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后,拉开差距的就是花钱的方式

有天看综艺,看到了小S不给女儿买贵衣服的著名片段。

起因是她的大女儿,看中超过一千块的衣服,特地打电话给妈妈要买。

结果小S说,你才十三岁,我说过不能买超过一千块的衣服(估计是台币,折合人民币200),而且你还在长高,很快就穿不下了。

大S在一边看不下去了,说这个外套很好看啊,姨妈给你买,作为舞蹈比赛得冠军的奖励。

小S听完后只好告诉女儿,但不忘再啰嗦一番:

姨妈给你买东西这件事,不会任何时候都发生,你自己要保持不要乱买,妈妈也经历过乱买的阶段。

25岁后,拉开差距的就是花钱的方式

小S私底下应该是很节俭的,被拍到十次有八次出行,都穿着一条灰色的雪花牛仔裤,背着一个不知名的布包。

她三个女儿穿得也很简单,连汪小菲看了都忍不住跟老婆说,将来我们的女儿,一定得穿得像样。

可能她就是那种,不管赚多少钱,都觉得不应该把钱花在消费品上面的人。

挂掉电话,大S也教育她一番:你记不记得,以前爷爷每周都会给我们600块?我这么有钱,就是因为我那时候就会把钱存起来,这样小孩才会有理财观念啊。

25岁后,拉开差距的就是花钱的方式

我看完,只觉得当小孩好惨,一点花钱的自主权都没有。

十几岁的少女,正是爱美年华,买个一千块的外套还要磨来磨去。

想到这里,哪怕青春再好,我也不要交换。

当妈的理由是,“我也经历过乱买的阶段,知道买那些东西没用,过了只会浪费钱。”

可是S啊,如果女孩不亲身经历这个阶段,你跟她再怎么现身说法,都是不顶用的。

有时候就是想要些好东西,想要享受物质之美,想要满足一下“这东西我有你没有,那我就感觉比你好了那么一点点”的虚荣。

25岁后,拉开差距的就是花钱的方式

我前几年特别穷,虽然现在也不怎么富,但那时候真的是,不至于说担心衣食住行吧,反正就是买不了那种贵一点的东西。

必须要拒绝情绪价值,不断告诉自己,这个包的实际成本只有两三百,绝不值得花两三万去买。

可是又百爪闹心,觉得好看死了,买了它我就是独立精神的化身,再不是普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或许是有点人穷志短,总之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自足的精神世界。

于是把物质看得特别重,甚至当成了一种人生的刻度。

25岁后,拉开差距的就是花钱的方式

然后我就发现, 好多有钱人,你看不出来他们穿戴多么华贵,就很平常。

不了解的人鄙夷一句,肯定是因为小时候穷惯了,不肯花钱,或者不会花钱。

其实人家愿意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太太的医美,小孩子的教育,全家一起的旅行,人家并不吝惜。

我以前特别想去趟南极,感觉这么一趟大折腾弄下来,我就不是原来平凡的我了,我将是朋友圈最牛的崽。

后来想想,也不过是消费而已。

没有什么是必须立刻马上要去看的,以后看就没意思的。

消费罢了,去过以后依然是个消费者,没有真正的改变。

什么时候变成一个更上台阶的生产者,这才是年轻时的要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