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高粱

是吉林这片黑土地上

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农作物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高粱红了”

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和向往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23日晚,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吉林省民族乐团演奏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首都的千余名观众齐聚于此,欣赏了这场充满吉林地域特色的音乐盛宴。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此次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阎惠昌执棒,特别邀请了著名板胡演奏家沈诚、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高音助阵演出。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乐团的百余名演奏员在该作品首演以来30余次的演出中不断提高打磨,为北京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吉林地域特色与深刻人文内涵的民族音乐盛宴,同时也一展吉林民乐几十年的深厚积淀。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创作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由著名吉林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吉林省民族乐团历时三年倾力打造而成。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该作品相继入选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并获得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等诸多荣誉。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乐曲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为时间线索,以“起、承、转、合”生命的轮回为意象延伸,在深深扎根于东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揭示了人与自然、土地与生命相互依存的质朴内涵,折射出黑土地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吉林民乐一直有着高亢、红火、率真、质朴的特色,在这个充满吉林风情的夜晚,随着一个个乐章奏响,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愈发热情高涨。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颤音琴敲打出空灵的声响,序曲《嗨嗨》带人走进了吉林晶莹的冰雪世界,也看到了冰封之下黑土地的蓄势待发。随后,《惊春》《忙夏》《青纱帐》《秋颂》《高粱红了》《闹冬》和《瑞雪迎春》依次奏响。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高粱红了醉成仙,不能忘黑土地无私奉献,不能忘松花江浸润浇灌,不能忘长白山日夜陪伴……”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此次演出唯一一首演唱作品《高粱红了》在女歌唱家高音的深情演绎下,唱出了吉林美景,也唱出了吉林人对家乡的深爱。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从春的播种到夏的期盼,从秋的收获到冬的喜庆,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以音符为载体,展现着关东地域风貌、呈现了吉林人文风情,也传递出了时代精神风范,向人们展示了东北人民丰富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关东大地质朴而深刻的人文精髓。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在外工作二十几年,听到这样动人的家乡歌曲,勾起了我浓浓的乡情,我为家乡这样好的发展而骄傲自豪。”观众刘墨感慨万千。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这场演出太震撼人心了。”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平时就喜爱音乐,这次她和全家人一起来观看演出。她告诉小吉,这场演出为专业演奏员及民间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耐看更耐听,具有独特魅力,是百姓文化生活不断繁荣发展的一个体现。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以音符为载体,展示了东北人民丰富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关东大地质朴而深刻的人文精髓。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时隔十来年的时间我们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经过一系列演出和研讨,以最好的状态将这部作品带到北京来,向祖国献礼。”省民族乐团演出中心副主任鲍维群表示。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您阅读了「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提醒」吉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奏响国家大剧院

秒,分享只用1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