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陸河:左山右水,寓意著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縣裡八大鄉鎮,6個是關乎于山與水,如:河田、水唇、河口、新田、螺溪、東坑;境內流淌著漯河與榕江的水,火山嶂、觀天嶂等幾大山嶂此間環繞,共同構成了陸河的“山水畫”。

今天歡迎大家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其中一副——久負盛名的“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觀天嶂-離天三尺、離地萬丈,為何敢謂之曰觀天嶂呢,只因其一是陸河境內第一高山,其二更是有著其中的一段典故:舊時觀天嶂又名官田嶂,因山下自官田,尾村至水唇鎮圩,其上有著泱泱數千畝大田,但古時田地均屬官府公田,佃農租耕交稅,自給自足。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但是在明朝隆慶年間,官府暴斂橫徵,嚴苛厲稅,百姓名不聊生,有北上麓山鄉南進寨村民憎之,殺了惡吏,海豐縣衙擬進山圍剿捉人,村民堅壁清野,同仇敵愾,作了抗爭準備;另一方面寫了洋洋灑灑一篇檄文發往官府,稱道:“山道峻險,上有觀天嶂,下有黃虎在(黃埔鎮)。上難進,下難進(南進),難進大竹城(大竹園)。觀天嶂,離天三尺,離地萬丈”嚇得縣衙官兵畏險途而卻步,民間由此傳開即稱此地為觀天嶂了。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一山有三寺、兩峰望古今;觀天嶂上有著三座名寺古剎:山的南面是建於明代,融佛、道、儒三教的寺廟"清霞洞",

西面半山腳也有建於明代的“石船寺”,。明·太常寺少卿葉高標少時在此攻讀時在寺門口栽松柏十餘棵。

北面山腰處是"彩霞洞"始建於清代,毀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二十世紀末由民間集資修繕一新。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兩峰即:望海峰,顧名思義,可望海也。獨峰突兀,登之峰頂,可於“天盡頭”處觀望日出,遠眺東海和俯瞰陸河縣全境及普寧陸豐、揭西等鄰縣部分風景。逢晴空萬里日,極目東南百海里外惠來縣神泉、陸豐甲子港一帶,碧海藍空,水天一色,浩浩蕩蕩,漫無邊際,漁帆點點,煞為好看。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馬頭峰,像一頭蓄勢待發的高頭駿馬,馬項左右都是懸崖絕壁,如神斧劈成直插到底。站在馬頭上,極目遠眺,前面無數山巒由近及遠層層疊疊,如波瀾起伏,如雲海翻滾,又如造物主潑墨而成的丹青鉅製。俯瞰腳下大地,阡陌縱橫,蕎蕎蒼蒼,參差錯落的村舍雞犬之聲相聞,炊煙裊裊。登高望遠豁然開朗,性靈得以陶冶。登上極頂望海崍觀日山,更是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觀天嶂,群峰競秀,懸崖峭壁,萬壑爭妍。山上古木參天,翠綠欲滴,奇花異草,怪石嶙峋,古剎名庵,傳說奇異。以其獨特的風貌和靈氣,自古及今引來無數文人墨客,或遊山玩水或參禪悟道,或抒發情感吟詩作對。更引來遠方遊客,特別是來自香港、澳門等地區的遊客,遊畢無不交口稱讚觀天嶂的神奇。有一文人遊畢詩興大發,當即吟詩一首以抒發其對大山的讚美。詩曰:"觀天嶂上可觀天,兩眼高懸日月鮮,掌握河山空萬籟,氣噓雲雨伏群仙,菩提露滴成正果,滄海瀾飛任倒顛,俯瞰中願平按劍,芒光直射鬥牛邊"。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而今觀天嶂上更是修葺著觀天寺這一座如法莊嚴的佛教寺院,此寺創建於清道光年間,原址建築面積150 平方米,佔地面積2000 平方米,一向香火旺盛。新中國成立初期,該寺停止佛事活動,因年久失修而寺宇殘破不堪。多年來,當地信眾和熱心人士籌資修復古蹟,香火不間;至今日已初具規模,繼續秉承著滿足佛教信眾過好正常宗教生活的需要的宗旨長存於觀天嶂上。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文至於此,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觀天嶂這一座陸河名山在陸河歷史發展洪流中起到的重要意義,它見證了我們陸河人民的興衰,更是我們的精神信仰所在。閒時登上高峰,感受山上煙霧繚繞,雲蒸霞蔚的美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暢舒心懷,展望古今。閒時更是能帶著鹹菜上去,伴著山泉林歌,配合泉水進行野炊遊玩,其樂無窮。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汕尾陸河“山水畫”——觀天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