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医生家长打死都不让自己的子女学医这件事?

传染病疫苗科崔医生


在医生界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个医生,我的孩子想学医可以吗?

医生回答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如果不是亲生的,可以学医了。

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为什么很多医生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培养时间长

很多三甲医院都要求医生只要要有硕士学历。

如果一个人19岁开始读大学,读个本硕博8年制,出来已经27岁了,然后参加工作稳定下来已经30岁了。然后再

入职之后,每年还要继续教育培训,晋升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往上走,从学医开始至少需要20多年时间。

反观其他的大学专业,23岁毕业进事业单位或者企业,踏踏实实好好干,同时继续深造,7年时间过去,到了30岁很有可能都混成小领导了。

二、医生合法收入不高

医生是一个技术类职业,要担很高的风险,比如给别人看病看错了,或者没看好,引发的责任是很大的。虽然责任和风险很高,但国内医生的收入并不和这两者挂钩。

哪怕是擦玻璃,高空作业也要比地上作业收入高很多,医生呢?

承受着高风险,输出自己的技术,做最多的工作,有时候忙到不能回家,合法收入却不高。

医生是灰色收入比较高的职业(外出讲课,会诊,处方权,回扣,红包等),但往往只有专家医师收入才高,小医生的收入跟进外企或者其他公司相比实在不高。

三、医生工作很累

首先大部分医生都有值夜班经历,生物钟混乱。

其次真实工作时间很长。一个门诊医生,一上午经常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医生中午门诊是1点结束,吃饭休息半小时,下午门诊1点半就开始直到五六点钟。

然后还得做科研,发文章,评职称,这些都需要很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之余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晋升。

最后还要处理好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起因可能是很多方面,制度,管理,医生,患者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但是所有的矛盾都被患者家属推到医生身上。出现一次严重些的延缓纠纷,医生可能两三年都缓不过来。

我以前听说一个医生,他有一个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去世了,患者家属来医院大闹了一通,从此他就不再当医生了,你说这份压力有多大?

如果说医生挣得多,那都是正副主任级别的少部分医生,他们可以做到养家,出名,发财,任何行业高精尖人才的收入都很高。

这些终究只是少部分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医生领域,大部分人都是工薪阶层的普通人,却还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你对这个问题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松鼠课堂高老师


根本不是这回事。我认识一个三甲医院的心脑主任医生,医德极佳,口碑甚好,他儿子就读省级重点学校,是出色的高材生,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儿子学医,明后年就可以出来工作了,子承父业,估计将来也会是一名优秀医生。相反,我邻居父亲是教师,他没有当老师,前年儿子高中毕业,他让儿子就读华南师范大学,我问他,是让儿子隔代继承教书匠职业,他十分肯定地告诉我,绝不会让儿子去教书。不做老师,却又读名牌师范大学,我真搞不懂,但事实就摆在那里。这样的实例还很多,医者,不乏不缺后来者,教者,恐怕就很难很难说了,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


凌飞华


这只是社会和媒体的舆论的偏见,确实有很多医生子女没有学医,但父母是医生 孩子也是医生的人大有人在!身边不要太多这样的例子!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医生前期确实辛苦 但父母辈已经创造出了好的条件可以轻松的让自己的孩子度过这个阶段,我大学同学骨科硕士,在研一的时候他老爸给他买了一辆奥迪A6 他父亲是其他科室主任医师!很多事情是媒体臆想 不是现实情况!当然也有很多确实没学医 但只能说父母学历高所以更加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而已!


热爱喵的麻醉师


那只是你个人想法。不代表全部。北京协和医院吴阶平院士(医学家)吴门三代有30余人从事医学,是医生。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子女全是学医。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外科学家黎介寿三兄弟都是学医。3人都是医学界的院士。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父亲石美森是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母亲是著名妇产科专家。伯父是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胸心外科专家。石应康女儿是华西医院肾内科教授,祖孙三代都是从医。例子太多举不完。鲁迅留学日本学医。孙中山留学香港学医。郭沫若留学日本学医。可见医学对优秀知识分子的吸引,外科之父裘法院士祖留学德国学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从马拉西亚归国报考同济医学院,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儿子也是子承父业留学美国学医,也是著名神经外科医生。现任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学家程辛农院士,儿子是中医学家。孙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祖孙三代都是学医。是医学世家。可见越是著名医学家,子女从医比例越大。例子太多了。举不完。你怎么会说医生打死不让自己孩子学医,






好医生2792


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是个辛苦而且危险的职业,也只有医生才能明白医生的苦,所以,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医生都不愿意让子女再做医生。

1.医生没有固定的假期,而且法定的假期也很短。除了老专家可以自由一些,其他人基本都是轮班。

2.医生的生活极其不规律。拿坐诊来说,医院一般都是排队叫号,一个班医生经常要面对很多病人,但是医院把号发出去了,医生就要都看完,所以,经常延误饭点。而且,即使下班回家,要是有急诊,或住院病号,一个电话也要回医院。

3.医生也很危险。国家要是有什么重大疫情,其他人都可以躲得远远的,但医生却要奋斗在第一线。很多病毒都是无解的,医生感染了,也会死亡,就像前些年的非典,就死了很多医生。

4.医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出了事故,医生就可能要面对医闹,报复等。前几年,记不得是新疆还是西藏了,就有个病人牙疼去找牙医,病人看完牙医回家就拿了一个铁扳手,再去找那个医生,把医生砸死了。后来,经调查,杀人的原因,竟然是牙医给他看牙时把他弄疼了!

因此,虽然医生待遇不错,也让人尊敬,还有一些灰色收入,但医生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走这条路。


愿做一颗小小草


医生职责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仁心仁术……已经成为医生的专属赞誉,被人高看一眼。这么光鲜亮丽的职业,却让医生在帮助子女就业方面“望而却步”,甚至传出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流行语,医生的孩子不学医,学医的学生忙转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医生从业的现实问题。

一、原因众多,说起来都是泪

2018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14.62万医师参与,从数据报告中,也反映出了这一问题。

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医患矛盾空间紧张。患者家属因不满治疗结果而对医务人员大打出手的案例此起彼伏,医闹事件层出不穷,那种救死扶伤的成就感所剩无己,而是普遍缺乏安全感。在人身安全都感觉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医生当然不望子女重操旧业。

工作时间“超长待机”。选择从医,基本上就选择了爱的奉献,一上手术台就没有了时间概念,加班熬夜更是习以为常,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透支。

成长周期“遥遥无期”。“一入医学深似海”,学医周期明显偏长,比如本科学历普遍为4年,而医学类普遍为5年。这还不算,参加工作后,各种学习培训纷至沓来,还要写论文,出成果,这样才能精进医术、提高工资收入,可谓是一生的修行。

二、存在问题,但前景一片光明

虽然上面的情况反映了了一些现实问题,但是不代表未来,医疗发生行业依然大有作为。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0.0万个,与2017年11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1217个。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景还是光明的。而且,随着全民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就医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医院几乎是不会消灭的机构,医生也铁定是不会消失的职业。

二、人各有志,自己的路还要自己走

虽然医生不愿子女重走自己老路的情况大有人在,但选择不干涉和愿意子女子承父业的,也不在少数。《白皮书》中,在“是否希望子女从医”这一问题中,45%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22%表示不干涉。由此可见,是否让孩子继续选择从医,主要还是取决于孩子自身。建议作为父母的医生,还是冷静地看待自身经历过的不愉快的记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医生依然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救死扶伤的职责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来承担。人间正道是沧桑,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医生的从业环境必将不断优化,医生的就业形势必将趋稳向好。


凤凰城阳光


我是法医阿一,我来讲讲我的看法。

分析一个问题,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最后才是如何看待。

那么先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医生家长都强烈反对子女学医呢?先给结论:肯定不是。我也是学医的,同学,朋友,老师,前辈里面医生很多,其中尤其是老师长辈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子女也学医学的(专业老师,临床教授)。这些长辈为什么愿意自己孩子学医,除了孩子自身意愿之外,其实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在这个行业发展多年,人脉广,路子广,有自身的助力,孩子将来的职业发展会平顺很多。



那么有没有一些医生家长不愿意孩子学医呢?答案是:当然也有。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最常见这种想法。

那么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首先是这些年国内一些地方医疗改革其实并不成功,就医生而言,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生待遇和收入明显下降(或是赶不上其他职业的涨幅)。医生,尤其是临床医生,学习时间长,学历高,但是刚工作的时候,收入其实非常低,某些医院,研究生毕业的医生,前两年月收入也才三两千,让他们觉得心理不平衡。而基层医院的医生觉得自己孩子就算学医,自己也未必能帮助太多,孩子还得和自己一样辛苦熬过来。



其次,近年,医患矛盾越发突出,医生的职业风险加大,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侵害。虽然由于打黑除恶,以及专项整治,典型的职业医闹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是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却是并没有任何改变,各种分不清真假的网络信息,让一些患者半懂不懂之下,总觉得医生不靠谱。而某些地方有喜欢按闹分配,维稳第一,这样就加剧了医患矛盾。时不时爆出,医生被打,被杀,更是让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心里拔凉拔凉的。甚至有医生用恶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典型的就是广泛流传的各种医生上班带刀图。



最后,医生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忙,经常觉得陪孩子时间少,家庭教育缺位,相对的就有补偿心理,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其实这种心理几乎存在于绝大部分繁忙职业的人群中。医生不愿意孩子读医,警察不愿意自己孩子从警,农民更不愿意自己孩子耕地。但是这些不愿意,其实不外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在自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罢了。


所以,很多事情看两面,固然不少医生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但实际上当孩子的学业,教育前途摆在面前衡量时,也不过是因为本身利弊而已。毕竟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总是希望什么都要。


法医阿一


你好,我是山东高志愿填报规划师孙老师

这个问题没你说的这么严重,你的了解太局限了,或者说是极小部分的情况,很多传统的医药世家,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医学这个行业 ,尤其是男孩子。

做志愿填报这么多年,凡是家里父母是医生,或者亲戚当医生未来就业能帮上忙的,也都想让孩子当医生,因为家长都知道当医生好,虽然很累,但是家长往往看的是结果,结果好就行,当然也会征求孩子意见,但是像提问者说的那样,打死不让子女学医就有点说的太过了。

至于真的有家长“打死不让孩子学医”跟有句话是一个意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那只能说是家长对学医有所偏见,或者发生过一些不为人知的的事情伤害过家长,所以有这种想法。但你却不知成为一名医生以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强大效应,医生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当然单纯医学这个专业,或者医生这个行业来说,确实很累很难,压力很大,还涉及到医患纠纷问题,但是这只是一方面而已,相比医生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地位,薪资条件,以及关系圈无一不是让人眼红的,你要真的说累,哪行哪业不累?老师不累?还是搬砖不累?

我倒觉得,“打死不让孩子学医”是一种局限思想,没有理智客观地去看待某些专业的利与弊!只有适合于不适合。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作者有所帮助。我有篇文章也专门写过关于医学这个专业的;利与弊,不明白家长可以再问


山东高考NO1


这几年每逢高考填写志愿期间网上都传出,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句雷语。多数都是医学界人士网上发出的,到底为什么医生家长打死都不让子女学医呢?一是这些年医患关系恶化,杀医、辱医、医闹屡禁不止。医生已经成为危险职业之一。且越来越不见好转。患者把看病难看病贵的怨气撒在医生头上。使得在职医生很心寒。二是学医时间过长,一生要继续学习,要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跟上医学的发展。高中毕业考大学,医学院校都是五年毕业(工科类四年毕业)。要想进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本科毕业是远远不够的,进入大医院非博士莫入。博士毕业咱先硕士学习三年,然后考博士四年,博士毕业前还得考取职业医师资格证。学上完了但是还不能进入医院工作。要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这样你可以开始找工作了,可以进医院了,至于你能进那级医院就看自己的学历水平如何了。进医院后还得转科培训一年或者两年(各医院不同)。也就是说从上大学开始,你要不断学习十五六年,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夫(比工科类学生晚拿工资九年)。学习周期太长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只有规培后才能拿到国家给的基本生活费。大学硕士博士期间都得交学费和生活费(保守估计接近20万)。三是医院劳动时间长,加班夜班频繁。没时间顾家,没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医生家长深有感触自己的辛苦,所以不忍心让孩子有自己的路,受自己的苦。并且工作期间要写论文,写著作,做科研。不然不可能使自己业务提高并且升职。因此医生家长打死也不让自己孩子学医。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医院本应也是个医疗服务行业,是医疗服务行业,那他就有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简单和单纯的其他服务行业做比较,有些病是能医好的,有些病是只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有些病是目前在医学上还解决不了。而有少数患者和患者家属错误的理解了这个局限性,以为进了医院化了钱,你医院,医生就应该还我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出院,再加前几年某些不良新闻媒体的不良推波助澜,起到了相当坏的作用,把那少数人的道德底线给引导坏了,出现了化钱了就要康复,否则就医闹,更甚这培养出了向医院,殴诈,欺诈的人和团队,殴打医生,欺诈医生,所以现在医院有点成为高危行业,医护人员成为高危人员,导致医生后代不让选择医疗行业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