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你有沒有想過各個寶可夢體內到底發生著什麼生化反應,才能讓它們能擁有如此神奇的能力?有?那你可找著伴兒了。前生物老師,現身為畫師的克里斯托弗·施托爾(Christopher Stoll)深諳此道。他可是透過寶可夢們或可愛或帥氣的外表,深入「剖析」了它們生理結構的男人。施托爾基於現實世界的科學原理,仔細觀察寶可夢的行為,並做出了推斷,繪製出非官方版的《寶可夢解剖圖鑑(PokéNatomy)》。我們對施托爾進行了專訪,聊了聊他在創作圖鑑的靈感來源以及心路歷程。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前方包含部分寶可夢解剖圖片,非戰鬥人員請撤離】

GI 記者:是什麼啟發了《寶可夢解剖圖鑑》?

施托爾:我出版的第一本書是《幻想博物志(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antastic)》,偏向於介紹神話生物的科普讀物。龍、美人魚、巨魔、地精、獨角獸之類在裡面都有出現。我在校期間專業是生物學,這讓我很喜歡研究事物運行的原理,遊戲、故事、機械、生物,我都喜歡研究。我就想,要是能用科學的視角來觀察研究完全虛構的事物,會不會很有趣呢?於是我的第一本書就誕生了。之後,我又把同樣的手法運用到了寶可夢身上。我希望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們通過寶可夢來了解生物學,以及生物身體運轉的原理等等。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你在出這本書前就是《寶可夢》的鐵粉了嗎?

施托爾:沒錯,我可是寶可夢資深死宅,從八九歲就開始玩了。那是寶可夢剛剛進入美國的時候,一下子就火爆全國,我也毫無抵抗力。

GI 記者:寶可夢怎麼看都是幻想生物啊,你是怎麼構思出它們體內結構的呢?

施托爾:我在構思時會盡可能貼近現實的生物學。不過確實有像超能系或幽靈系這樣很難處理的,因為現實中根本沒有相似的生物可以類比。但是皮卡丘這樣的寶可夢就很容易構思出來。很明顯它就是個類似老鼠的哺乳動物嘛,只不過多了電系能力而已。於是我就參考了現實世界中能放電的生物,也就是電鰻啦。

電鰻體內有一種薄薄的組織,它們組成的網絡環繞著肌肉和體側,這種結構就和電池一樣,給了電鰻產生電流脈衝的能力。我就是這樣把現實世界存在的生物結構和哺乳動物結合,繪製出了又怪異,又科學的皮卡丘解剖圖。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你在製作這些解剖圖鑑的時候,做了多少調研呢?

施托爾:我在每隻寶可夢身上的研究精力各不相同。那些和現實生物很接近的就研究得少。比如阿柏蛇,其實就是一條蛇而已。做它的解剖圖鑑,我只需要查一下爬蟲學的書籍,轉換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複雜的寶可夢就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思考,有些甚至需要單獨進行研究。比如派拉斯和它身上的蘑菇就涉及了生物的共生或者寄生關係。我就查閱了現實世界中有類似關係的生物,參考了它們的器官是如何協作的。通過這種細緻的研究,就可以把寶可夢官方設定和現實中的科學結合在一起了。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你研究過寶可夢進化是怎樣的過程嗎?寶可夢進化時會發生什麼呢?

施托爾:有研究過的,書中一開始就有講。寶可夢進化就像是一瞬間完成的變態發育(metamorphosis)過程。它名叫「進化」,但和達爾文進化論沒什麼關係,達爾文說的是在兩代生物間產生一定的生理差異,寶可夢進化卻不是。但是,達爾文的進化在寶可夢世界中也是存在的,寶可夢阿羅拉形態就是例證。棲息在與外界隔絕的島嶼上的寶可夢的樣子,和從前見到的會略有不同。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你繪製的寶可夢解剖圖鑑,多大程度上遵循了寶可夢的官方設定?

施托爾:我一直在盡力貼近官方設定。雖然肯定會有差別,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想用現實中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寶可夢的設計。比如臭泥和鬼斯,對應的正是現實世界的群體生物。黏菌(slime mold)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原生質生物有著許多細胞核,即使沒有任何中樞神經或器官系統,它們也能自由流動並覓食,對周圍環境做出反應。寶可夢設定再奇怪,也有可能用現實中詭異的知識來合理地解釋。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那你能解釋一下迷你冰的身體結構嗎?就那個長著臉的冰激凌。

施托爾:這還真不好說,它的身體結構我現在還沒考慮過。我得找一些已有的生物來類比。我覺得有可能是一種生活在冷凍狀態下的硅基生命?不過硅可能更適合火系寶可夢,因為只有溫度夠高才能形成硅鍵。所以沒準是一種發源於極端低溫環境下的氨基生命?那它的身體構造應該和其他寶可夢都完全不同才對。當然這種設定想想就覺得有些荒謬,不過理論上講這種設想還是行得通的。

(注:碳基生命是目前已發現的唯一生命形式,地球上所有生命物種都是碳基的,硅基與氨基生物僅限於科學猜想。)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I 記者:那你會繼續做第二世代寶可夢的解剖圖鑑嗎?

施托爾:我今年夏天會出版一本科幻作品,有點類似探險家的外星遊記。很快大家就可以在 Kickstarter 上看到它了。這之後我想嘗試一下更大,更豐富的 IP,比如《星際迷航》,《星球大戰》或《馬力歐》之類的。寶可夢和我的主題是很匹配的,畢竟它們都是完全虛構的生物嘛,但又有現實中生物的一些特徵。所以我可能會繼續《寶可夢》的同人創作,不過現在還不一定呢。


如何科學地「剖析」一隻寶可夢?


Game Informer 獨家 作者:Joseph Stanichar、Ben Reev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