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打窩,是每個釣友都會做的事情,哪怕是第一天釣魚的釣友也知道砸兩團窩料下去,畢竟自然水域水廣魚稀不打窩是很難有好的收穫的。但能做好續窩補窩的釣友卻不多,如果你仔細觀察一番,做好補窩工作的釣友在漁獲上要比不會續窩的釣友高很多。而且魚口也比較穩定,不像只會打窩的釣友一陣有口一陣沒口的。

因為不做好補窩的工作,窩子裡進窩的一批魚釣乾淨之後就只能傻傻的等下一批魚了,更痛苦的是窩料被吃光之後半天都沒魚進窩,只能靠鉤子上的2團餌料來誘幾條過路魚進窩。就算是補窩,也非常講究方式方法,不然不但起不到誘魚和留魚的作用,反而把進窩的魚全都趕跑了。那麼怎樣補窩才正確呢?又該多久補一次窩?

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方式一,直接搓餌團補窩

補窩的方式是為了留住魚,有些魚的膽子比較小,不太適合用味道很濃郁的窩料,這樣會引起它們的警惕性。這樣可以直接用餌料來補窩,比如說感覺魚口慢了,可以搓大餌團抽上幾次,就能有效續窩了。這種方式比較時候警惕性比較高的魚,中小型個體的魚以及因為某些原因導致活躍度不夠食量比較小的情況。這種方式補窩的動靜比較小,不會引起魚兒的警惕性,自然不會出現不補窩還有口,一補窩就停口的尷尬。

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方式二,直接撒點顆粒,酒米

這是大多數釣友選擇的補窩方法,直接撒一把顆粒或者酒米下去。但使用的時候呀注意,如果窩子裡完全沒口了,釣點的水比較深,比較遠,可以放心大膽的撒。但是如果窩子裡還有魚,釣得比較淺就不要鬧出太大動靜了。尤其是在窩子裡還有魚吃餌的時候,要慎用味道很濃郁的顆粒和酒米,不然引起魚兒的警惕性反而不美了。補窩的量也不要太大,不要用你的眼光來看魚。路人甲做過實驗,家裡魚缸的2條鯽魚(1兩左右),一次都沒辦法吃乾淨一礦泉水瓶蓋酒米(冬天食量更小)。如果補窩的量太大了只會起到反效果。

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除了以上2種方法以外,還有一種方法用得比較少,一般用在小魚鬧窩比較嚴重但又不想釣小魚的時候。比如說掛玉米釣魚,但是誘魚太慢,可以在玉米顆粒上包裹一層商品餌或者粉末窩料。因為單純的用玉米打窩作釣,誘魚速度太慢,如果用商品餌作釣小魚鬧窩又太嚴重。這樣一操作,外側一層比較軟,能夠快速霧化,將周圍的小魚吸引進窩,但是餌團中間怎樣都有一團硬芯,不怕小魚鬧窩。而窩子裡這些吃餌的小魚又能幫助我們快速的將大魚誘進窩。

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那麼多久補一次窩比較好呢?

這個還真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說一句“看魚情來決定”,這並不是敷衍,而是看你魚兒的活躍度,個體大小,魚兒的多少來決定的。總之一點,時刻注意魚情的變化,千萬不能在有口的時候得意忘形的釣,等到完全沒口了才想起來要補窩。只要魚口一慢下來,就要考慮到補窩了。比如說原來是5分鐘一條魚,但是釣著釣著發現要10分鐘才能上一條魚,魚口變慢了很多,這時候就應該補窩了。

都知道釣魚要補窩,但多久補一次窩,怎樣補窩?很多人都做錯了

結束語:補窩的方式,補窩的節奏都是非常考驗基本功的一個環節。如果不注意細節,那麼不但起不到誘魚和留魚的作用,反而會一補窩就停口。如果忽略補窩甚至不補窩,那就只能釣剛開始進窩的幾條魚,然後用鉤子上的餌料釣幾條過路魚了。除了資源本身不給力以外,這也是大多數釣友每次出門都釣不到多少魚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