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鄉村振興示範帶繪出新時代“江南水鄉”

江夏鄉村振興示範帶繪出新時代“江南水鄉”

魯湖作為我區知名的淡水湖之一,南連斧頭湖,東接梁子湖,擁有獨特的環境優勢,如何把優美的自然資源加以利用,最大的發揮作用?今年,江夏區將著力打造“江南水鄉”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帶,圍繞“一帶一湖兩環四板塊”的空間佈局,帶動全區鄉村振興。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寬闊的柏油馬路,白牆灰瓦、獨門獨院,步入其間,宛如進入江南水鄉的婉約小鎮,這是安山街紅燈村高臘梅灣的一景。可就在今年5月之前高臘梅灣還是個房屋破敗、到處都是雜草、雜樹的偏遠小村落。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安山街紅燈村高臘梅灣村民 高家勝

以前的灣子豬圈、廁所烏煙瘴氣,經過村裡的支持,全部砍光,幾乎每家都有移動豬圈或者廁所汙水也全部都處理好了,荒草數全部砍光。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安山街紅燈村高臘梅灣村民 孫樹玲

村子以前沒有現在好看,房子全部都是土房子,路都沒有,現在搞得好。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經過5個月的建設,高臘梅灣面貌煥然一新,38戶村民房屋經過重新修葺,牆上都貼上了仿古瓷磚,村內人行步道、休閒廣場、汙水處理設施、公共廁所都已陸續建好,村民也生活得更加舒適。因為毗鄰107國道,高臘梅灣也屬於安山郊野公園和田園綜合體的範疇,依靠這一優勢,高臘梅灣也將大力發展果樹經濟,吸引市民下鄉來採摘,做好農旅結合文章。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安山街紅燈村黨支部書記 吳亮

我們安山是以林業為主,另外發展果業市民過來採摘。我們讓農戶做成小客房出租,摘一些農民種的菜,新鮮的辣椒,茄子,可以出來玩一下。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除了高臘梅灣,離魯湖距離兩公里的法泗街桂山村毛田畈灣也在同步進行美麗鄉村改造。目前,全灣七十多戶的房屋都已改造完成,每家每戶都在原有的宅基地基礎上因地制宜,裝修成了統一的荊楚風格,涼亭、太陽能路燈、柏油小路,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法泗街桂山村毛田畈灣村民 吳游泳

以前這裡有很多汙水,小朋友腦袋上叮了很大的包,蒼蠅,蚊子很多。現在這個美麗村灣搞了以後汙水就走汙水管道,下雨天的水就走明水渠,幾乎都看不到髒水,蚊子和蒼蠅都很少了。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法泗街桂山村毛田畈灣村民 餘朋

現在我們村裡裝修了,整體感覺比以前要好多了,變美觀。一些花花草草種完應該更好,道路之前是水泥路,因為時間長了年限也長了,有些位置也壞了,現在都改成了黑色的瀝青路這個挺好的,挺方便出行的。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法泗作為我區稻蝦輪作發展較好的地區,家家戶戶幾乎都是以稻蝦為生,桂山村也不例外,該村共擁有2000多畝的稻蝦面積,通過此次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帶的建設,他們打算把稻蝦輪作與市民體驗有機結合,讓大家在鄉村感受魚蝦之樂。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法泗街桂山村黨支部書記 餘東明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已經是宜居,要打造成宜遊的,鼓勵村民進行農家樂,鄉村遊,結合我們本村的實際稻蝦輪作,我們想對稻蝦輪作提高一個檔次的,如果是外來的遊客進來之後,我們想讓遊客體驗起蝦,自己釣蝦,自己在這裡親自動手。

江夏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出新时代“江南水乡”

江夏區此次施行的“江南水鄉”田園綜合體空間佈局為“一帶一湖兩環四板塊”,示範帶核心區沿107國道展開,共50平方公里。“一帶”是107現代農業示範帶,“一湖”是生態魯湖,“兩環”是環魯湖運動綠道及環107國道農業綠道,“四板塊”是現代都市農業觀光板塊、魯湖主題休閒旅遊板塊、郊野休閒度假娛樂板塊及山坡茶藝體驗板塊,計劃打造100個美麗村灣,目前,84個美麗村灣、投資3.7億元的基礎配套等項目已經先後啟動,利用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灣,吸引市民下鄉;打造一系列高質量優勢農業產業,進而帶動全區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