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李元吉老婆,为何放过李建成老婆呢?

吴晓普


唐太宗李世民单单从功绩上来说,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不但开启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而且还开疆扩土,让四海臣服,同时唐朝李世民时期是封建社会君主制中最开放的一个朝代,这跟李世民善于听取谏臣纳言有非常大的关系。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堂入室”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髙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叚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领一帮亲信部下,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世民用箭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至此李建成的太子势力与秦王势力之间的碰撞终于是分出胜负。李世民出了一招险棋攻破了李建成墨守成规的壁障,从此扫除障碍登堂入室,坐拥大唐江山。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把齐王妃纳入后宫?

《归仁县主墓志铭》记载:“二尊齐养,诚周于造次之间,四德兼口,行满於危疑之地。”
《新唐书》记载,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

贞观前期,李世民统统把杨氏与李元吉姬妾和庶女归仁县主等人囚禁在后宫一间拥挤狭窄的宫殿里。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为人善良,在玄武门之变前和齐王妃关系比较好,因此也经常去和她唠唠家常,有时候还把齐王妃带到她的寝宫中。

齐王妃杨氏天生丽质,在以前也曾经规劝过齐王放弃和李世民之间的斗争。李世民和齐王妃杨氏见面的机会多了,这样一个绝色佳人让李世民难以自控,自然而然的齐王妃杨氏就成了李世民有名无分的妃子。

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曾经有过立齐王妃杨氏为皇后的念头,但被敢于直言不讳的魏征搅黄了,从此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提过再立皇后之事。齐王妃杨氏不但在齐王李元吉死后过得很潇洒,还跟李世民有了孩子。



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建成的太子妃?

  • 首先是身份问题。李世民身为大唐王朝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的智商是非常高的。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她的身份可是太子妃,古代太子妃就意味着太子继承大统后,太子妃就要被新皇册封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如果李世民把太子妃也纳了,那秦王妃长孙氏就尴尬了。
  • 其次是政治问题。太子妃郑观音可是山东贵族中荥阳郑氏的嫡女,当时李渊让太子李建成娶郑观音,主要考虑因素还是政治上的联姻。也正是因为李渊笼络山东门阀牵制关陇门阀,才让关陇集团改而支持李世民。李世民上台后,当然不敢随便得罪山东门阀和关陇门阀,保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 最后是辈分问题。古时候有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说法。李世民的母亲独孤皇后去世得早,太子妃郑观音对李世民和李元吉这两个兄弟没少照顾。李世民有胆量纳弟媳为妃,但绝不敢冒天下大不讳去做纳嫂的丑事。

终上所述:头脑清醒,智商超高的李世民,也不可能会一时头脑发热,而做出纳嫂的丑事来。就算他有这个念头,但从政治、身份以及辈分上来说,李世民就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李世民也不可能会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伟大君王。


观景说史


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李世民对其十分礼遇,高寿而终。

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为其生子,英年早逝。

同是兄弟之妻,李世民为何舍郑观音而取杨氏?这跟李世民个人情感和政治因素都有关系。

太子妃郑观音,抚养幼孤,高寿善终

郑观音出身北朝望族荥阳郑氏,荥阳郑氏自汉至隋唐,一直是北方著名士族,特别是北朝(北魏北齐)和隋唐时期,荥阳郑氏的名望达到巅峰,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仅唐朝就有十一名宰相出身荥阳郑氏,当之无愧是天下郑氏最显赫的一支 。

郑观音十六岁时嫁给唐国公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后来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建成被立为太子,郑观音一下子变成了太子妃,如果不出意外就是将来的皇后,天下之母。

可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郑观音的命运,不仅丈夫李建成被杀,她和李建成的儿子也尽皆被杀,只有她自己和女儿被李世民网开一面,侥幸逃过一死。

虽然郑观音年龄与李世民相当,且相貌“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韶姿婉娩”,是一名天生丽质的女子,但李世民对其十分敬重,并未据为己有,而是让她居住在长乐门,抚养李建成未成年的幼孤女儿,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间才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齐王妃杨氏,委身皇上,英年早逝

如果说太子妃郑观音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话,齐王妃杨氏就是名门中的名门了。

杨氏出身大名鼎鼎的弘农华阴杨氏,她是隋唐观王杨雄的侄孙女,而杨雄是隋朝宗室,是隋文帝杨坚的亲戚兼亲信,正因为这个家世背景,才能嫁给李元吉为妃。

杨氏天生丽质,花容月貌,让李世民十分动心。玄武门之变后,齐王李元吉被诛,其五个儿子也被斩草除根,同样只剩下李元吉的女眷,包括杨氏、其他妃子和女儿。

面对“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的杨氏,李世民毫不犹豫将其纳入后宫,百般宠爱,杨氏后来还给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曹王李明。长孙皇后死后,中宫缺位,李世民甚至动起了把杨氏册为皇后的念头,后因魏征强烈反对而作罢,而杨氏则在三十来岁就英年早逝。

对杨氏而言,丈夫和儿子尽皆被杀,已经是人生最大悲剧,自己一人孤苦伶仃,无人过问,能被皇帝纳入后宫并得到宠爱,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相对最好的结局了。

至于李世民之所以将杨氏收归己有,一方面是因为他对杨氏美色的欣赏和爱慕,将其纳入后宫是爱护杨氏最好的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看中了杨氏背后的隋朝宗室势力,可以笼络他们为自己所用,有助于稳定政局,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自然是最佳选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原因有两点:一是年龄,二是仇恨,三道德。

一年龄<strong>

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年29岁,大哥李建成38岁,而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应该在35岁左右,差不多已经人老珠黄了,而且还生育过数个孩子,这样“饱经风霜”的女人自然少了人惦记。自古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纵然邓观音再怎么国色天香,最多也乘下一点鸡肋的丰韵了。反观李元吉,他比李世民小了五岁,他老婆杨氏比李世民小几岁就不言而喻了,即便李世民在若干年后才纳杨氏入后宫,杨氏也不过是信花之年的俏女子。所以,年龄是李世民做出不同选择的重要原因。


二仇恨

据记载,李建成一共有五男四女,九个孩子,而这几个孩子基本上都是嫡出,也就是说母亲是太子妃郑观音。而就在玄武门之变的第二天,李世民处死了10个小侄子,其中大哥李建成的五个,四弟李元吉的五个。这样一来,做为母亲的郑观音怎么可能忘记这笔血海深仇,李世民有怎么可能腆着脸向自己的嫂子献殷勤呢。所以,尘世太多的痛苦,让郑观音最终皈依佛门,也算是她最好的归宿。而杨氏正好没有生育的记录,有可能是李元吉纳的小妾,被处死的孩子也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从心理上讲,杨氏也能接受李世民。如果她不从李世民,入寺庙为尼就是她唯一的出路。如此一来,杨氏也不会甘心沉沦,让大好的青春年华付之东流。所以,李世民与杨氏的结合看似也不可取,但是具备关键可行的因素。


三道德

<strong>国人固有“老嫂为母”的观念,而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在公元613年已经去世,因此从情亲上讲,李世民更接受郑观音一个母亲的形象,而不是往返于床榻之间的风月女子。如果李世民强纳了嫂子,必会遭到道义上的谴责,世人的嘲讽。反观李世民纳杨氏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因为当时玄门之变的阴云已经散去,没有人太在意一个女的归属。即使有人非议,也不会如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因此,无论是在纳李建成妻子,还是李元吉妻子这件事上,李世民必须要在道德上做到避重就轻。



总结: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存在与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和客观的依据,有些事情可以拐弯抹角的去做,而有些事情即便改头换面,但它的内在东西不会变。普通人都懂的道理,做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清楚。不过,李世民在美色面前并没有免俗,也许是杨氏太漂亮了,不然的话,他不可能一直念念不忘。归根结底,只要有机会,多半的男人都会战战兢兢地游走于美色的边缘。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国史春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了李建成老婆,霸占了李元吉老婆?

一,李世民和李元吉老婆杨妃其实早就看对上眼了。

杨妃其实对李元吉感情早就有了危机。李元吉和李建成走得很近,杨妃就表示反对。而李元吉认为杨妃是妇人之见。而且李元吉这个人好酗酒,酒后常有家暴。杨妃更加厌恶他。

二,李世民纳杨妃进入后宫以后,非常得李世民的宠爱,长孙皇后度量大,而且原来与杨妃关系并不差,但是也难免调侃杨妃几句,谈到床第之事,杨妃也为之脸红。这就说明李世民与杨妃早就暧昧着了。

三,李世民为什么不占有李建成老婆郑妃?太子妃啊!李世民顾及名声,应该没有撩过这个郑妃。而且杨妃长得漂亮,而且郑妃比李世民还大八九岁呢,人又没有杨妃美,李世民也没有姐弟恋情结,所以不想纳郑妃入后宫。

再一个,李世民杀了李元吉,李建成儿子,而杨妃只生了女儿,而郑妃却为李建成生了世子的啊!

所以,李世民纳杨妃比较安全,而郑妃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好纳入后宫。




南雷霆峰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包括他们的儿子,只有他们的老婆和女儿幸免于难,夺位之争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后来李世民还将李元吉的遗孀杨氏收入了后宫,却偏偏放过了李建成的老婆,这是为什么呢?

(郑观音)



李世民纳杨氏的原因

1、李世民喜欢寡妇。李世民一共有15位妃子,其中韦贵妃和韦昭容是堂姐妹关系,两个又都曾经嫁过人。

韦贵妃先前曾嫁给隋朝尚书的儿子李珉,并且育有一女,李珉身亡后,容貌漂亮的她便被李纳入后宫,后来为李世民生下纪王李慎。

(世民与杨氏)

韦昭容就韦贵妃的堂妹了,之前曾嫁给了郑国太子王玄应,也是因为长得标致而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官。

李世民纳杨氏进后宫后,十五位妃子中就有三位是曾嫁过人的,所以相对于政治原因,李世民喜欢寡妇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君王嘛,有点个人嗜好不是正常么?

2、第二个原因就是杨氏年轻漂亮了,以韦贵妃和韦昭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仨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



3、李世民对杨氏是真爱。请看:

据《资治通鉴》载:“明母杨氏,巢剌王之妃也,有宠于上;文德皇后之崩也,欲立为皇后。魏征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乃止。”

这是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因魏征的劝谏才绝了这念头。要知道李世民是很在乎后人对他的评价的,因为他曾经干扰过唐朝史官编撰史书。


章太炎写的《书唐隐太子传后》中载:“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这是清朝学者质疑“新、旧唐书”的有关方面的记载了,而且还说李世民也怕身后名声不好。据唐史另一资料《起居注》载,李渊起兵反隋里面有李建成的功劳,但“新、旧唐书”只说是李世民功劳。另外,“新、旧唐书”说李建成曾数度陷害李世民,《起居注》里却没有相关记载。

所以说这么多,是想说历史总是后人所写,李世民有篡改史料之嫌,证明他是很在乎自己的名声的。既然如此,李世民冒着被后人诟病的风险,也想封杨氏为皇后,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杨氏确实是真爱。

李世民放过建成老婆郑观音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简单而粗暴了,首先能成为王妃相貌肯定不差的,先排除丑的问题;郑观音孀居五十年而逝,终年76岁,说明她是26岁做的寡妇,26-30岁这年纪不老,完全可以接受,排除了因为太老的缘故


前面说过李世民也杀了兄弟俩的侄子,按照资料所述,李建成名下的孩子,都是郑观音生的,只不过男孩都被李世民杀了。丧子之痛何止切肤,只要李世民不是笨蛋,就不会对郑观音起什么坏心思,万一郑有时心血来朝塞把剪刀在枕头底下,世民兄会不会觉得裤裆脊背都有点发凉?

这就是李世民纳杨氏为妃,却放过郑观音的原因。如果李世民胆大一点照单全收,以唐朝的奔放程度来说,也不算得是什么大事,不定会感吓幸福死了呢。


小刀刀说史


公元626年,李世民一手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在这起事件中被杀,事后,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将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全都杀了,仅留下女儿以及妻子。

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虽免于一死,但也改变了命运,因为她成为了李世民的宠妃。也就是说李世民霸占了自己的弟媳妇。

有人好奇为什么李世民要霸占齐王妃杨氏?我们用一个男人的思想来考虑一下。

一个男人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女人,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因为她的美貌,其次是因为她的钱财,然后是才华,最后是家世。

钱财可以忽略,家世也可以忽略,因为李世民没有必要和杨氏的家族联姻,李世民已经是天子了,而且他拥有着天下的钱财。

那么齐王妃杨氏就只剩下才华以及美貌了。所以说李世民霸占她的原因就是这两点,没有其他原因了。

从李世民曾想立她为皇后,可以看出来齐王妃杨氏应该长得极其貌美,而且也有一定的才华能够吸引李世民。

《新唐书》: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

巢王妃就是齐王妃杨氏,因为在公元642年,李世民追封李元吉为巢王,因此齐王妃也改为了巢剌王妃。

说完齐王妃,我们再来看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

在公元626年李建成被杀后,郑观音便开始守寡了,一直到公元676年去世,享年78岁。

郑观音出身于名门望族,家里世代为官,16岁便嫁给了李建成,20岁成为了太子妃。

但是命运不是一直这么好的,直到李建成被杀后,郑观音的生活一落千丈,每日以泪洗面,并独自抚养幼女。

为什么郑观音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呢?

我觉得有极大的可能是因为郑观音长得不好看,所以李世民不喜欢,也就没有纳她为妃嫔了。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郑观音守妇道,李世民看郑观音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丈夫,就没有下手。


理科男读历史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确实如此,在公元628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建成的5个儿子被杀,李元吉5个儿子被杀。这还没有结束,李世民竟然将李元吉的老婆齐王妃纳入自己的后宫。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纳了自己弟弟的老婆,为了没有将哥哥的老婆一起纳入后宫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影视剧中的李元吉


【1】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对弟弟李元吉的仇恨。在发生玄武门之变之前,李元吉站队一直在太子李建成这一边,李元吉自己认为太子就是未来的天子皇帝,与太子搭好关系,未来太子继位,自己必然会受到恩宠和重用,自己的政治前途那是一片光明。思路决定出路,李元吉既然有这样的思路,就决定了他与李世民势不两立的出路,所以,每一次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任何行动,都少不了李元吉的参与。而且他也一门心思想出掉李世民,以便在太子面前邀功请赏,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面对李元吉咄咄逼人的态势,作为李世民自然是非常气愤,原本是他和太子之间的斗争,无缘无故李元吉站在了李建成一面,这无形中增加了李建成的实力削弱了李世民的实力。正是出于此,李世民在除掉李元吉之后,杀掉他的5个儿子后,还将他的妻子纳为己有,成为自己的爱妾,实际上是向世人展示李元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恶果。

齐王妃杨氏


【2】齐王妃杨氏的美貌。李元吉被杀的时候才24岁,可想而知杨氏的年龄应该尚小。我们从李世民对其的宠幸来看,齐王妃杨氏应该是一位非常貌美的女儿,如果长相一般,李世民出于仇恨和报复将其纳入后宫,其对杨氏的态度应该是冷淡,让其在后宫自生自灭,但是在杨氏进入后宫之后,不仅没有受到冷落,反而得到李世民的宠幸,甚至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还打算立杨氏为皇后,最终因魏征的劝谏才作罢。而且杨氏还为唐太宗生育了地十四子曹王李明。

郑观音


【3】李建成太子妃郑观音。年岁的原因。太子李建成被杀的时候,太子妃郑观音已经28岁,按照古代人的受命来看,28岁作为妃子算是年纪较大的了,而且与齐王妃杨氏相比较,在美貌上自然比不过年轻貌美的杨氏。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相比较李元吉,李世民对李建成的仇恨应该少于对李元吉的。即便李建成对李世民采取打压的态势,但是他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而他的太子是正当光明合规合法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实际上是大逆不道的,是非法夺取太子之位的,本来就非常理亏,如果再将太子妃纳入自己的后宫,我看李世民将被骂的遗臭万年,所以,聪明的李世民是不会做出如此低智商的事情。

所以,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李世民才做出将李元吉的妃子纳入后宫,而没有去触碰太子妃郑观音。



我们知道,李世民有鲜卑血统,他的祖母独孤氏是铁定无疑的鲜卑人,他的母亲窦氏也有鲜卑血统,所以李世民一半血统是汉族,一半是鲜卑族。

鲜卑族民风开放,有“弟娶嫂”制度,兄长死了,嫂子不能浪费了,需要嫁给小叔子,继续承担繁衍的任务。


这项制度对于儒家文化来说是洪水猛兽,是乱伦,是禽兽不如,不过,在鲜卑族看来却十分正常,女人就该不停地繁衍子女,这是保证人口繁衍最大化的有效举措。

这么说来,李世民娶李元吉的老婆难道是尊重鲜卑传统?可是,既然娶了弟弟的老婆,为何不把哥哥的老婆一块收了呢?这说不过去啊?

事情没这么简单。

首先,李元吉的老婆年轻漂亮。李元吉的老婆是唐朝有名的大美女,比之杨贵妃毫不逊色,而且她也姓杨,据说生的肌肤如雪,眉目入画。


李世民干掉哥哥和弟弟之时,年仅29岁,当时弟弟李元吉24岁,他的妻子杨氏族20岁出头,正是如花似玉、风华绝代的年纪,李世民早就对弟媳妇垂涎三尺了,所以杀了弟弟之后,就把弟媳妇收了。

而李建成不一样,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了9岁,死的时候37岁的,他的老婆郑氏至少也35岁左右了,就算年轻时是一朵花,到了这个年纪也成了豆腐渣了。

李世民不会娶一个豆腐渣女人的。

其次,李元吉的老婆背景显赫。杨氏出身弘农杨氏,从南北朝到隋唐,弘农杨氏一直都是名门望族,隋朝两代皇帝隋文帝、隋炀帝都是弘农杨氏的,虽然隋朝灭亡了,但是杨氏一族仍然非常显赫。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之后,杨氏一族提心吊胆,担心遭受迫害,这时候,李世民及时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等于告诉杨氏一族:你们放心,哥做了皇帝,你们的身份待遇不降反升。

所以说,李世民娶李元吉的老婆,绝不仅仅是好色,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


一半秋色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拜托,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霸占李元吉的老婆不假,可是这个时候李建成的老婆已经35岁了,在古代35岁意味着什么?人老珠黄算不上,但最起码不如之前那么漂亮了。

事件回顾

首先我们来看:李世民与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有时间差的,李世民作为二儿子,理论上来说比李建成年轻,比李元吉要年长一些,既然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世民偏偏要霸占李元吉的老婆,而不是霸占李建成的老婆了。

我们去翻阅一史记资料,不难看出李建成的老婆当时的年龄已经35岁了,一个35岁的女人在古代意味着什么呢?

可能大家很难有这样的一个认知概念,因为按照这样的一个年龄顺序安排在现在来看的话,35岁好像除了让一些90后或者00后喊阿姨之外,好像还能用呀。(咳咳,都别想歪)

可是如果我们知道古代在皇宫当中的宫女出来之后,25岁基本上找不到对象的时候就不难想理解,古代对于女子年龄还是非常看重的,除了那种绝色美人之外,而李建成的媳妇显然就不属于绝色女人的一个行列中。

与李建成老婆不一样的是,李元吉的老婆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懂事也会来事,情商智商也高,能够把皇帝伺候的非常舒服,一来二去李世民就与李元吉的老婆勾搭上了,并且勾搭的越来越紧密。

没错,这就是事实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李世民非常忌惮李建成的老婆,换句话来说,李世民超级害怕李建成的老婆在与自己玩小游戏的时候,突然给自己来一下子,让自己去地下见那个哥哥。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呢?为什么李世民与李建成的老婆关系如此紧张呢?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从来没有成功,李建成依然是太子,李世民依然是一个皇子。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模板之下,李建成一旦当上皇帝,那么李建成的老婆就是皇后,甭管妃子有多少个,甭管李建成是否喜欢其她的小姑娘,李建成的老婆,皇后这个位置是坐定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缺了德的李世民突然之间伸出了脚丫,杀了自己的老公,还把自己的孩子给整死了,要指望着李建成的老婆不痛恨李世民,那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方面的考量,再加上一些臣子们的反对,所以李世民一直没有与李建成的老婆发生过联系,即便发生联系也是拍拍屁股,扭头就赶紧走,省得出现什么意外。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谈起一代帝王李世民,我想大多数人首先不是想到贞观之治而是想到了玄武门之变。所谓无情莫过于帝王家,李世民本是李渊第二子,无缘皇位,说李世民为了皇位也好,说李世民为了自保也罢,李世民最后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随后让李渊禅让皇位,做太上皇。

玄武门之变可谓是李世民人生的一大污点,可是在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又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斩草除根也可以理解,毕竟为了自保和大唐基业。

可是面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之时李世民的做法却让人费解,两位夫人应该都是那种美丽动人的女子,可李世民独独霸占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放过了李建成的老婆郑氏,这是为何?

李元吉的老婆杨氏是隋朝皇室杨雄的侄孙女,虽然隋朝被李唐代替,但杨氏已然出身名门望族,李世民不杀杨氏反而把杨氏霸占,主要是为了稳住弘农杨氏这个名门大族。毕竟弘农杨氏从南北朝到隋唐,都是北方的名门望族,在当时社会上很有影响力,传说隋朝皇室也是出身弘农杨氏。家族里有人当了皇帝,整个家族也跟着沾光。可以想见,这个家族在当时有多么显赫。

李世民这么做是让他们认为李世民只除掉威胁自己皇位的人,并不是滥杀无辜。这样做有助于稳固自己的皇位,还可以安慰天下臣民的情绪,不至于让前朝贵族反判李世民。

还有一个原因,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生育过一女,毕竟杨氏也是万里挑一的美貌女子,生育过更加能展现出女子的成熟妩媚。李世民之前为秦王,时常在外征战沙场加上本身并非李渊长子,势必内心缺乏安全感,往往这样的人一般都有少妇情节,杨氏由于生育过而成熟妩媚能给予李世民一定的安全感。再则李世民并没有杀害杨氏与李元吉的骨肉,两人仇恨并不是很大,况且唐朝时期并没有我们现在的一些道德约束。

后来,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身亡,要不是魏征阻拦,李世民就立杨氏为皇后,杨氏和李世民所生之子为太子,足以证明李世民对杨氏宠爱到了极点。

李建成的老婆郑氏不用说也是绝代佳人,毕竟其是太子妃,李世民不想霸占是不可能的,除非郑氏的背景让李世民不敢做出此举,况且郑氏生有一子被李世民诛杀。

郑氏背后乃是荥阳郑氏,这也是一个大家族,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开始,可谓是权势相当的高门望族。

并且李世民杀了郑氏之子,此仇可谓是不共戴天,倘若霸占郑氏可能危机自己的身家性命,毕竟谁放心让一个与自己有血汗深仇的女子做自己的枕边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