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中立国,为什么高端武器很少有美国的,是美国不愿意卖,还是印度更愿意买俄国货?

milaniu


印度也不是只买俄罗斯的,印度的军备被称作万国牌,很杂。

就拿实力最强的空军来说吧,主力战机就有俄罗斯的苏30MKI、米格29、米格27、米格21,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H/TH和阵风战机,英法合研的美洲虎M/S,以及国产的LCA光辉,防空装备则有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型号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万国牌的军备最突出的劣势是维修保养等后勤保障问题,因为各种装备零件是不通用的,一旦发生故障或损耗,都要从原进口国购买零部件,和平时期倒也罢了,麻烦就麻烦点,可万一要是在战时,就很容易受制肘。

(▲刚交付不久、满武器挂载的印度空军阵风战机)

还记得马岛战争吗?

阿根廷的战机原本给英国的战舰造成重创,阿根廷海军曾用“超军旗”攻击机使用AM39“飞鱼”空舰导弹,将英国海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大型运输船击沉,同时还用航弹炸毁了英国海军的“考文垂”号驱逐舰,如果这种攻势能够持续下去的话,英国必败无疑,可就在这关键时刻,作为阿根廷战机和导弹的供应国-法国,突然对阿根廷断粮了,阿根廷仅有的五枚飞鱼导弹用完后,就面临无弹可用的境地,战机也因为缺乏维修部件而成为“废品”。

之后,失去了先进战机和导弹支持的阿根廷很快就被英国的鹞式碾压,并最终落败。

(▲马岛战争中,被阿根廷空军击沉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印度不可能不吸取这个教训,所以对自己万国牌军备也是很担忧的。

只是迫于现实压力,印度一开始也没什么选择,印度没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想要自力更生何其艰难?况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时刻面临着军事威胁,有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它发展自己的军备,只能先临时购买外国军备应应急。

但是,军事装备不像生活用品,随时都可以换的,一旦用习惯了,就会产生依赖性,所以印度一开始是想买点应应急,可是最终却应了半个多世纪。

(▲印度从米格21到苏30MKI,用俄式装备都用了半个多世纪了,早已形成依赖性)

但是我们看到,现在印度已经在大力发展国产的武器装备了,而且成效显著。

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将逐步替换那些老旧的进口武器,并最终过度到国产。这是一个趋势,任何大国都会要求自己的国防工业不会受制于人。

印度不想继续依靠进口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欧洲的卖家,都没有考虑到印度的气候,更没有特地为此量身定制过。像战机弹道这种高精密武器装备,对温度、湿度、盐度都是有很高的适应要求的,欧洲的温带战机到了热带的印度,大多会水土不服,不仅大大增加维护保养难度,还很容易造成——坠机。

(▲坠机对于印度人来说,都属于日常性新闻了吧?)

那么现在来说说,印度买了那么多军备,为什么唯独没有买美国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冷战时期,印度是属于苏联阵营的,而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却是属于美国阵营的,众所周知,军火贸易都是附带政治条件的,美国既然支持巴基斯坦,就不可能再卖武器装备给印度,同样地,既然印度选择了苏联,就不可能再向美国购买。

即便冷战结束,巴基斯坦是美国盟友的这个事实依然没有改变,所以美国依然没有意愿卖印度武器。

(▲冷战期间,印度和苏联虽然没有结盟,却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

随着特朗普上台,鼓吹印太联盟,想把印度拉入自己的怀抱,于是放松了对印度的军备出口限制,但是印度依旧态度谨慎,这又是为什么呢?

  • 首先,正如前面说,军备采购会有惯性,一旦俄式军备用久了,人员训练、后勤保障等都是依照俄式军备来的,突然改变的话,一切又要从头开始,浪费钱不说,还会造成内部混乱。

  • 其次,美国并不可靠。虽然都说军火贸易是附带政治条件的,军贸可以说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但是美国对印度的政治条件太明显太苛刻了,就是想把印度绑上自己的战车和东方大国作对,可印度并不想,现在印度只想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太早表露出要跟随美国遏制东方大国的野心的话,只会自己先被遏制,得不偿失。

(▲莫迪曾提出印度应该向东看的战略,但他要的是合作,不是对抗)

  • 再次,正如前文所说,印度不想再走“万国牌杂牌军”的老路了,他想自研。如果印度决定大规模采购美式装备,而美式装备又很好用的话,又会产生惰性和惯性,并最终产生依赖性,那么自己的自研目标更是遥遥无期了。

  • 最后,美国对印度也并非毫无戒备之心,所以卖给印度的装备和卖给自己铁杠盟友的还是有区别的,美国不会把自己最先进的东西提供给印度,可问题是,印度怎么说也是一个地区大国,并且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他会看上你那些已经落伍的武器?这种冤大头估计也只有中东的土豪和我们的弯弯才愿意做吧。

所以,总结一下,印度不买美国货,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印度想买的时候美国不卖,等美国愿意卖的时候,印度却已经看不上了。

<strong>

(▲印度正在努力提高军事装备的自研水平,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图为印度命运多舛的国产航母)


↓欢迎读者点击评论,和人间戏共同探讨世界热点问题。


人间戏


当然不是如此。

印度近年购买了一些美国武器,美国也巴不得印度多买自己的武器,一来赚钱,二来减少俄罗斯武器出口收入,三来拉近印美两国的军事交流,增强对印影响力。

不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印度购买更多美国武器。

一,阿三心怀大国梦。

期望购买各国武器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技术。譬如阿三想买f35,问题是,美国可以让你组装维修,但绝不会把核心技术给你。



亦如俄罗斯忽悠阿三加入五代机计划。然而阿三出了不少冤枉钱,可连合伙人的基本权益都没拿到,最终主动退出止损。但俄罗斯人立即将t50正式列装su57。



今后如果没有大变化,估计阿三最终还是只能买su57——美国的f35就算真的下单买,也不知排到啥时候,那时中美六代机都有了,买f35回来有啥意思?

二、外购武器太贵

印度多年都是俄式武器标准,后勤、维护、修理、补给、弹药、软件,都是。少量购买其他武器,压力还不算大,但大量购买甚至正式转向一个全新系统,所需补给建设及后勤、培训等工作也许20年都完不成,而并存两套甚至三套系统,只会是灾难。

就是钱也不够啊。



最简单的就是法国阵风。88亿欧元买36架四代机阵风,单价高达2.4亿美元,比美国f22还要贵,除了法国武器本身比较贵之外,最大原因就是印度需要完全重建一套法国战斗机的后勤补给保障培训系统。


四川達州


说起“印度三哥”的军队武器装备,很多人都会将其冠以“万国牌”,主要还是因为印度三军装备的大量武器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本国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极少。而且在这些武器装备中,海陆空三军装备着大量的俄制武器装备,美制武器装备反而更少。要知道美国一直以来可是世界上蝉联几十年的“头号军火交易商”。

其实印度装备有大量俄制武器装备的历史还要从印度建国开始说起,印度虽然早在1947年就脱离英国的管辖独立了,但是独立建国后的印度简直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比如印度独立后的1951年就发生了全国范围的粮荒,虽然当时印度向全球很多国家发出了救援,但是给印度伸出援手的国家只有我国和苏联,分别给印度提供了1万吨的粮食,要知道当时我国也处于建国初期,也是国库无余粮的时期。而后随着印度在国际事物中的地位上升,赫鲁晓夫执政后,开始对印度展开各种投资、援助,无论是从民生基础建设贷款还是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武器装备提供,苏联可以说在印度建国初期为印度发展出了“不少力”。比如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给印度提供的经济援助就达到60亿卢布,占当时苏联对外援助榜首,所以这么大的投资也为印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积和军队。

第一点:历史原因和体系原因

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装备使用苏制武器装备的印度军队,对于苏制武器装备无论是从使用习惯还是后勤管理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也可以说苏联给印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苏联军队体系。而且后面随着美苏冷战时期武器装备的发展进步,印度也一直源源不断的从苏联获取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半个世纪后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继承了整个苏联大部分军事遗产的俄罗斯接过对印军售的生意,而且靠着苏联留下了的很多先进武器装备的对印出口,不光帮助印度实现了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改进,而且也为自己换回了大量的外汇资金。当然对于坚持购买苏俄武器的印度来说,苏制武器装备性能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而且又有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地位背景,所以坚持购买苏俄武器对本国军队建设基本没有坏处(当然坏处印度也想到了,就是对于不少从苏俄进口的武器装备,印度政府都要求其实现本土化生产)。

所以并不是说印度只愿意购买俄制武器装备,而是因为本国军队长期使用俄制武器装备所建立了一台完整且成熟的运营、后勤保障体系,迫使印度在对外采购时优先考虑俄制武器装备,毕竟俄罗斯在对印度武器出口上,明面可是打其他国家没有的狠折的。再加之从苏联到如今的俄罗斯,对与印度国防发展和核武器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所以印度大量购买俄制武器也算是“礼尚往来”。

如果印度想要购买美国武器装备的话,那么由于此前印度装备的美制武器较少,如果将俄罗斯从对外武器采购名单中剔除,换成美国,那么印度自身就要重新且全面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防供应体系,这个体系转换可不是几天、几亿美元就能搞定的。如果真的要换,那么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和几百万亿美元的额外支出,虽然印度在对外武器采购上一直“不差钱”,但是这么大的成本面对国内连“公厕”都没普及的印度可就真的“犯了老大难”了。

第二点:印度一直想要实现“武器国产化”

的确印度一直想要通过全球买买买方式升级自家的军队武器装备,但是相比全球买买买而言,印度更想实现“武器国产化”。所以从三十年磨一辆/架的“阿琼”主战坦克、光辉战机都是印度在寻求武器装备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发展。但是奈何与印度本国工业体系的落后,印度虽然实现了部分武器的国产化,但是很多高端武器还不能实现国产,而且已经国产化的武器装备在性能上也不能和进口的比拟。所以印度一直在坚持自主研制生产和对外采购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方向,而俄制武器装备对于习惯了俄制武器的印度军队而言更有优势。所以在已经拥有全套素苏制体系和开始趋于完善的本国体系之下,印度也不想再建立一套新的美制体系了(当然从这几年印度开始从美国采购运输机、直升机、火炮来看,印度还是逃不了“真香”定律)。

第三点:印度不想被美国牵鼻子走

印度在国际上怎么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国家,所以作为一个“准大国”,印度怎么可能乖乖的听命于美国呢?毕竟熟悉美国武器出口条约的朋友都知道,美国在对外出口武器的时候,可是有很多附加的政治条件的,所以印度要想自主,就不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但是碍于和美国的关系又不能闹僵,所以印度在武器采购上只会采购一些美国独有的武器装备。比如印度采购的10架C17战略战术运输机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款集战略和战术运输为一体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其性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对于印度来说,一直以来的卖家俄罗斯并没有这类武器,所以从美国采购更为合适。其次像C130战术运输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M777超轻型榴弹炮都是一些美国特有的“好东西”。

所以印度一方面从美国采购一些数量很少、自己又很稀缺的武器装备,卖给美国一个面子,另一方面又因为美国将武器进口压在美国一家身上,所以在很多国际事务处理上,印度完全可以从自己出发。比如美国曾要求印度不要从伊朗进口石油、不要买俄罗斯的S300、S400远程防空系统,但是印度就是不听。


魑魅涅槃


由于一直习惯 “拿来主义”,印度军队很少研发武器装备,需要时就向其他国家购买,所以,印度的武器装备要説是万国牌,一点也不为过。但在这些武器装备中,海陆空三军装备着大量的俄制武器装备,美制武器装备反而很少。要知道,美印关系一直不错,而且美国向来就是世界上蝉联几十年的“头号军火交易商”。

对此,国内专家表示,这主要是俄罗斯出售的武器装备价格较公道,不像美国出售的武器,装备不新式,而且价格还特别的贵。印度虽然在军火市场上出手阔绰,但也要精打细算不是?必竟印度还有几亿人口是穷人。所以,印度购买武器主要是买俄罗斯的。当然,也有少量采购美国的高端武器的。

而我们认为,印度不是不喜欢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作为美国的准盟友,印度是可以购买相对高级的武器装备,但是印度最终还是无奈将订单抛给了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其他军事 工业强国,这主要是印度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印度拥有大量俄制武器是历史原因造成。在上世纪50年代,印度刚刚从英国的殖民地解放出来,没想到国内发生了较大饥荒,为了度过这场危机,印度人向全世界提出粮食援助的要求,结果苏联、中国做出了回应。

特别是苏联的赫鲁晓夫给了印度大量粮食,让印度摆脱了粮食危机。而作为回报,印度军队就一直是使用俄式武器装备,就连军事体系也是俄式的。现在就算是印度想把手里拿的武器装备全改成美式的,但是由苏式的军事体系要转变成美式的军事体系,会耗资巨大,所用时间冗长,这肯定是印度无法忍受的。

再者,如果是日用商品,印度也愿意大量进品,但是涉及到军事问题,印度政府还是希望”自力更生”,不想受制于人。所以从三十年磨一辆/架的“阿琼”主战坦克、光辉战机都是印度在寻求武器装备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发展。无奈印度本国工业体系的落后,印度虽然实现了部分武器的国产化,但是很多高端武器还不能实现国产,而且已经国产化的武器装备在性能上也不能和进口的比拟。

从目前情况看,印度在军事发展上分二步走,一是问其他国家购买军事装备的生产流水线,让对方国家出科技人员进行培训,让印度人学会这方面科学技术。二是在向其他国家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以补充现实中印度军队武器装备上的不足。比如,印度向美国购买一些先进的F15、F16战斗机,以及美国的常规动力潜艇。以及向俄罗斯购买S300反导系统。

最后,印度向来喜欢不结盟,以中立国的形象出现,本来也愿意多购买一些美国的武器装备。但美国与俄罗斯不同,在买给印度武器装备时,还要另外添加更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附加条件,意思是你印度用我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这就是印度莫迪总理难以接受的。现在印度既要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想得罪美国,如此才能更好的获得欧美国家各种支持,自己也迟早能成为世界级大国。

印度为啥不直接购买美国的军事装备呢?这主要是历史原因,印度军队主要是采用俄式装备,军事体系也是俄式的,要想完全换成美制并不容易。同时,印度在武器研发方面想自已干,但本国工业体系不给力,但发展本国军工业是必然选择。更关键的是,美国买给印度武器装备时还要附带其他条件,这是印度无法接受的。所以,印度向美国购买少量武器装备订单有,全都换成美国的军事体系是不可能的。印度自己想成为不用受制于美国的世界级大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