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

曾經說過:"要在文化上有成績,則非韌不可。"

同樣的,魯迅的話對於孩子來說也很受用,孩子要想在做事情上能夠達成目標,也是需要一定的韌性和堅持的。

堅持作為一種意識上的重要品質,是需要慢慢的來進行培養的,它的過程是具有長期性的,是需要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來進行的。孩子因為自身年齡較小,本來在心性的發展方面就不成熟,他們在面對一件讓他們感覺到困難的事情時,往往就會望而生畏,不敢繼續做下去

這種情況,通常就會讓做家長的特別的發愁,常常會因為孩子做事情虎頭蛇尾的這些表現而感到失望與生氣。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那麼,通常孩子在做事情時,不能堅持下去的表現有哪些呢?

孩子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的2種表現

1.做事情失敗了就放棄

著名天文學家卡文曾經說過:"每個孩子在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觀滿懷好奇和敬畏。"

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從小就具有探索慾望,對於一些新鮮的事情都願意去主動嘗試。甚至為了更好的接觸到一些東西,他們還會向自己的家長提出請求:

  • (1) "媽媽,我喜歡彈鋼琴,對彈奏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您能為我去報一個鋼琴班嗎?"
  • (2) "媽媽,我看電視上的小朋友轉魔方那麼快,我也想要一個去試試。"

在遇到孩子的請求時,家長都不會輕易的去拒絕孩子,往往都會答應孩子。然而,在我們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之後,得到的結果卻是這樣的。

鄰居家的陳姐因為7歲的孩子俊俊喜歡學鋼琴的緣故,就為孩子報了一個鋼琴培訓課程。孩子剛去的時候,還比較積極,基本上每週都是第一個進入鋼琴教室的孩子。但是,有一次孩子卻不想再去上課了,陳姐就感到非常的疑惑,就問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俊俊說:"老師教了我們一首曲子,上次課的時候,要求學會的同學上來做一個展示,我便上去了。但是,我卻因為緊張沒彈好,弄得下面的小朋友都在嘲笑我,我就不想再去了。"

像俊俊的這種情況,就是由於一次失敗,就導致了他心理受挫,就放棄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2. 一件事情沒幹完就去做其他的事

還有一類孩子會在手頭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時,就丟下手上的事情,去幹其他的事情。在事情上,常常虎頭蛇尾,總是半途而廢,做不到善始善終的情況。

同事的小王的孩子辰辰就是如此,別看辰辰都10歲了,卻依然改變不了做事情虎頭蛇尾的情況。

有一天,小王晚上要加班,就將辰辰留在了家裡,臨走前還囑咐辰辰要好好的在家裡寫作業,辰辰也應聲答應了下來。

結果,等小王晚上10點加班回來之後,卻發現辰辰依然坐在那裡在寫作業。她就感到非常的奇怪,心想平常這孩子寫作業也用不了那麼長的時間,今天這是怎麼了。於是,就問了辰辰,辰辰說:"我們在寫作業的時候,聽到了樓下小夥伴們打籃球的聲音,就放下筆陪他們打球去了。"聽完辰辰的話,弄得小王心裡是氣不打一處來。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其實,有很多孩子都會在一件事情沒做完的時候,去做其他的事情,就會導致他們經常兩件事情都做不好,這也是在孩子身上比較常見的情況。

為什麼孩子做事情經常"半途而廢"

1. 孩子不具有很強的意志力

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說過:"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意志力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孩子如果不具備很強的意志力,他們在做事情上很容易就會"半途而廢"。

(1) 在聽課的時候,困了就會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

(2) 學吉他手磨的疼,就不再去彈了。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而他們之所以會形成意志力相對較弱的原因,與這兩個方面是分不開的。

(1) 平常家長對於孩子太過嬌慣,就導致孩子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放棄。

(2) 孩子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使得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

上面的這些原因,就會導致孩子不具備很強的意志力,使得他們在做事情上就會"半途而廢"。

2. 孩子的"抗挫"能力太弱

"逆商"也被稱為"挫折商"是由美國著名的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茨所提出來的,主要是指人們在應對挫折與困境時的一種能力。

通常"逆商"太低的孩子,在"抗挫"能力上也不會很強,導致他們在做事情上面常常會輕易的放棄,往往做不到有始有終。

(1) 老師點孩子回答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批評了,孩子就不願意再去學校上課了。

(2) 帶孩子去學滑旱冰,不小心將退磕破了,孩子就不願意滑了。

"抗挫"能力太弱的孩子常常就會在遇到小小的挫折時,就輕言放棄,導致在做事情上經常性的"半途而廢"。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家長該如何利用"蝙蝠俠效應"來幫助孩子堅持下來

在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讓一群4歲的孩子去玩一個比較複雜的開鎖遊戲,目的是為了觀察這些孩子能堅持多長時間。他們將這群孩子分為了兩組:一組孩子戴上了蝙蝠俠的頭套,讓他們去想象自己就是蝙蝠俠;另一組屬於常規開鎖組。

結果通過研究發現,假裝蝙蝠俠的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研究開鎖的方法,同時也會嘗試不同的方法去試。

後來,心理學家就將這個結果取名為"蝙蝠俠效應"。

從這個效應之中,我們也能夠在教育孩子方面獲得相應的啟發。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1. 滿足孩子在"榮譽感"上的需求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人們天生都渴望被尊重、被認可,渴望得到權利、財富和榮譽。"

孩子也不例外,滿足孩子的"榮譽感"更能夠來幫助孩子在做事情上面堅持下來。

在彈鋼琴的時候,出現放棄的情況,我們不妨就對孩子說:"寶貝,不要輕易放棄你的追求,看見電視上朗朗在維也納演奏的畫面沒,坐在那裡去為別人來演奏一首鋼琴曲,是一件多麼具有無上光榮的事情呀。"

我們讓孩子感受到了"榮譽感",孩子自然就會為了這份榮譽感而堅持下來。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試試“蝙蝠俠效應”

2. 巧妙地去誇讚孩子

法國著名作家拉羅什福科曾經說過:"讚揚是一種精明、隱秘和巧妙的奉承,它從不同的方面滿足讚揚和得到讚揚的人們。

我們不妨就對孩子進行巧妙的誇讚,那麼孩子自然就會在誇讚下,將沒做完的事情來堅持下來完成。

(1) "寶寶,作為未來的建築師,怎麼能因為一次積木倒塌而放棄了添磚加瓦。"

(2) "寶貝,再去想想這道題該怎麼解,我相信我家未來的數學家一定可以解決這道難題的。"

只要我們不過分對孩子誇讚,利用巧妙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誇讚,孩子自然就會在做事情上堅持下來,立志要做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孩子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時,我們掌握好"蝙蝠俠效應"就可以輕鬆讓孩子在做事情上,能夠做到有始有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