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高曉鬆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你也在被原生家庭的問題困擾嗎?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我一輩子沒有問過我父親一個問題。”

“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我跟我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結果確實導致我年輕時候出現很多問題。”

之前,高曉松在《奇葩大會》上,首次公開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提及自己和父親的關係。

因為和父親關係不好,他此前的人生出現了很多問題:討厭別人干預自己、愛較勁等。

直到40歲之後,他才慢慢擺脫不好的性格,真正地走了出來。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在大會上表示,家庭是整個世界、整個社會的濃縮,而個人是整個家庭的濃縮,談論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大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的確,“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是終生存在的。

家庭中每一個人有意無意的言談舉止,都會隨著時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中的每一個孩子的心理特點、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

原生家庭

對一個的成長有多大影響?

在外人看來,高曉松擁有令人羨慕的童年:出身在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高知家庭中長大的高曉松,原生家庭也存在著不可磨滅的傷痛。

高曉松說:“我以前是魂鬥羅,好像根本不在乎這個問題”。什麼問題?就是跟父親的關係的問題。

他與父母的關係導致他對外界充滿了對抗和不滿:特立獨行、不守規則、不願意服從、愛和人較勁等。

所以,如果你去看一個人,不論他如今是光鮮還是平凡,原生家庭都給他帶來了很深的影響。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就像高曉松所說,過去他的人生當中遇到很多的挫折,遇到了很多的對抗,絕大部分都是自己製造的,而最後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跟父親的關係。

到了40歲以後,他才慢慢地領悟到了這個部分,開始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真正地走了出來,活的越來越輕鬆,淡然。

對待原生家庭的態度

決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你能想到過最慘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孩莉絲的經歷告訴我們:是地獄。

父母吸毒患有艾滋病,並且酗酒,壓根不曾照料過她,甚至不把她當人看待;她母親精神分裂,常年精神狀態不穩定。

她從小就過著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日子,身上散發惡臭,被眾人歧視,被同學嘲笑。

她像老鼠一樣生活,曾偷竊乞討墮落,母親的死讓她決心改變自我。她開始拼命地讀書,最終考上哈佛大學,逆轉了悲慘如地獄一般的命運。

從頂級學府畢業,她擁有了輝煌的、燦爛的人生。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真實的“莉絲”曾獲得“白宮計劃榜樣獎”。

莉絲說:我為什麼要覺得自己可憐?

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我的世界。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往前走。

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

用它尋找什麼,全憑你心。

有人在黑夜中迷失自我,有人在黑夜中尋找光明,有人在暗黑中墮落沉淪,有人勇於剖開黑幕勇往直前。

你對待原生家庭陰影的態度,

決定了你人生的走向。

原生家庭給了你黑暗陰影,

你要親手點上一盞燈,驅走黑暗。

你,就是你孩子原生家庭的起點。

在苦難中生出對美好新天地的夢想,併為之奮鬥,這是一種不向厄運低頭的驍勇,是一種強大的精神信仰。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治癒原生家庭的印記

創造自己的人生

前段時間,一款名為《旅行青蛙》的遊戲刷爆朋友圈,玩家們一夜之間變成了父母,遊戲中“高冷”的小青蛙則成了他們時刻掛念的孩子。

其實,《旅行青蛙》中處處折射著留學生與父母的日常關係,當“蛙兒子”宅在家裡的時候,父母就會催促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像留學生的父母一樣,希望子女能夠走出國門,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接受不一樣的教育,為此不惜花費重金供他們出國留學。

當留學生的視角由子女轉換成父母時,便體會到父母對兒行千里的擔憂與期盼子女歸家的煎熬。

“以前我總認為家是一種束縛,後來到國外讀書,再也聽不到媽媽的嘮叨。看著千里之外的媽媽發來的照片時,心中唯一牽掛的就是家。”在美國留學的小A說。

主動走出“原生家庭”模式,換位思考體會父母不易,能夠決定自己人生未來走向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遇到問題積極應對才是解決之道。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發展的起點,這個觀點無可厚非。

但一個人的成長髮展是由多方面決定的,所以到達終點的路途也可以是多樣化的。

49歲高曉松被原生家庭困擾20多年,終於醒來。你呢?

武志紅老師在《奇葩大會》上說:“我們現在談論原生家庭並非是在怪罪家庭,而是在尋找個人成長原因,同時,我們都可以對此做出改變。”

抱怨原生家庭帶來的宿命,把責任都推在父母身上,這很容易;認定原生家庭的影響無法改變,繼續躲在過去的安全區裡——也許會讓很多人感覺到輕鬆。

然而,認識到改變的權力一直都握在自己手裡,卻是最重要最困難的事。

因為需要你——也只有你——做出選擇,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與原生家庭和解的過程,是與世界和解,也是與自己和解。

這需要勇氣,需要信心,更需要一顆強大的心。

當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開始發現、療愈、改變,你就會開始收穫一個越來越輕鬆、愉快的自己。

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在未來的生命中,活出自己更好的樣子。

❤為你推薦更多測試:

點個關注,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每次你迷茫的時候我都在。

今日互動

你的原生家庭給你帶來了哪些印記?

歡迎點擊文章下方“評論”按鈕

分享你想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