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寬帶還有多久能到5G的速度?需要什麼技術?

匯萬象


你錯了哈,以太網的光纖400Gbps標準都馬上出來了,實驗室Tbps(1Tbps=1000Gbps)也是很早之前的課題啦~有線網絡的發展比無線成熟的多,也相對容易。就算是5G,也是基於光纖網絡作為上行、骨幹的。

如下圖,10G、16G的光纖應用在企業已經屢見不鮮了。

但是我理解你為何會這樣認為,因為我們家用入戶的光纖都是100M,200M。不過這是由於很多原因造成的,並不是技術限制。

5G和WFi6都是在為萬兆(10G)奮鬥(目前階段的奮鬥目標,理論值不止。評論區有個朋友證明現在的5G峰值也就1G的速率,從速率的角度來說,和雙絞線、光纖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光纖2002年就有相關技術標準,就是網線(雙絞線,超六類或者以上)的萬兆標準,也早就06年就出了,但是為什麼沒有成規模應用,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原因:

例如,運營商的設備性能。要知道,同型號的千兆交換機肯定比百兆的貴,別的設備也是這個道理,打個比方:

1個小區100戶,每戶100M,那在滿載的情況下,運營商負責這個小區的設備上下行的總帶寬就要達到10G,才能滿足要求。那麼一個街道、社區有多個小區,街道節點的總上下行就需要更高的轉發能力!設備的轉發處理能力越高,技術越先進,成本也越昂貴。(這只是打比方哈)

其他配套技術未跟上

網絡設備轉發數據,不是做一個鐵殼子就可以,而是需要一個可靠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和電腦一樣,需要各種芯片支持。就算一般的網絡設備的芯片能有這麼高的計算處理速度,那電腦的網卡芯片也需要跟上。總的來說,就是支持這麼高傳輸速率的配套硬件設施,價格和技術還不足以滿足民用。

另外,互聯網上的數據、資源,存儲在哪呢?就是分佈在各企業、團體的服務器裡、存儲矩陣中,那麼服務器的性能達不到滿足網絡傳輸速度能承載的訪問量,再高的網速,也是白搭。例如之前的12306購票平臺,大家手機網速跟上了,他服務器受不了了。

所以,要正確看待5G時代的到來,它會促進通信、互聯網等計算機相關行業的發展。例如4G網絡,我們也不是一直淹沒4G能達到的傳輸速度,而是享受了4G所帶來的其它科技進步,例如自媒體、高清視頻等。


然誠如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確定一件事情,就是光線早已經達到並超過了5G的速度。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單根光纖如果使用WDM(波分複用)來傳輸,那麼帶寬是40GB,就拿我們家裡常用的GPON(吉比特千兆無源光網絡)寬帶來說,目前資費支持的最大帶寬為上行1.25Gbps,下行2.5Gbps,而5G的速度則為1Gbps,所以差距一下就出來來。

還需要知道的一點就是,5G的終端與基站之間的連接使用無線電波來進行,到了後端的數據傳輸還是要依賴於光纖通信來進行傳輸。如果光纖的傳輸速度達不到5G的速度,那5G就沒什麼意義了。而且5G信號還要受到距離,以及各種同頻信號的干擾,綜合下來是達不到實驗室環境測量值的。所以對比起來,應該是家庭的光纖寬帶要比5G的傳輸速度快。

現在的光纜傳輸速度,已經輕鬆的達到了100GB級別,並已經在實際應用,例如各省市之間的運營商互聯互通,以及各大運營商的國際互聯網出口等等。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子木予】。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我會把科技領域的乾貨與您分享到底,最後再次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子木予


速度是一樣的,帶寬光纖更高。

5g和光纖都是使用電磁波傳輸,速度是一樣一樣的,沒有區別,都是光速。

但無線傳輸頻譜有限,光纖傳輸可以用多條光纖一起傳,理論上反而可以更快。當然事實上也是,比如海底光纜傳輸速度一般會超過tb級別。

您印象中的家庭光纖慢是運營高故意的,主要是出於成本考慮,不是技術還不到,當然您的光貓也可能不行,但如果不計算成本,只看帶寬,光纖輕輕鬆鬆可以過gb級別。


RealAlexander


下載速度和無線路由器沒有關係,只和寬帶大小有關,20M的寬帶理論下載速度為2.5M/S。運營商所說的幾M的寬帶和下載速度是2個不同的概念。比如下載速度1M即1024K,這裡的單位是字節(Byte),也就是說下載速度1M,就等於是1024K 的Byte。而運營商的幾M的寬帶,單位是比特(bit),就是說10M寬帶實際上是指10M的bit,也是10*1024K的bit。而1個字節(Byte)等於8個比特(bit)。要把運營商的寬帶換成下載速度就要把寬帶除以8。


草莓愛民謠


等拓海老爸把轉速錶安上去就行了…………你問的我理解成F1賽車幾時可以時速達百公里一樣


用戶8650526338686


你說的5G速度是站在基站天線的什麼位置上?我這裡沒有5G基站,光纖速度是300M。地下室倉庫裡也差不多有200多M。


風吹6700


現在G口光纖寬帶已經普遍入戶,至於5G剛剛開始,離光寬帶還是有點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