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敦煌之佛傳故事

今天,我們走進莫高窟第428窟精美的壁畫,來了解“佛陀涅槃”的故事。

莫高窟第428窟是莫高窟大型中心塔柱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更是北周壁畫藝術的代表性洞窟。就在這個洞窟的牆壁上,留存著一幅莫高窟最早的“涅槃圖”。

話·敦煌之佛傳故事 | 涅槃

畫面為三段式構圖,底部佛陀橫臥在白色的胡床上,頭頂高結肉髻,雙目微啟,身穿紅色通肩袈裟,雙手垂於膝部,雙足並立向上,全身大放光明。畫面中部是眾弟子舉哀的場景,或默哀、或揚手、或伏地、或痛哭,表情各不相同,唯有迦葉握住佛陀雙腳,通過藝術化處理後的不同面部特徵,展現出眾弟子對佛陀的哀悼之情。畫面頂部是四棵茂密的大樹,代表著佛陀涅槃的聖地“拘屍那迦”娑羅雙樹下。縱觀目前保存下來的佛陀涅槃形象,絕大多數都以佛經中記載的睡姿,右手枕於頭下,右肋而臥,唯獨這幅壁畫中的佛陀雙臂直伸,頗具特色。

這幅畫面是根據《大般涅槃經》記載繪製的,經文中講到:

告諸比丘: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

佛陀和比丘們到達娑羅樹林時,已是傍晚時份。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之間稍作清理,讓此時病重的佛陀躺下休息。佛陀側臥著,頭頂向北,比丘們則圍在他身邊禪坐。

佛陀派阿難陀進入拘屍那,告訴末羅族人佛陀將會在當夜最後一更時分,在娑羅樹叢中入滅。末羅族人知道這消息之後,就立刻趕到森林裡去,其中有一個名叫須跋陀羅的苦行者。請求佛陀讓他受戒為比丘,佛陀囑阿那律尊者即時替他主持受戒儀式,須跋陀羅這就成了佛陀最後一位弟子。

佛陀說了最後揭語,合上雙目之後,大地震盪。娑羅花如雨般從天降下,每個人都感到身心顫動,佛陀離開了。

涅槃

談到涅槃,你最熟悉的也許是“鳳凰涅槃”,其實,涅槃是個外語詞彙。涅槃一詞最初是梵文佛經的音譯,喻指證得無上果位,後來傳入到中國,經過佛經上千年中國化的歷程,就與中國古代神獸鳳凰結合到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