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赤峰的红山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哪怕说了千百遍,看了无数次,还是会被它的巍峨挺拔、气象万千所吸引。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关于这座神秘的红色山峰,考古历史已接近百年。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东西方学者便开始了对红山文化的考察研究。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1

鸟居龙藏

鸟居龙藏被称为发现红山文化的第一人,1908年,他调查了赤峰市北郊英金河畔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他顺着王府门前的锡伯河一路东行来到赤峰街,在当地的老百姓口中听到了红山上有古代遗存的消息,鸟居龙藏正是循着这一线索来到了红山,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古墓葬,顺势也调查了山上的红山文化遗址,并作了标本采集。当时的鸟居龙藏心思都在商代的青铜器身上,对于这些石头堆起来的积石冢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也没有打算发掘,甚至把相关的文物与商周的混在一起,并错误地认为这些玉器应该是商代甚至是战国的,但他在日本留下了考古报告。他所作的工作毕竟是开创性的,也正是由于他对红山的考古发现,才使得红山扬名天下,为后世红山文化的考古大发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鸟居龙藏也因此成为红山考古第一人,永垂史册。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2

安特生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辽宁省锦西县沙锅屯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其发现中包含了红山文化及小河沿文化的遗存,时间比红山后的考古发掘早了整整14个年头。他当时的头衔是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矿政顾问来锦西寻找煤田。当他来到沙锅屯时碰到了一个姓黄的村民,向他介绍说村后有个古人住的山洞,并将洞中采集的文物出示给安特生,安特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向导的带领下钻进了这个神密幽深的洞穴。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3

桑志华与德日进

1924年,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来到红山新石器遗址进行地面调查,并采集了一些文化遗物。他把在红山采集的文物带回到北疆博物院,潜心研究,并于1932年出版的《天津北疆博物院所藏新石器时代遗物》一书中著录了赤峰考察所收获的红山文化文物,从而科学地确认了赤峰红山存在史前文化的信息。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4

梁思永

1930年,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梁思永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到中央研究院考古所工作,梁思永先生是清末著名改良派领袖梁启超先生的次子。他潜心研究了鸟居龙藏、桑志华、德日进等外国考古学家有关赤峰地区的考古论著。归国之后即发起了《东北考古计划》,以打破西方考古学家对东北地区考古的垄断。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梁思永(左)与梁思成

1930年9月19日,梁思永先生离开北京先赴黑龙江省,在结束发掘工作之后取道通辽、开鲁,进入阿鲁科尔沁旗境内,途经天山、林西、经棚,到赤峰市区,并开始了对红山的科学考察工作。梁思永先生主要考察了红山东沙窝和英金河北岸的北沙窝两处遗址,采集了一批石器、细玉器、陶器,并绘制了地形地貌图。并于1934年开始着手对报告的编写,题为《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并于1936年刊登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田野考古报告》中,这也是目前国内最早发表的由中国人撰写的研究红山文化的文章。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梁思永先生在报告中阐述了在红山上采集的红山文化时期彩陶与长城以南仰韶文化的关系,认为红山上的遗址是以彩陶、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印纹陶器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并把这种文化划分为西辽河上游、热河及松花江以北地区的考古学区域文化。但是在现在看来,梁思永先生认为的那些红山陶器中印纹陶器中,应该属于辽代陶器的范畴。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成立,梁思永为副所长。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5

滨田耕作

1935年,日本顶级的考古专家随着侵华日军再次来到赤峰并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不仅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还带走了大量文物。主持者是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滨田耕作,在他的率领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于1935年6月在赤峰红山后进行对红山文化遗址的第一次发掘。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红山后,日本人发掘了两处新石器时代居住址、31处墓葬,出土人骨29具,动物骨20具,陶器等16件,玉石珠380颗,骨器33件,青铜器14件,采集品1000多件。

最后,日本的考古学家们将他们攫取的所谓“成果”,全部带回了日本,放在了京都帝国大学教研室。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6

尹达

1955年12月,尹达所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版。根据梁思永的意见,尹达专门加写了《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章作为补充。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这部书中,尹达正式将其命名为红山文化。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7

裴文中

1956年暑假,由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文中教授和吕遵谔研究员领导的,包括现中国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在内的七名考古专业学生对红山文化遗存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复查发掘,并于1958年3月正式发表了《内蒙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


我们无比熟悉的这座山,瑞典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来过


08

其他考古学者

除了上述具有突出贡献的考古学者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学者也为红山文化的发掘和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岛村孝三郎:他促成了滨田耕作修改原来的发掘青铜时代石棺墓的计划,改为发掘红山文化遗址。

牟田哲二:他从赤峰的古玩店收购了大批出自红山后的青铜时代墓葬的文物,并多次到红山后采集文物标本。1938年正值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助教上治寅次郎到赤峰考察,牟田便将他收集到的文物赠给了该大学的考古教室。同年牟田又陪同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的鸟取森男、金子健儿对红山进行考察。

八幡一廊:满蒙学术调查团团员,在红山亲手发掘了属于青铜时代的石棺墓数座。

红山遗址的发现看似偶然,实则凝聚了众多中外考古学者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日本人首先发现了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揽奇》 张松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