鼓八下〉,歡快起舞,慶賀翻身,土地還家。當時縣城機關、學校、街道以及村屯都有自己的宣傳隊,經常到街頭表演。傳統秧歌:高蹺、龍燈、跑旱船、耍獅子等,也不斷地增添了新內容。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挑花籃

  在依蘭縣通江路與中央大街交叉口的原“二百”,踩高蹺、耍旱船的秧歌隊在鑼鼓的助威下,扭的熱烈火爆,彰顯著依蘭人熱情友善的審美意境。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秧歌隊在縣政府門前的精彩表演。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依蘭縣的秧歌演出中,囊括高蹺秧歌、地秧歌、舞龍燈、跑驢、旱船、挑花籃、燈官、西遊記師徒四人等藝術表現形式,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秧歌,將依蘭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頭頂上的秧歌”是一個壯漢將兩個四五歲的孩子架在肩膀上扭,依蘭人叫“插杆”也有人說是“背杆”、“肘擱”等。因正月十五天寒地凍,孩子綁在高高的架子身體行動不便,年齡小不抗凍,現在的年輕父母不捨得孩子吃這個苦,“插杆”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早在20年前在依蘭縣就失傳了,而外地卻大多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留下的依蘭耍“插杆”的老照片,已經成為了珍貴的歷史記憶。

依蘭縣秧歌表演中“插杆”技藝已失傳,老照片留下的影像難得一見

  依蘭大秧歌彰顯著關東人民的審美心態和藝術情趣,以她熱烈、火爆、逗趣、詼諧的獨特風格享譽華夏。 (文/陳達 圖/廖懷志QQ空間)

(親愛的朋友,寫文、搜圖都頗不容易,如果您認可筆者的創作,請麻煩抬起您的貴手進行如下操作,一是點贊,二是關注。自願原則,絕不勉強,謝謝您的理解和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