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很美,怎麼樣學填詞?

愚樂齋


詞是一種詩歌體裁,萌芽於南北朝,經隋唐五代到宋朝盛行,所以有唐詩宋詞的說法,不光宋詞很美,唐朝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白居易的《憶江南》到五代南唐李煜詞都很美。宋以後清朝的納蘭性德的詞也是可圈可點的。近代毛澤東的詞也是登堂入室之作。

若想學填詞,有兩條不可或缺。


其一是要多讀,每一種詞牌都要熟讀背誦最少三五首。不要妄圖背詞牌平仄,背不下來,也沒有用。從小令入手,《十六字令》、《如夢令》、《菩薩蠻》《漁歌子》都是很好入手的詞牌。漸漸到中調《定風波》《沁園春》《念奴嬌》《水調歌頭》《滿江紅》等等。長調沒有功力不主張去寫。

學習古詞要掌握幾點:

一是掌握古人的音韻、節奏,力爭熟悉格律,其中平仄,平仄五言七言基本和律詩相同,其他句子也要做到平仄相間,讀多了,自然就懂了。要注意的是入聲字,現代漢語沒有入聲字,要仔細分析。

還有句式,有的詞句式不固定,如《念奴嬌》下闋幾句,蘇軾是“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毛澤東的是“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還有《水調歌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還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似乎都可。

押韻。有的詞是一韻到底的,如《採桑子》《漁歌子》,有的詞是中途換韻的如《菩薩蠻》,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舉個例子,李白《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加【】的是仄聲韻,加〖〗的是平聲韻。(下同)

有的詞是中間夾其他韻的如《定風波》,七言句式為主,每句用韻,於平聲韻中包孕三換仄韻,插入三個兩字句,調勢於流暢時忽然頓挫轉折,因而韻律複雜,個性突出。舉例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二是瞭解意境,意境是有意象表達的,意象有象徵意義,一般來講,就植物類來說,

樹木類。黃葉:凋零。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楊柳:傷別情懷。堤柳堆煙:往事如煙,興亡之感。紅葉:傳情之物,思念。松柏:堅強,傲岸。梧桐:淒涼,悽苦,悲情。

花草類。花落: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傷春,離恨,身份地位卑微。禾黍:黍離之悲指國家昔盛今衰。蘭:清高,自傲,高潔。菊:高潔品格,隱逸。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人生逆境。紅豆:愛情,友情。

當然詩詞的意象有許多許多,不能一一列舉了。


三是瞭解抒情方式。古詩詞的抒情方法有兩種: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

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於景)。讀多了自然就理解了,不再囉嗦。

除了多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要有自己的詩意。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前面講的讀詩詞就是找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了詩詞的底蘊,到一處美麗的風景,那些美的詩句就從心底飛出來了。這樣的經歷多了,心底的詩句就會變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語言經過組織整理就成了詩詞。

千萬不要隔靴撓癢,更不能無病呻吟。郭沫若寫《女神》的時候,情緒激盪,夜不能寐,控制不住自己,在宣洩內心激盪湧動的情感時寫下了這段威武猛烈的詩句:“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呦!”“打著在,吹著在,叫著在……”,排比手法的運用,鏗鏘有力,節奏明快,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和情感,激盪在文字脈絡之中,似驚濤的波浪打碎了幾千年來傳統詩歌形式的侷限性,為這個嶄新的時代奏起了新的讚歌。這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詩詞。



平常人寫詩詞要有平常心,仔細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觀察身邊的景物變化、季節變化、天氣變化,都會從中找出詩意的。想學寫詞,要先讀詩,掌握詩的語言,要堅持不懈,堅持數年,必有好處。


桃之夭夭老牛


宋詞,是指詩詞中的"詞",其始於南朝,定形於中、晚唐,盛行於宋代,所以稱為:宋詞。

詞,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原指合樂歌唱的歌詞,後來是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所以叫作:填詞。(或者稱為:倚聲)。再往後,則是依照前人作品的字數、句數、聲律、韻律而填寫。至此,詞與樂(音樂)分離,成為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所以,詞,又叫:長短句。

詞,規定的有許多不同的詞調,每種詞調又各有其特定的名稱,這個就叫作:詞牌。比如:毛澤東主席寫作詩詞時常用的:《水調歌頭》、《浣溪沙》、《沁園春》、《蝶戀花》,等等。

不同的詞調,(即詞牌,為方便起見,以後均寫作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以及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規格。填詞時必須嚴格遵守。

△詞牌,(原來的意思不再解釋)是作為填詞時句式、文字丶:音韻等的定式。據明末清初的詞學家萬樹所編著的《詞律》一書,記有六百餘調,一千餘體。校訂平仄音韻,句法異同,確定規格,也糾正了之前的詞譜錯誤。

有些詞牌,其名字本身也就是詞的題目。如:漁歌子,本身即是寫漁父的。憶江南,寫的是對江南的回憶…但是,後人所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其內容與詞牌名就無關了。

再往後,詞牌既然與詞的內容相脫離,有一些作家就在詞牌之外另註明詞意。

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即在詞牌下作一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並懷子由"(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又如:毛澤東主席的詞《卜算子:詠梅》,下邊有序曰:"讀陸游詠梅詩,反其意而用之。"

在此說明的是,詞牌的名稱,與詞的聲情無關,並且與詞的內容無關,所表示的就僅僅是詞的句式、平仄和用韻了。

所以,起初只是以某一詞牌的代表作品為模式,按照它的句式、平仄、韻律來填詞、創作新詞。後來,就有人把各種詞牌(注意!是各種,各種各樣的)的句式、平仄、韻律等標註出來,編成詞譜,供他人依照填寫,所以說,寫詞就叫作:填詞。(注①)

△詞韻,填詞時所用的韻。詞韻比詩韻寬,所以有"倚聲填詞”之說。有清代詞學聲律專家戈載編撰的《詞林正韻》可做參考。

詞韻與詩韻不同。因為漢語的語音、語調等等方面古今有許多不同,而宋詞的作者大多是根據宋代當時的實際語言來用韻。所以說,《詞林正韻》與《平水韻》一樣,均為後人對前世的總結而成。

◇關於寫詞的平仄問題,筆者在前幾天(十月十一日)的問答中有祥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查看。

在此,簡單的說一下詞的用韻與對仗。

△用韻:詞韻與詩韻不同。詞的用韻:

①,可以一韻到底。

②,同部可以平仄互押。

③平仄可換韻。通押、互押,都是在同一韻部之內,換韻則是可以改換韻部。

△詞的對仗。詞與詩(指律詩而言)的對仗也是有所不同。

①,律詩的對仗是必須的。

而詞的對仗是自由的。主要原因在於,詞的句式所決定。

兩個長短不齊的句子,當然不能對仗(也無法去對)。但是字數相同而且相連的兩句,即可對,亦可不對。

一首詞的上下闕,上下兩闕句式相同,在上下闕相同的位置上,都是可以使用對仗。也可以上闕用,下闕不用。這都是說明詞的對仗沒有固定的要求。

但是,詞的對仗還是有一定的習慣的。一般來說,上下闕的起首兩句,如果字數相同,大多數是用對仗。

詞的對仗,既可以平仄對仗,也可以平仄不完全相時,甚至可以平仄完全相對或完全相對。

詞的對仗不避同字相對,即:上句使用的字,下句同樣可以用。(前幾天的問答,有條友提出類似的問題,在此一併答覆)。

注①:古代的詞,都可合樂歌唱,故唐代及以前後均稱為"曲"、"雜曲"等。詞的名稱,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因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為:長短句。另外,也有:詩餘(這個可以放在以後講的)、琴趣、樂章等等的別稱。: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詞是長短句,全篇的字數是固定不變的,每句的平仄也是如此。



詞的格式的名稱叫做詞牌。詞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詞譜)。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詞牌的種類繁多,常見的詞牌名有:卜算子、採桑子、蝶戀花、浣溪沙、浪淘沙、滿江紅、減字木蘭花、念奴嬌、沁園春、清平樂、水調歌頭、西江月、憶江南、永遇樂等等。



我們就填詞來說,所要表達的內容是最主要的,音韻則次之。當然音韻如果搭配恰當了,那麼就可以增加詞的氣韻和色彩。這事兒做起來很難,需要我們儲備很多文學知識。

詞牌的主要意義就在於規定詞的格式,我們開始學習填詞的時候可以按照詞牌試著填寫,時間長了慢慢就會參悟其中的道理。



下面分析一首詞: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其調為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



(歡迎點擊關注墨魚軒書畫閱讀欣賞更多文史典故)


墨魚軒書畫


學習填詞,便意味著應當至少學會了寫律詩(男生),絕句(女生),並且可以達到說寫就寫的地步。雖說達不到亂真,但至少中規中矩,四平八穩。對仗,拗救,格律之類的爛梗要駕輕就熟。

由於詞和詩的區別不是字數,也不是長短句。所以先建議寫小詞,比如《浣溪沙》,《浪淘紗》、《鷓鴣天》、《西江月》等,這一類的詞和詩有時和絕句在結構的區別沒有那麼明顯,語法結構比較松。

所謂的語法結構的松和緊,說起來很麻煩,但可以舉例。比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是詞中的句子,只能是詞中的句子,而絕不會是詩中的句子。如果非要改成詩的句子,可能就是

南蒲奈何花浥淚,灞橋相識燕啼春。(胡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結構緊就是在一句話裡出現多個語法上的短句組合。無可奈何花落去,就是由兩個短句組成,一個是無可奈何,一個是花落去。再看杜公《秋興八首》之一的“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就是結構緊。還有比如“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迴違寸心”更是緊到不要不要的!

不是一目瞭然的句子就是“緊”。一看即通的句子就是“松”。

寫詞,最忌的就是寫出來的詞像詩。若是像絕句還則罷了,若是像律詩,簡直是慘不忍睹。但也不要太鬆,比如“春風去去又回回”,那不就是“春風來去幾多時”麼?

然後就是不停地修改,如果你不是東坡易安稼軒這類的牛人,一首詞怎麼也要來來去去的改上一個月吧,更有甚者改半年者也有之。

改的時間越長,詞的質量就越高。

不要相信什麼靈感一來,自成妙句。什麼“天然去雕飾”“妙手偶得之”之類的屁話,這種東西對於初學者根本不成立。沒有十數年的苦功,怎麼可能有靈機一現?給自己找理由誰不會呢?說穿了就是井底的青蛙終於看到了一角天空那種自以為是。

如果按照李清照的標準,我們所寫的連打油詞都算不上。所以寫詞很苦,很累,短詞還好,長調簡直要人命。

簡言之,在學會格律,用韻,對仗(有時會用上),詞譜的基礎上,先填《浣溪沙》、《臨江仙》、《浪淘沙》、《西江月》、《鷓鴣天》、《虞美人》。

比如《浣溪沙》共六句,結構也簡單

第一句鋪墊,敘述描寫(寫景,人,事皆可)

第二句遞進一下即可(比如細節描寫,由遠及近,由古及今,由他及我等)

第三句轉折一下,或者用蒙太奇手法切換一下。或者是跳躍一下,所謂跳躍就是跳躍思維的跳躍,比如我們的正常的順序是1、2、3,那麼就變成了1、2、5。中間的過渡用的3、4直接略過。

第四句第五句是對仗,怎麼對都好。最後一句收一下,或放一下都OK,所謂收可以理解為以敘述和描寫做結尾,所以放可以理解為以抒情和議論為結句。


亦有所思


給孩子們畫像(組詩)之一

《怎麼了?》

他很小

世界很大

小小的詢問

需大大的世界回答

這不就是牛頓的視力嗎

這不就是愛因斯坦的聽力嗎

我愛你 有你我們永遠是

人工智能的國王



根言木語


首先,我覺得宋詞雖然美則美矣,但是總覺得在文學體裁裡面也不是最美。

個人更鐘愛詩經和楚辭些,尤其喜賦。

偏愛情感熱烈奔放的文字,有味道些。

但是,詩詞呢,就像是千年穿越而來的風,有些篇章確實也令人迴腸蕩氣。



我和詩詞,可能緣分還不錯。

遇見一位當今詞壇的高手,也有幸蒙他指教。也有幸,遇見一位飽學的老師,曾經在一個叫“六分半的課堂”裡,聽了他一年的課。

不過,我確實比較散漫,總覺得詩詞不過是小道而已,也忙,總未肯花時間大量閱讀古詩詞,所以呢,我的學習進度很慢。

老師的課,講得非常好,但是理論與實際操作還是有距離的。

我後來填詞,還是在具體的填詞過程裡面,那位詩詞高手的“苛刻”要求下,略有些許進步。


他一直強調一點,言之有物。

然後呢,你杜撰出來的詞,那是一定得改的,必須有出處。是位嚴師。

其實,詩詞不難。網上購買一些詞話的書籍來讀,尤其是清詞,值得細讀。宋詞雖美,論章法清詞更成熟。

填出來後,去校對一下格律是否有錯。初期學詞,大抵就是這樣的。

如果要講深學,手法技巧等,一篇文章內放不下那麼多內容。填詞,每個十年八年,很難入味。

詩詞,容易學,但要成為行家,不易。需要時間,需要歷練,需要大量的詩詞歷史典故等方面知識的儲備。

總之,詩詞歌賦之類的愛好,都是小道,但要做好也不容易。

有天賦的人不需要過多的努力,就能寫得不錯。因為心思靈巧,學習章法很快的,而用字的精煉也還是需要大量的閱讀來支撐。該遵循的要遵循,儘量保持古韻悠悠。但性子太死板的人,詩詞是很難出彩的。心量太小,眼界太窄,學詩詞也很難成高手,因為容易掉進“在蝸牛角上作道場”的誤區。

詩詞,悟性與天分,還是比較重要的。

(圖源皆自網絡,侵刪)


書燈幽見


謝謝。

宋詞是人類史上一道美麗的風景,它將中國文化推向了高潮。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多學蘇辛。婉約派建議學李清照和蘇軾,至於如何填寫宋詞。還是建議多讀宋詞大全,會對你有幫助。

現載錄兩首供你欣賞。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作者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作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宋詞怎樣填寫,得靠自己悟,韻律,意境,文字,整體佈局,只能靠自己去探索。

謝謝!!





禪悟淨慧


滿庭芳

贈盧瑩瑩老師

佛大廟小,意難了。嬌生慣養小學生,使教身心皆難熬。沒閒精靈根基淺,個個鯤鵬鳥。

衷身獻教,清照渺,三尺講臺任道重,小小幼苗親手澆。待得山花紅遍時,家教學生嬌。

號:草根。


W雨亭


有詞牌名,常見的詞牌名有:卜算子、採桑子、蝶戀花、浣溪沙、浪淘沙、滿江紅、減字木蘭花、念奴嬌、沁園春、清平樂、水調歌頭、西江月、憶江南、永遇樂等等。都有具體的格式,長句幾個字,短句幾個字,充分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擬人,誇張,對偶,對聯,調平仄,守韻律等手段,表達主題意識。是在唐詩古風基礎上的發展。

平仄,有平水韻,中華新韻,漢語拼音第一,二聲為平,如媽,麻字,第三,四聲為仄,如馬,罵字,

平仄是古代詩人在漢字四聲發音上面整理、簡化出來用於近體格律詩創作指導的漢字音韻工具。

我們如果不學習創作近體格律詩,甚至都不需要專門學習平仄。

在進行現代詩、古體詩(古風)的創作時,我們只需要注意漢字本身的四聲音調配合整個句子的流暢、清晰,不需要考慮平仄。

但我們要學習絕句、律詩、排律,唐詩宋詞元曲,平仄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現代漢語普通話確實和古音發音已經有了一些不同。所以平仄到了今天,在學詩的人的眼裡難免有些混亂,再加上格律詩對平仄限定很嚴,所以有很多人對平仄格律如臨大敵,甚至有一部分人乾脆放棄,打起“不以詞害意”的虎皮,痛罵平仄害人,是鐐銬,限制了思緒自由,並自得其樂。這只是個人選擇。

希望學習平仄,瞭解古詩詞音韻還是大多數。

我們從普通話出發具體看看平仄是指什麼。肯定又會有高手說:“怎麼能用普通話發音來斷平仄?”那你用古發音把古文全讀出來,咱們再說?對初學者來說,從普通話入平仄是最簡單快捷的事情,雖然會有錯誤,但是問題不大。後期平仄知識熟悉之後,再去考慮平水韻、古發音之類的問題比較合適。

漢語拼音中,音調為四聲,一,二,三,四聲,舉例:“顛來倒去”。對應的平仄呢,一聲為陰平,二聲為陽平,所以“顛、來”二字是平聲。三聲和四聲都是仄聲,即“倒、去”二字。這樣,所有的漢字根據這四聲調都可以劃入平音和仄音。這是普通話。

如“風起於青萍之末”,平仄就是“平仄平平平平仄”,當然,這只是一句古文。“這只是一句古文”,平仄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你看,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以按照這個規則劃出平仄來。

而古漢語的平仄劃分和普通話是有區別的, 古時候的四聲為“平,上,入,去”。而在平仄規律中,平還是平,上、入、去統統劃入仄聲。“顛來倒去”這個成語中,“顛、來”的音調,和現在是一樣的是平聲,對應普通話的一二聲。“上”就是普通話的第三聲,“倒”的音調。“去”就是第四聲,“去”字的音調。那麼“入”聲字去哪兒了呢?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入聲字已經消失了,發音“一,二,三,四”聲都有。這個也就是平仄的難點所在了,在鑑賞古詩的時候,如果發現該發仄音的時候卻是現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這個字古時候的發音,是不是屬於入聲字。

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只是一句古文”,有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一”字發第二聲,卻是仄音?因為“一”在古時候就是個仄音字。而我們根據四聲韻來進行劃分的話,“這只是一句古文”的四聲其實應該是“去入去入去上平”,相對來說,“仄仄仄仄仄仄平”是不是更簡單、更容易讓人找出發音之間的對應和抑揚頓挫呢?

當然,上面都是針對漢字單個發音的平仄來談,主要是解決漢字的平、仄問題,並不是解決格律詩的平仄關係問題。關於平仄關係,相當於詩歌知識的進階,我前面另外有文章解答。這裡不贅述。

我們還是找首詩做例子講一下,給大家建立一些平仄和四聲在詩歌中運用的概念,大家看過後,就知道為什麼平仄能夠代替四聲了。找首最簡單的五絕吧,字越少看得越清。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假如沒有平仄,我們用沈約的四聲標註,得到發音起伏的關係是

上去平平入,平平入入平。

去平平去入,入上去平平。

看不看得清?找不著的內在音韻規律和關係?

咱們把“上、入、去”劃入仄音,再看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二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對。

這是一首完美合格律的仄起仄收的近體格律詩。音律優美再加上詩意真切,構思奇特,這首五絕就在詩歌史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這就是古詩的平、仄,以及平仄在近體格律詩中的運用。

中國文字歷來最美,美在源於生活,是自然、生命、心靈的寫照。

或如唐詩,既有李太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也有李義山“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哀怨;

或如宋詞,參差不一,別有意趣,豪邁如東坡詞,關東大漢唱大江東去;婉約如柳郎,十七八少女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或如元曲,配一曲動人的音樂,娓娓道來,餘音嫋嫋。

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各有各的風韻魅力。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浪淘沙》

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

一為釣叟一耕傭。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

興王只在談笑中。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浣溪沙》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誠待天地


【宋詞雖很美麗 填詞很重要】

宋詞雖很美麗,但填詞也很重要。如果你要學會填詞,筆者建議你多讀詩書,比如《宋詞精選》等。



一.填詞一些理論方面的東西是給學者探討研究的,不用過多的去理會和學習。

二.多讀一些相關的詩書與書籍。在此,筆者推薦:《小窗幽記》、《對應》、《聯林精選》、《唐詩三百首》、《古樂府詩》、《古代詩詞選》、《詩經》、《資治通鑑》、《聯林精選》,還有屈原的著名詩篇。

三.認真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多動動腦筋。在閒時可上網收尋一些相關的網絡小說等。



筆者列舉二句填詞佳句:

1.夢掛天邊欲記,卻無韻、提筆萬緒翻飛。岸樹長行愁,步調微頹。

2.窗外清楊,黃葉飄走,離落孤雁無歸。草枯才知時貴,逝去成灰。

謝謝(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