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我不相信喃湘露死了。我想象不到。我也感觉不到悲伤。

说一个数据:1550万。

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中提到的。

指的是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年复一年的人口迁移,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渐渐被社会熟知。

但留守儿童现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所造成的家庭无可奈何的情感割裂与人性疏离。

8090后成长的时候,不会意识到自己就是留守儿童。等他们恍然大悟之后,自己已经成了留守儿童的父母辈,为了这场拯救留守儿童的时代使命,继续努力着。

往往我们在关注留守儿童现象的时候,会带着特别悲情的情绪去解读这一现象。而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显得稍微温和。

《米花之味》,2017年,豆瓣7.5分。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留下的人出不去

留守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超过三个月以上外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长辈抚养。

孩童时代的他们,不懂父爱母爱。作为家中被留下来的人,他们被迫接受隔代的抚养和教育。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这在孩子心理被强制剥离了亲子情感上的关联和心理依赖,导致孩子在幼年成长时,缺乏最基础的来自人性原始的思想传递。

不同于父母辈,爷爷奶奶在管教孩子上往往采取极端宽容和放任自由的做法。

包括孩子犯错误,总选择一味的放纵。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的成长容易走向偏差。撒谎、偷窃、打架、贪玩废学等,成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最常见的毛病。

《米花之味》聚焦的正是这样一群孩子,其中以楠杭为首的云南傣族小女孩们,由于常年父母不在身边,跟随爷爷生活,对于自身行为无法形成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撒谎是常态,却也是心酸的无奈。

包括隐瞒成绩,欺骗母亲说老师把自己抛下等等。楠杭的撒谎,更多的是对自身被遗弃的报复。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隐瞒成绩既是对爷爷无法参与学习指导的应对,同时也是对于母亲心理自然疏离的结果。

在医院里,欺骗母亲说老师抛下自己走了,其实也是对在校园里无法获得老师支持,同时受到同学欺负的报复心理。

而偷窃,是楠杭独自生活所养成的不良习惯,对应的是,没有父母陪伴,也无人理解之下的自我放纵。

包括偷手机玩游戏,在手机被没收之后,偷钱去网吧包夜等。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楠杭的一举一动,其实代表的是留守儿童群体极端的孤独。

这样的心理造就了孩子在充满着无数可能的个人成长初期,因为缺乏引导者,最终走向极端。

叛逆思想随时处于爆发阶段,最严重的一次,楠杭反驳母亲管束自己,表示自己愿意在村子里陪爷爷待一辈子。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这当然是孩子的气话,但是也预示着孩子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想法充满着幼稚,同时,也缺乏对未来有明确的希望。

楠杭并非无可救药。

她聪明,学习舞蹈有着母亲一样的天赋。她善良重情义,对于好朋友的重病,愿意去帮助安慰。

楠杭代表着全国留守儿童的现状。而现实中,她们要更加无奈。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很容易在心理上造成抑郁或者走上极端。多数农村的留守儿童孩子,从小内向早熟,这与他们早早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得到关爱,需要更加成熟才能不被人看低有关。

而还有一部分,则由于缺乏价值观的引领,真正走向放纵自我的迷途。

片中的楠杭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对父母不在乎自己充满怨恨导致与父母的关系疏离,而在学校里因为老师无法正确对待教育问题,倍感冷落,从小就学会了贿赂。面对同学的挑衅,选择诉诸暴力。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如果不是母亲叶喃终于回家,及时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教育之中,相信楠杭将在自我的世界越走越远。

留守儿童的个人成长,不仅与个人家庭有关,还与相对落后的乡村思想有关。

楠杭所在的村落,重男轻女,这种思想从小就笼罩在楠杭的心中。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寺庙庄严区域只允许男人进去,有集体活动时,女孩子往往承担起劳动角色。当地从骨子里认同女孩子地位卑微,需要附着于男孩子。

这样的思想,造成当地女性一代又一代延续着男尊女卑的怪圈。

楠杭从小就被安排着参加村子里的舞蹈表演。可笑的是,参与表演的都是妇女,孩子是上学的学生,大人则是白天还要耕作的妇女。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除此之外,当地极度迷信。

对神的敬畏要远多于对人的关怀,求神拜佛成了村民们祈求幸福倾诉心愿的直接对象,这导致了当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成了奢望,对于塑造孩子们的个人心理也无济于事。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留守儿童的悲剧,更多的还是无知。

孩子的无知属于无意识的,在知识层级与经验积累无法影响自身决定的时候,他们变得被环境推动着前进。

而周遭环境的无知,则是罪魁祸首。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多少留守儿童的悲惨结果,都是由于隔代长辈无法意识到孩子们的成长条件无法匹配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们成了被放纵的孤独灵魂。同时要有周遭现实,对孩子成长的阻拦。

片子里有两个相似的镜头,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片子开头,那一段长长的对望。窗外的孩子刚过车门窗沿,用一双渴望的眼睛,望向车里的叶喃,祈求她多买几个鸡蛋,这样她就可以早点回家。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而同样的场景,发生在楠杭身上。

当母亲觉得实在无法管教她之后,决定离开村子。送楠杭上学之后,楠杭站在教室走廊边,透过走廊边缘,望向操场上渐行渐远的母亲,眼中思绪万千。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这就是留守儿童望向世界的角度,也许她们努力踮起脚尖,却只能看到对生活的渴求,和对父母的期待。

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出去的人回不来

楠杭至少是幸运的,相比其他孩子,只能在学校里被归类为留守儿童,然后领取着越来越流于形式的关于针对留守儿童的公益礼品捐赠,她在最需要亲情陪伴和成长指引的时候,母亲叶喃回来了。

叶喃的回归,实属无奈。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一来因为个人婚姻的问题无可奈何,二来,也是面临着生活的压力。

社会的巨变,曾经离家在外务工的中年人们,如今也渐渐失去在外面工作的竞争力。

而回到家中,又无法参与到当地适合自己的生存门路。

男人们商量着怎么做生意,纷纷找她借钱。在他们的眼里,叶喃应该在外面很有钱。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而关于叶喃在外面的工作经历,又成了当地人私下里的谈资,传到最后,变成了她在外面的工作不堪入目。

对于叶喃来说,这个曾经生养自己的地方,变得陌生。

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自己,如今似乎越来越不属于这个地方。这是城乡发展巨变的结果,叶喃所经历的,所看到的,远远不是当地人所能理解的,而他们的思想上,也无法达成基本一致。

这么多年来,叶喃始终无法进入尊贵的寺庙旁边那个神圣的区域半步。但如今,她会选择绕着寺庙一圈,经过那个区域。

只是,不管如何,叶喃还是当地的女性,她可以做的,就是传统女性耳熟能详的工作。帮助大家洗碗后勤,餐厨打杂等。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而对于家庭而言。

随着女儿的长大,自己无法再依靠长辈,却还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对于女儿的叛逆,她始终无法真正参与调教。母女之间的心理隔离,造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天然屏障,似乎这个家,她也被狠狠地关在门外。

叶喃多次试图离开这个地方,放弃对女儿的教育。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最后一次,在当初遇到卖鸡蛋的小女孩那里,再次遇见了她,这一刻,叶喃哭了。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她似乎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未来,这是自己所不愿意看到的。

城乡发展带动着乡村的进步,曾经思想保守的村民们,也将迎来村子里的旅游大开发,附近的机场也在试飞中。

这一切预示着村子里也在发生看不见的变化。

曾经不允许女人参观的山神,因为要开发旅游,村民们在沉默中放弃了这一信仰。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而最后,那场千年溶洞中石佛前的舞蹈,是叶喃母女最唯美的挣扎了吧。

没有痛苦的死亡

本片在情绪上是极度内敛的。

就连死亡,都无声无息。

楠杭的好朋友喃湘露,由于红斑狼疮引发的肾衰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然而,在村民们看来,却都觉得很坦然。

从一开始的引用传统法子——叫魂,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到后来,请了神婆祈求拯救无果,被指引前往山间被封起来的溶洞中祭拜石佛,求保平安。

然而,还未等村民们出发,喃湘露已经死去。

喃湘露说了一句话,印象深刻:

以前我生的都是小病,我家人都不回来看我。现在我给他们生个大病,看他们怎么办。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确实,这场大病,让他的父母终于回家了。

当父母和孩子见面的那一刻,没有热情的拥抱,没有愉快地打招呼,他们隔得远远的,两边都在眼里埋着复杂的情绪。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这个距离,始终无法突破。

喃湘露的死,悄无声息。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村子里的人很快就在讨论,当初为她募捐治病的钱,该怎么分。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还有就是,要尽快安排去祭拜石佛了,因为这是石佛在惩罚他们。

叶喃和楠杭聊起喃湘露的死亡,楠杭说:

妈,我不相信喃湘露死了。我想象不到。我也感觉不到悲伤。

叶喃回复道:

我也感觉不到。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感觉不到,大概就是最大的残酷吧。

说在最后

我们听过很多,因为爷爷奶奶照顾不周,孩子无意间死亡的惨剧。

也随处可见,孩子们因为小纠纷愤然投毒伤人的恶性事故。

留守儿童孩子不会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的群体,就像片中,唯一提到这一词汇,是有孩子们自己说的。

而让他们知道这一点,是由于外界公益基金组织提供的爱心捐赠,给了他们意外的礼品收获。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留守儿童的称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礼品。

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愿意以公益的名义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当中,也确实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但是,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家庭处境单一造成的无奈结果,更多的是,城乡发展的鸿沟,让处于断层的家庭,如何解决生存和教育问题。

以及,孩子们在成为留守儿童之后,其成长的环境与心理状况,如何得到抚平。

孩子们不知道与世界和解,但他们可以选择走上迷途。

《米花之味》本质上是一个文艺片,没有大明星,没有劲爆的剧情和视觉效果。

全片在情绪上始终很压抑克制,不故意煽情,也未曾刻意卖惨。

我们记住里面属于傣族优美的舞蹈身姿,也记住云南山间自然的风景。

撒谎、偷钱、打架,甚至连死亡都被遗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顺便记住那些,隔着与人同高的窗户,向你张望着渴求的眼神的孩子们,在他们眼里,你就是这个世界。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说的?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